《正确采集血标本》PPT课件.ppt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7239786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采集血标本》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正确采集血标本》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正确采集血标本》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正确采集血标本》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正确采集血标本》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确采集血标本》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采集血标本》PPT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正确采集血标本 急诊科王芳 血标本采集定义 血标本采集 指为完成某项或多项临床化学检验项目而采集的一定量的血液 包括抗凝及非抗凝血液目的 协助明确诊断推测病程进展制定治疗措施观察病情 血标本采集 临床不合格血标本占整个血液标本的9 4 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验结果 有80 的报告最终可溯源到标本质量不合格 容桂荣 张萍萍 等 血液标本采集与运送的质量控制现状 J 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7 645 646 必须加强标本的采集 运送等各个环节的护理质量控制 血标本不合格后果 静脉血标本采集动脉血标本采集末梢血采集血标本的保存和送检 静脉血标本采集动脉血标本采集末梢血采集血标本的保存和送检

2、血标本采集发展史 17世纪60年代 德国极少数医生尝试静脉输液 静脉输血 19世纪20年代 英国生理学家 妇产科医生布伦达尔 是采血和输液工具的发明者 20世纪50年代 美国BD公司应红十字邀请生产了一次性采血包 1956年 新西兰医生科林 默多克发明了一次性的塑料注射器 真空采血工具诞生 静脉血标本采集流程 真空采血技术 又称负压采血法将有胶塞头盖的试管抽成不同的真空度 利用带安全装置的针头和软导管组成全封闭的负压采血系统 以实现定量采血 并且采血量由采血管负压大小来控制 真空采血技术 真空采血管在生产过程中预置了一定量的负压 当采血针穿刺进入血管后 由于采血管内的负压作用 血液自动流入采血

3、管内 真空采血器作为临床血液快速准确采集 具有安全 密闭 转运方便 头色不同 易于分辨等优点 血液成分 凝血机制 内源 外源凝血的共同凝血途径 主要包括凝血酶生成和纤维蛋白形成两个阶段因子 a 在钙离子和磷脂膜的存在下组成凝血酶原复合物 即凝血活酶 将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血清 指血液凝固后除去纤维蛋白原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基本营养物质 激素 各种生长因子 结合蛋白 伸展因子等 血液成分 常用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 EDTA K2枸橼酸钠肝素草酸盐促凝剂分离胶 EDTA K2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 凝血酶原 凝血酶 Ca2 用途 临床上用于血常规 血型交叉配血 糖化血红蛋白等抗凝剂用量和血液的比例

4、 采血后须立即混合 凝血活酶 枸橼酸钠和草酸盐 枸橼酸钠与Ca2 结合 阻止凝血酶的形成 其抗凝能力相对较弱 临床上主要用的草酸盐是草酸钾枸橼酸钠 1 4 用于血沉试验 枸橼酸钠 1 9 主要用于纤溶系统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的检测 肝素 机制 抑制抗凝血酶 的活性用途 可用于血浆生化等 但不适合血常规检查 会引起白细胞的聚集 促凝剂和分离胶 促凝剂作用 促进激活凝血机制 加速血液凝固用途 缩短血清分离时间 特别适用于血生化检查常用的促凝剂 凝血酶 蛇毒 硅石粉 硅素碳 分离胶作用 高黏度凝胶在血清和血块间形成隔层 达到分离血细胞的和血清的目的用途 能快速

5、分离血清标本 有利于标本的冷藏保存 一次多管采集血标本 采血顺序 血培养 黄管 蓝管 黑管 绿管 紫管 8 10ml 3 5ml 2 7ml 1 6ml 4ml 3ml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收集与处理 中推荐按以下顺序采血 1 血培养瓶2 无添加剂管3 凝血试验管4 有添加剂的管 不同添加剂管按以下顺序采血1 枸橼酸盐管2 肝素管3 EDTA管4 草酸盐 氟化物管 一次多管采集血标本 原因 优先考虑无菌要求 如果同时作厌氧培养和需氧培养 应先将血标本接种厌氧培养瓶 然后再接种需氧培养瓶 有添加剂的不能污染无添加剂的试管 含添加剂的试管 添加剂成分对其他试验影响大的排在后面 凝血功能检测要求较

6、高 故蓝头管排在前面 口诀 厌氧早 需氧迟 黄 蓝 黑 绿 紫 真空采血管使用规范 注意事项 正确选择试管种类 采血部位 禁止从三通管采血 避免输液时采血 输液结束30分钟以后再采血抢救过程中必须采血 遵从 远端原则 如四肢静脉都输液时 可以选择在输液静脉的远心端采血 并应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 注意事项 避免消毒液引起溶血采血量及采血管顺序安排合理使用止血带血液流速过快血液流速过慢 静脉血标本采集动脉血标本采集末梢血采集血标本的保存和送检 动脉血标本采集 目的 为诊断和治疗呼吸衰竭提供可靠的依据监测有无酸碱平衡失调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为指导氧疗 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提供依据 动脉血标本采集 动

