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人教.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23779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商丘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人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商丘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人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商丘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人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南商丘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人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南商丘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人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商丘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人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商丘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人教.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商丘市2006年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每组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畸形/旖旎 蹁跹/翩然起舞 沽名钓誉/怙恶不悛 B、汲水/秘笈 帷帐/惟利是图 揠苗助长/河清海晏C、俾使/裨益 蜷缩/缱绻缠绵 舐犊情深/连篇累牍D、藩篱/番茄 曼妙/蔓草难除 姗姗来迟/删繁就简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信笺 掎角之势 锱铢必较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B、申张 优柔寡断 门可罗雀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C、荟萃 至理名言 大坝合龙 明物照镜,妍嗤必露D、撕打 妙语解颐 寸草春晖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3、 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2、是A、老王是个正直的人,他的宝贝儿子犯了罪,他虽然手握重权,对儿子却爱莫能助。B、在文化和价值观念上独树一帜,歧视并诋毁别国文化,这种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只能误国。C、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世俗化并没有完全使理想价值观销声匿迹。D、优秀的教师既要能把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传授给学生,又要能以耳濡目染的精神感染学生。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报业目前陷入了一场深刻的经营危机,许多报纸停下了持续多年的上升,进入一个抛物线般的下滑轨道。B、艾滋病预防工作格外关注流动人口的数量,因为这是一个重要的传播渠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他们进行加强管理。C、今年2月份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多

3、次出现大范围的沙尘天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D、胡锦涛在欢迎仪式上致辞时表示,他希望通过这次访问,同美方加强对话,扩大共识,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全面推进21世纪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华人姓氏有宝藏姓氏通常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然而;将它作为生物学标记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在国外已有相当长的历史。1 985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人类群体遗传学专家卡瓦利斯福扎将他的“姓氏基因”理论带到中国。斯福扎认为,通过对中国人姓氏和同姓人群分布规律的研究,就有可能找到探讨中国人起源和父系遗传物质进化的一条新的重要途径和科学

4、依据;中国人几千年来有关姓氏的记录,甚至可以解开人类遗传的奥秘。在许多国家,姓氏传递的历史不够长久也不够连贯。此种背景下形成的姓氏传递,很难找到与遗传基因的关联。然而,中国姓氏历经四,五千年始终延续,它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宗族观念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并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中华民族的形成和繁衍,在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中曾起到独特的民族凝聚力作用。尤其是汉族社会,宗族观念根深蒂固,有着同姓聚居和修谱联宗的习俗,国内形成了无数群大小不等的同姓群体。中国人姓氏的悠久历史和相当稳定的传递,以及具有中国社会进化特色的改姓现象,不但增加了国人姓氏的多样性,为追踪各个姓氏的始祖和年代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5、,更重要的是广大农村一直存在同姓聚居的习俗,加之婚姻半径较小的特点,同姓人群可以认为是某种程度隔离的染色体群体,这为近代生命科学探讨人类染色体多样性和进化,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模型和线索。历史悠久的姓氏文化和传统独特的中国谱牒学,不但在社会科学中得到发展,在生命科学中也受到重视,并已形成中国资源特色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在多数情况下,中国人的姓氏是世代遗传的,姓氏人口资料比较容易搜集,其历史跨度也很长,非常适于大量数据统计性质的研究。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姓氏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探讨人群的遗传结构、不同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以及人群迁移等。 我国科学家自正式加入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起,共收集了上

6、百万份血型数据,经过计算机聚类统计分析,发现不同人群血样中的血型、酶、蛋白质的区域分布和人们姓氏的区域分布高度一致。这证明了中国人的姓氏分布是稳定的!这一发现,无疑说明“姓氏基因”存在的可能,而且证明研究姓氏的遗传规律将有助于找到特殊姓氏人群的特殊遗传基因。5、下列对“姓氏基因”理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姓氏基因”理论将姓氏作为生物学的一种标记进行人类如何遗传学研究。B、“姓氏基因”理论力图将姓氏与遗传基因联系起来,从这一新的角度形容人类遗传的奥秘。C、“姓氏基因”理论以姓氏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先烈的传递规律为基础对遗传基因进行探讨。D、“姓氏基因”理论以群体基因的遗传规律为基础研究姓氏传递

7、规律和同姓人群分布规律。6、文中能作为“通过形容中国人几千年来有关姓氏的记录,甚至可以解开人类遗传的奥秘”的依据,最直接和准确的一项是A、 华夏民族,尤其是汉族社会,有着同姓聚居和修谱联宗的习俗。B、 具有中国社会进货特色的改姓现象,增加了中国人姓氏的多样性。C、 中国人姓氏随父系传递的方式相当稳定,Y染色体的基因信息大体上也就随姓氏代代相传。D、 中国地域人群的血型分布与人们姓氏的区域分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姓氏基因”理论并不是在世界上所有国家者能够得到很好的印证。B、所有人都可以根据基因确定自己或家族的真正姓氏,并从中找到姓氏的延续规律。

