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无答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239222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台州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台州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台州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江台州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江台州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台州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台州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无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秦塞(si) 门槛(kn) 勖(x)勉 荒烟蔓(wn)草B憔悴(cu) 幽咽(yn) 不可估量(ling) 坚毅不挠(ro)C贾人(g) 休戚(q) 咨嗟(ji) 贼氛方炽(zh)D吮吸(shn) 喑哑(yn) 沏茶(q) 卓越(zhu)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斑斓 煊赫 暮霭 金箍咒 祸起萧墙B熟谙 惘然 消魂 绵里针 语焉不详C娥眉 霓裳 讴哑 掉书袋 安知若素D锦瑟 嘲哳 犄角 莫需有 弃甲拽兵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乃尔是过与 过:过错。 B虎兕出于柙

2、于:介词,可译为“从”。C固而近于费 固:坚固。 D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相:辅助。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浮气躁历来是学习的大敌,心不在焉,浅尝辄止,“猢狲屁股坐不住”,不可能学深学透。B他的发言,头绪纷繁,逻辑混乱,听来听去,始终叫人不可理喻。C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没有吃不了的苦和忍不下的气,眼前的这个男人对严峻的生活早已安之若素。D写作不仅要有好的构思立意,还要具备积极的修辞意识,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百分之九十以上未得过麻疹和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病人后都会发病,因此,这

3、些人应及时接种疫苗,流行期少去公共场所。B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朝代,一个政权兴盛的根本因素,秦王朝到灭亡都没有悟懂这个真理。C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有识之士在悼念乔布斯的同时,也在追问,中国为什么没有乔布斯?乔布斯可不可以复制?D去年以来,由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了严重干扰。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是继屈原之后,我国诗坛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他的作品风格豪迈飘逸,色调绚丽,语言清新自然。B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在这部文集中,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倡“礼治”。季氏将伐颛臾

4、记述孔子坚守大义,说明季氏不可伐颛臾的道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礼治”的主张。C寡人之于国也在说理中采用了“欲擒故纵”的论辩手法,孟子使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使梁惠王说出“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引他上套,从而向他说明了他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打消了梁惠王的矜傲情绪,为下面孟子提出的治国之策能够为梁惠王所接受作了铺垫。D白居易,字乐天,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位。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7、阅读下列诗句,选出最符合作者人生态度的选项【 】赋命有厚薄,委心任穷通。通当为大鹏,举翅摩苍穹。穷则为鹪

5、鹩,一枝足自容。苟知此道者,身穷心不穷。(白居易我身)A人生多艰,宜苦中作乐,自求安慰B人生在世,难免遭遇挫折,当积极解决困境C人生际遇不同,宜顺应自然,使心不困滞于外境D生命苦短,享乐宜先,不求为大鹏,唯愿成鹪鹩8阅读下文,选出最符合全文主旨的一项【 】周秦间诸子之文,虽纯驳不同,皆有个自家在内。后世为文者,于彼于此,左顾右盼,以求当众人之意,宜亦诸子所深耻欤!(刘熙载艺概文概)A周秦诸子主张各异,互不相服B为文宜广纳众说,以求左右逢源C文章当求表现自我面目,不可一味迎合世俗D后世为文者多慎选诸子的论述,印证自己的见解9“天边偶尔漂浮着淡淡的白云”的后面连接那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 】A

6、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 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

7、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作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须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 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朱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信手拈来这两首唐诗,不须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米的朦胧美意,便是千盅酒,万朵花。红尘无涯

8、,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记游。而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晖,明月光,白发悲,斑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在流去的许多好时光里,我想我的肩头和心中,已沐浴过无尽娇妍的万斛天光。10.应该怎样理

9、解“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这句话?(3分)(1)“杜甫写绝了唐诗”的意思是 。(2)“也写完了唐诗”的意思是 。11.“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是什么意思?请结合段分两点加以说明。(3分)(1) (2) 12.除了形式美与字面美外,第段中,作者还形象地赞美了唐诗的另外两个特点。它们是:(2分)(1)_ 。(2)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2分)曾子耘瓜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闻之,知其体康也。 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

10、子日:“参来,勿内。”曾皙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蒸蒸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注】曾子:名参,孔子的弟子。曾皙:曾参的父亲,孔子的弟子。 瞍: 瞎子。 殪:杀。 1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向也参得罪于大人 向:向着,朝向。B参来,勿内 内:通“纳”,使进入。 C援琴而歌 歌:唱歌。 D委身以待暴怒 委

11、身:放弃身体14、与“欣然而起”的“而”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徐而察之 B垂拱而治 C索而杀之 D吾尝终日而思矣15、下列叙述符合原文的一项是(2分) A曾参由于误伤瓜根而遭到父亲毒打,但他毫无怨言,援琴而歌,希望父亲听见歌声知道自己的身体健康。 B本文主要记叙曾参误伤瓜根而遭到父亲毒打的故事,说明作为父亲不应该对儿子下毒手。 C本文引用孔子的故事,意在谴责曾参作为儿子,不应该陷父亲于不义,在父亲暴怒之下危及生命时,要赶快逃开。 D孔子所认为的孝是作为儿子在父亲暴怒之下危及生命时,要赶快逃开,以免陷父亲于不义。16请翻译下面句子。(6分)(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3)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14分)(一)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7在诗中空格处填写相应的诗句。(2分)18请分析诗中“无边”“不尽”两个词语的妙处。(2分) 19结合诗歌内容,写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中“悲”的三层含义。(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