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考语文练习2.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23678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高考语文练习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北高考语文练习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北高考语文练习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北高考语文练习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高考语文练习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高考语文练习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沙河市第一中学2013年高考语文练习(2)一、本大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躯壳/甲壳虫慰藉/相与枕藉便宜行事/便民服务B强迫/迫击炮救济/济济一堂日薄西山/妄自菲薄C字帖/服贴纰缪/未雨绸缪安步当车/长歌当哭D开拓/拓片应允/应声而落淡泊名利/水泊梁山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日前,金文明先生在咬文嚼字上撰文指出,余秋雨在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况下,强不知以为知,硬说自己将“仁者乐山”的“乐”读成l并没有错,显然是无稽之谈。当然,余秋雨不是专攻语言的,读错一两个字,本无可非议。问题是分明错了,还要乌龟垫床脚硬撑,并

2、且编出一套理论来唬人,实在让人不能接受。A强不知以为知B无稽之谈 C无可非议 D乌龟垫床脚硬撑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自主研发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不辱使命,标志着我国宇航员在太空行走的难题已得到成功破解并逐步走向成熟。B被业界称为“中国纳斯达克”的创业板将于今日下午三点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开板仪式,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将出席开板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证券界人士将齐聚一堂,共庆中国资本市场这一历史性事件。C获悉刘孝生夺得男子400米金牌,市体育局局长蔡述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刘孝生不仅在个人项目中轻松夺得金牌,而且还有望在接下来的项目中再次为广东代表团夺金。”D宠物家政市场的

3、潜力越来越大,但汕头的宠物保姆却没有“火”起来,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存有“伺候宠物丢人”的观念在作怪。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像力,他说:“ , , , 。 ”。而想像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因为知识都是有限的 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A B C D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庐山的云瞬息万变。时而团团如轮,时而飘飘如丝;时而绵绵如雪,时而漫漫如絮,千姿百态,妙不可言。B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多的昭君墓?CNBA新赛季将会对一直

4、以来争议较大的“走步”规则作出调整即NBA球员在行进停止、传球或投篮之前允许持球走两步。D忽然想起泰戈尔的一句诗:“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不是对“坦然”做了最好的诠释吗?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视:比较 B而母立于兹 而:而且 C无物以相之相:帮助。 D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访:探访。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B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又叫“曲子词”也称“乐府”、“长短

5、句”或“诗余”,它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牌是词的曲调名,如“永遇乐”等;题目要依据词的内容而定,如赤壁怀古等。B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他创作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展示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C雨果是19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等。D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櫆和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

6、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象棋。俗语有云: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相通之处在于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以对垒拼杀。但再加考察,则大有区别。先说围棋。围棋棋子除按颜色区别为黑白二方之外,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性能相同,地位相等。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而欲想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口各自独立的“气眼”。“气眼”就是自己的活动空间,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根据地;而要有根据地,就必须有回

7、旋的空间。这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想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联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群体力量大于个体,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追求目标和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象棋则不然。它将棋子分为将、士、象、马、车、炮、兵等七种。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被将死),未失一子亦算失败。车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猛;士、象拱卫城池,以身护帅;兵、卒则亦步亦趋,只进不退。就本领与杀伤力而言,将帅属于最

8、为无能之辈,不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其余各子等级森严,贵贱分明。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最为惨烈者当属兵卒,数量众多,因而弃之不惜;本领有限,因而作用不彰;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黯然,结局惨烈;拱到底则成“老卒”,几同无用。这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和缩影。围棋早于象棋。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丹朱善棋。”虽不可信,但产生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形成之前,应无异议。其各子平等、机遇相同的构思设计,就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而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

9、、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加上“楚河、汉界”作为佐证,其生辰八字则大抵可定矣。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不必为保全先行设定之统帅而煞费苦心,只需以全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象棋弈者必须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而只是为了那位无能的统帅存活。将一人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甚至要牵制作为局外人身份的弈者,这种游戏规则乃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规则的缩影,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从游戏法则角度看,围棋是在用加法,开始时空无一人,好生寂寞,而随着双方落子,棋子越来越多,最终往往拥挤不堪,几无落脚之处;而象棋则用减法,开始时战阵严整,兵将

10、齐全,而随着双方厮杀,棋子越来越少,到残局时诸子凋零殆尽,一片狼藉,最后往往仅剩孤家寡人,困守老城。真是两种感受,两种意境。围棋和象棋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不同角度、不同阶段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围棋的存在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考虑到中国古代的爱国情操向以忠君行动来体现,象棋所表现出来的便可视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选自阅读与作文2008年第七期,略有删改)9下列有关“象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象棋的胜负只取决于将帅的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

11、军覆没亦不为输;下象棋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死对方的将帅。B在象棋中,将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最为无能;车乃棋中至宝,地位最高,本领最大,万不可轻弃。C本领有限,作用不彰,前景黯然,结局惨烈的兵卒,是等级社会中处于最底层的人的生动具体的体现。D下象棋要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一切只为保老帅,这种游戏规则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10下列对“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棋局小世界,围棋和象棋的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来对垒拼杀。B下围棋就是要保有地盘,使地盘联成一片,而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

12、作为依托,这折射出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C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D围棋表明中华文化体系存在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象棋则表现出来先人的爱国情操和忠君行动,反映先人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11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围棋中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体现出人类的终极目标和平等价值观念。B象棋中马、炮地位相等,开局时炮优于马多多,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不少。马可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二者各具威力。C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以全局形势为依据判断胜负。而下象棋只考虑统帅的存活,受限制多,没有主观能动性。D围棋和象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虽有不同,但围棋体现的平等理念、民主精神与象棋体现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参考答案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