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PPT课件.ppt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723666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0.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职业教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德国职业教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德国职业教育》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德国职业教育》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德国职业教育》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国职业教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职业教育》PPT课件.ppt(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德国教育体系 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 私立幼儿园 公立幼儿园 教会幼儿园 幼儿教育 内容 交往能力语言能力 音乐美术等艺术 游戏 自愿 0 6 5 6 小学教育 上学礼物 1 4年级 家长 老师 学生讨论学生未来的上学 中学 5 12 13 5 9年级 个别10年级 入学门槛低 普通教育 主体中学 社会认可度较低 一门外语 中学 5 12 13 实科中学 5 10年级 可以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 有继续深造的资格 拓展性普通教育 1 2门外语 中学 5 12 13 完全中学 5 12 13 年级 3门外语 AB毕业考试 可以升入大学 普通教育 中学 5 12 13 专科完全中学 11 12 13

2、 年级 职业倾向性的完全中学 实科中学毕业或同等学历 可以获得进入全部大学资格 可以选择进入职业教育 中学 5 12 13 专科高中 全日制1年非全日制1 3年 实科中学毕业证或同等学历 拥有进入应用科技大学资格 职业倾向教育 中学 5 12 13 综合中学 综合中学 5 10年级 实科中学 11 12年级 职业教育 AB考试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双元制职业教育 职业专科学校 职业提高学校 专业学校 职业教育 德国职业教育核心 职业教育 职业专科学校 全日制学习至少一年结束义务教育 未参加职业教育获得等同于实科中学毕业证的专业学校证书可获双元制职业教育证书 职业教育 职业提高学校 想参加职业教

3、育的人均可参加至少要完成半年职业教育或职业义务教育全日制1 1 5年非全日制3 3 5年可获得等同于实科中学毕业证的专业学校毕业证 职业教育 专业学校 完成职业教育并拥有实践工作经验全日制半年到3年非全日制6年到8 5年高级阶段职业教育师傅学校 高级技师学校 高等教育 综合大学 应用大学 高等教育 师范大学 高等管理应用技术大学 艺术大学 双元制高等教育 特殊教育 语言 精神 生理或各种问题的学生会有一些特殊的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与普通学校差别不大只不过是授课方法的不同班较小 一般3 4人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机会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特点 1 学习地点 2 受训者身份 3 教师 4 学习依据 5

4、 教材 6 考试 7 证书 8 经费 双元制 学生和学徒 企业师傅与职校教师 职业培训条例 与 框架教学大纲 实训教材与理论教材 模块化 实践技能考试与专业知识考试 职业学校毕业证书 企业培训合格证书 专业资格证书 国家 企业 实训企业与职业学校 双元制 的一些做法 1 学生资格及来源 学生凭初中文凭向企业申请 先了解信息 企业对申请的对象进行资格审查和考试 热门工种申请的人多 得到批准的少 企业收到学员后 由企业为学员联系职业学校 培训内容和时间分配 教学法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 BS法 自由思考法 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 F 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 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

5、激发性思维的方法 此法经各国创造学研究者的实践和发展 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发明技法群 深受众多企业和组织的青睐 头脑风暴法 实施步骤 主持人在看板上记录 小组成员提出见解 参加人数一般为5 10人 最好由不同专业或不同岗位者组成 会议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 设主持人一名 主持人只主持会议 对设想不作评论 设记录员1 2人 要求认真将与会者每一设想不论好坏都完整地记录下来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适合某项工作任务 项目 或技术难题破解过程中 快速获取相关的解决方案 同时它也适用于创意 创新类课程内容的教学 如 工业产品创新设计 动漫脚本 动作 设计 广告创意设计等相

6、关课程 注意 1 所有参与者集思广益 每个人都独立思考 提出自己的意见 最后再商议定论 2 每个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都不要发表意见 而是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3 在大家思考过程中不要讨论 不要说话 彼此之间互不干扰 辩论教学法 实施步骤 1 确定辩论题目 2 确定辩论正反方 记录员 3 正反方独立准备辩论词 4 正反方进行辩论 5 辩论学习总结 辩论教学法 一 确定辩论题目 可根据教学内容拟定辩论题目 题目宜选择比较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 二 确定辩论正反方 记录员 5分钟 2 记录人可以是一个或两个 1 学生分成两个小组 由小组代表抽签决定双方观点 要求 辩论教学法 辩论教学法 三 正反方独立准备辩

7、词 两个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各自做好自己的论题准备 辩论教学法 四 正反方进行辩论阶段 20分钟 正方代表陈述正方观点 反方代表陈述反方观点 辩论教学法 记录人员在黑板上记录双方的观点 此阶段教师要掌握时间 时间到了立即结束辩论 观点陈述完毕后双方进入自由辩论阶段 辩论教学法 五 辩论学习总结 10分钟 记录人进行双方观点陈述 教师进行总结 主要是对学生在辩论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以正面的肯定为主 如有不足 也要指出 教师评价时注意尽量让学生辩论时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辩论教学法 此教学方法适用于让学生对某个问题加深理解或者想了解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时 适合所有专业的教学 教学建议 此教学方法比较