7、脉血标本采集具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我们不断摸索 细心观察 才能不断积累经验 提高成功率 动脉血标本采集流程 体位和血管的选择 至关重要 动脉血标本采集 常用穿刺部位 桡动脉 廖桂芳 聂敏 桡动脉穿刺进针角度的研究 M 全科护理 2009 20 3 1808 1808 定位 腕关节上两横指角度 针头与患者穿刺部位皮肤呈30 45 90 可以减轻疼痛 优点 表浅 易接触 又有良好的尺动脉为侧枝循环 周围无大静脉缺点 局部肌肉少 难以固定易刺骨膜 痛觉敏感 休克时桡动脉压力低 回血量不足 肱动脉 定位 肱动脉搏动点在肱二头肌内侧沟 进针角度45 体位 前臂伸直并外展 优点 表浅 搏动明显 操作方便 肌

8、肉多 易固定 不受体位的限制缺点 毗邻组织关系变异多 易误穿到正中静脉 股动脉 定位 仰卧位 大腿外展 充分暴露穿刺部位 由脐向一次腹股沟做一垂线 此垂线与腹股沟相交 进针角度针头与患者穿刺部位皮肤呈90 角优点 血管粗大 搏动明显缺点 部位深 常会误入静脉 难以压迫止血 腹水及脂肪肥厚者难以触摸到 曹莉明 王杰等 股动脉穿刺定位方法优化研究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3 13 3 45 46 足背动脉 定位 足背动脉通过内踝和外踝的中点 穿刺时进针角度与皮肤呈15 20 角优点 位置表浅 易触摸 皮下少脂肪分布 周围软组织少 活动度差 动脉管壁厚 弹性好缺点 休克时压力低 搏动弱 回血量不足 部

9、位选择 探究动脉采血的首选部位 以提高动脉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中 60 首选桡动脉 20 首选肱动脉 15 首选股动脉 5 首选足背动脉 柯株芬 汤宪风 不同穿刺部位成功率研究 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 06 33 63 64 注意事项 病情允许 吸氧患者停氧30min后采样 若病情不允许 标注吸氧浓度标注体温热饮 洗澡 运动 休息30min后再采血消毒面积较大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注意事项 密封前检查血标本有无气泡 如果有应该立即排出排完空气后 用橡胶塞堵塞针头 防止空气进入充分混合血标本 搓动针筒5秒或者上下摇匀5次室温保存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如无法立即送检 应放置冰箱冷藏 静脉血标本采集动脉

10、血标本采集末梢血采集血标本的保存和送检 末梢血采集 定义 又称为皮肤采血法 毛细血管采血法 是采集微动脉 微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混合全血 常用于 婴幼儿血液检查 末梢毛细血管血糖监测 部位 婴幼儿可采集大拇指或足跟内外侧缘血液 成人采集手指末梢 耳垂 大小鱼际等 严重烧伤者可选择皮肤完整处采血 世界卫生组织 WHO 推荐检查采集左手无名指指尖的尺侧血液 末梢毛细血管血糖监测 注意事项 部位 勿在偏瘫侧 输液侧肢体采血 避开水肿或者感染部位 注意交替轮换 血糖试纸 阴凉干燥处保存 不可冷藏 每次取试纸时只取一张 勿触碰其他试纸 并在厂家规定时间内用完 注意事项 血糖仪 室温保存 温度10 40 湿度

11、20 80 温度过低可复温保存 清水擦拭即可更换电池 长期未使用 血糖试纸更换批号后均需校正非免条码血糖仪 血糖仪显示屏上代码应与试纸瓶上代码一致 注意事项 操作手法 轻轻推压手指两侧血管至手指前端三分之一处 让血慢慢溢出运动后需休息30min 避免血糖升高血糖异常 汇报医生 遵医嘱采取措施 必要时静脉复检生化血糖 静脉血标本采集动脉血标本采集末梢血采集血标本的保存和送检 血液标本保存与送检 立即送检有效检验时限 血气分析 30min 生化 凝血 2h 血常规 4h 血培养放置培养箱2h后阳性率降低 全血4 保存24h 住院病房早晨抽血时间尽量控制在6 00以后 标本应在8 00左右送至检验科

12、 血液标本保存要求 采血后应将标本管直立 静置 避免振荡 摔落 标本应保存于荫凉处 避免阳光直射 某些检验项目要求避光保存血液标本 室温保存 特定项目的血液标本需要低温保存 不合格样本 标本溶血 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在体外的破裂 造成大量细胞内物质进入血浆以及血清被稀释 抗凝标本凝固 是指需要抗凝的血液标本离体后 在与抗凝剂混匀前 由于自身凝血因子的作用形成血液凝集 王姝 巩丽颖 吴洁 危急值检验标本的护理质量控制 J 护理学杂志 2008 23 3 19 20 标本溶血 原因 采血时护士过度抽 拉 挤造成红细胞机械性损伤真空采血管内负压过大或不足 患者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导致红细胞破裂穿刺过程不顺利抗凝血用力振荡抗凝管内样本不足 标本溶血 措施 强化 三基 训练 熟练掌握基本护理技能采血前认真检查采血装置是否完好止血带压迫时间不宜过长负压不够时 立即更换 也可用5ml注射器抽取同量空气 抗凝血标本凝固 原因 未摇匀或方法不正确抗凝比例不合适 采集血量过多或试管过期采集抗凝血标本时 因抽血不畅延长采血时间 导致部分血样在采血管内发生凝集 抗凝血标本凝固 措施 采血前注检查采血管的有效期正确摇匀 颠倒180 5 8次 用力和缓 幅度不宜过大出现凝血状况 应重新采集血标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