8、C、在广大农村进行姓氏基因的研究,与流动人口较多的大城市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D、将来患同一种病,因姓氏不同而采取不同治疗方式的现象不是不可能发生。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高祖(唐高祖李渊)太穆顺圣皇后窦氏,京兆平陵人。父毅,在周为上柱国,尚(娶公主为妻)武帝(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宇文邕)姊襄阳长公主,入隋为定州总管、神武公。后生,发垂过颈,三岁与身等。读女诫、列女等传,一过辄不忘。武帝爱之,养宫中,异它甥。时突厥女为后,无宠,后密谏曰:“吾国未靖,虏且强,愿抑情抚接,以取合从,则江南、关东不吾梗。”武帝嘉纳。及崩,哀毁同所生。闻隋高祖受禅,自投床下,曰:“恨我

9、非男子,不能救舅家祸。”毅遽掩其口,曰:“毋妄言,赤吾族!”常谓主曰:“此女有奇相,且识不凡,何可妄与人?”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高祖最后射,中各一目,遂归於帝。 始,元贞太后羸老有疾,而性素严,诸姒娣(妯娌)皆畏,莫敢侍。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工为篇章规诫,文有雅体。又善书,与高祖书相杂,人不辨也。崩於涿郡,年四十五。 帝在炀帝时,多畜善马,后见曰:“上性乐此,盍以献?徒留之速罪,无益也。”不听,顷里坐谴。帝后见隋政乱,多妄诛殛,乃为自安计,数奏鹰犬异驹,炀帝果喜,擢位将军。因泣谓诸子曰:“早用而母言,得此久矣!”帝有天下,诏即所葬

10、园为寿安陵,谥曰穆。及祔献陵,尊为太穆皇后。 始,太宗生,有二龙之符,后於诸子中爱视最笃。后即位,过庆善宫,览观梗欷,顾侍臣曰:“朕生於此,今母后永违,育我之德不可报。”因号恸,左右皆流涕。乃享后於正寝。它日幸九成宫,梦后若平生,既悟,潸然不自胜。明日,诏有司大发仓赈贫瘠,以为后报焉。上元中,益谥太穆神皇后。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此女有奇相,且识不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B、 因画二孔雀屏间/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C、 早用而母言,得此久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D、 后于诸子中爱视最笃/得双石于潭上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能体现窦皇后“见识不凡”的一项是吾

11、国未靖,虏且强,愿抑情抚接 此女有厅相后事之,独怡谨尽孝 上性乐此,盍以献?早用而母言,得此久矣 诏有司大发仓赈贫瘠,以为后报焉A、 B、 C、 D、10、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窦氏出生于贵族之家,出生时头发很长,有异相。为人聪慧识大体,很受北周武帝喜爱。B、 窦氏父亲认为她相貌不凡,见识过人,因此特地为她画孔雀招亲,后来李渊射中了孔雀眼睛,窦毅就把女儿嫁给了李渊。C、 窦氏不公文采出众,而且精通书法,对待婆婆又能尽孝心,婆婆因此很喜欢她,李渊也对她很敬爱。D、 唐太宗即位之后,思念母亲,因此将母亲的灵位供奉在正堂,并下令官府开仓放粮,赈济百姓,以此纪念母亲。第II卷

12、(共120分)四、(23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10分)吾国未靖,虏且强,愿抑情抚接,以取合从,则江南、关东不吾梗。上性乐此,盍以献?徒留之速罪,无益也。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赠李愬仆射二首(其一)王建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注: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冬,著名将领李愬发兵九千,平定吴元济的叛乱,此诗描写了这一战争。诗歌第二句通过对“旗”和“马”两个意象的描写,反映了战争哪些方面的内容?(4分)第三、四句从什么角度描写了战争?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13、补写诗词名句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天行健

13、, ;地势坤,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而吾与子这所共适。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 。 ,彩彻区明。五、(2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叶子时期的梅晨义我找不到那丛梅树了,因为我来的不是时候。我是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进入这片水边的花地。如果是寒意未减的早春,远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黄的花色啊,曾怎样地让一双冷寂的眼睛充满温情。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年的枝条,而一树腊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可是现在,绿叶掩盖了世界,我只能在回忆里呼吸它独有的芬芳。我

14、在枝枝叶叶间徘徊。我忽略了我并不认识它的叶子。我记得,它长在一丛丁香的身旁。但丁香淡紫的碎花也已落尽,丁香的叶子我同样分辨不出。我是多么无知。我不能这样轻易走掉,因为梅就在这里,或者是这一颗,或者是那一棵。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一定用了它的语言向我指示,只是我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明。低头寻觅,地上没有落花飘零的踪影,更不见我当日留连伫足的行迹。都被风吹去了,都被雨打去了。泥土啊,你什么都知道,可你什么也不告诉我。后来,我发现了枝头残存的花穗,虽已干枯,但我认得那细小的模样就是丁香。找到了丁香,也就找到了默然的梅。可爱的你呀,藏在了自己的叶子里。但我还是找出了你。花朵是你的脸,叶子是你的衣裳。我知道,你有着太多的神秘。腊梅的叶子碧绿油亮,并无奇异之处。与花相比,叶是寂寞之物。从深春到晚秋,这丛梅树将一直寂寞下去,在层层叠叠的浓阴里度过无人折弄的安宁时光。它会被许多人遗忘,被许多眼睛所忽略。我凝视着它,凝视着叶子时期的梅,我想记住它。对于梅,人都喜欢它花时的鲜艳、雪天的热烈。梅花,“梅”字后面总要跟着一个“花”字。踏雪寻梅的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