8、激烈 对抗性强 教师在使用此教学方法要注意控制学生的情绪 尽量避免对立观点引起的对立情绪在课堂外延伸 小组拼图教学法 教师先将全部教学内容分成数部分 接着将学生三至六位不同能力者分为一组 小组中的每一成员被分配一部分教学内容并负责研读该部分内容 分配 小组拼图教学法 各组研读相同部分之成员集合成为专家小组进行讨论 研读 小组拼图教学法 专家小组成员返回原所属小组跟大家分享自己得到的信息资料 分享 小组拼图教学法 组内测试或全班测试 评价 小组拼图教学法 拼图法适用场合 阅读性内容的教学 设备操作流程的教学 项目化的实践教学 叙述性内容的教学 1 2 3 4 小组拼图教学法 优点 避免理解的片面

9、性 保证研读的准确性 便于教学内容的深化 有利于学生合作品质的培养 小组拼图教学法 不足 对小组成员合作能力要求很高 学习成效取决于小组中最弱的成员 方法本身对学习者没有激励性 旋转木马教学法 该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文章主题内容的处理能力 以及表达 归纳总结能力 适用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适用内容 专业基本理论 基本原理 基本方法 能力培养与适用范围 旋转木马教学法 对教材中某段内容或是专门交给学生一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文章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 独立分析并加以理解 待所有学生均处理完文章后 要求学生将自己对文章处理结果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最后由学生或教师给出一个简短的总结 任务布置 旋转木马教学法 要

10、求学生将座椅按内 外圈围成两个对应圆圈 内圈的学生与外圈的学生俩俩近距离相对而坐如果不能一一对应 也可以外圈的两个学生与内圈的一个学生相对而坐 学生彼此向对方介绍自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并非对题目进行讨论 可以由外圈同学向内圈同学介绍 再由内圈同学向外圈同学介绍 根据文章和学生水平情况 建议信息交换时间为3 7分钟 要求外圈同学按顺时针方向串一个位置 内圈同学按逆时针方向串一个位置 这时 再要求同学根据自己对文章内容的处理意见 并结合第一轮中听到的对应同学对文章的处理意见 彼此向对应同学介绍所读文章的内容 时间与前一轮大约一样 第二轮教师喊停后 由教师也可由学生进行简短的小结 组织形式 旋转木马

11、教学法 教师要注意观察 一要注意时间 避免时间过长 二要发现问题及时提醒 提醒学生注意做好阅读标记 关键词学习法 为了梳理文章的主题内容 要求学生阅读 处理文字时 要抓住文章的关键 用彩笔标记出关键词或关键句 这样有助于帮助记忆 教师的工作 旋转木马教学法 小组练习法 1 小组练习的定义 多个人有目的有组织的解决一个问题2 分组原则 每组的人数应为奇数 问题有争议时避免平局最优5人 最多7人座位的确定应确保小组成员能相互合作好 中 差兼顾 小组练习法 3 具体做法 自由组合 教师干预进行调整 在尝试一次后不断调整 强行合作小组练习后必须要有成果展示 ppt课件 在小组练习中教师退居二线 除非学

12、生有问题 否则做旁观者 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为小组负责 应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4 确保小组练习的有效性的注意事项明确时间 例如45分钟 控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互协商顺序及流程 是否需要分工等最好可以选择组长来总体控制书面写出结论 每个人都需要写明确每个人在一定时间内须完成的工作量最终应将结果陈述出来 选择代表 发言人 小组练习法 5 教师在小组练习中的课堂观察小组如何开始工作 是否存在一些困难小组所有成员是否都参与了是否形成子小组 原因是什么 谁是小组长 为什么有组长 是否更换过是否有袖手旁观者和受排挤者 是否存在一些冲突使小组工作难以进行是否有集体荣誉感如何得到结论从教师那里获取了哪些帮助

13、与其他小组相比 本小组情况如何 小组练习法 德国职业教育的感受 一 教学理念1 做中学听觉 20 视觉 30 听觉 视觉50 听觉 视觉 说70 听觉 视觉 说 做90 2 注重沟通 合作 3 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 德国职业教育的感受 德国职业教育的感受 二 企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学校的学习只是企业培训的补充 职业教育主要发生在企业 三 实践课教师具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德国对职业学校教师的技能有很高的要求 职业学校教师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 有教育学背景 有一门专业 至少有2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 准入的过程是 经过国家考试合格 到学校任教2年 试用期 2年试用期内 既有教学实践培训 又有专业

14、进修 试用期结束再经过国家考试 合格者进入学校成为正式教师 政府终身雇用 德国职业教育的感受 四 德国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与其他地区的不同 是拿来就可以用的 上岗就可以独档一面的 五 学校的管理系统简洁 人员精干 六 学校既不需要为生源发愁 也不需要为学生就业去兜售什么 因为法律法规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 七 德国的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 占有重要地位 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 八 学生知道为什么学 学什么 怎么学 职业教育思考 一 培养自己的 双师型 教师及引进行业人士成为职业学校教师 二 根据具体情况 改变教学方法 三 探索多种形式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做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四 关注劳动力市场 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职业分析 进行细化 使培养目标具体化 五 努力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 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