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上第17课《北方民族大融合》ppt课件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23115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七上第17课《北方民族大融合》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华师大版七上第17课《北方民族大融合》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华师大版七上第17课《北方民族大融合》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华师大版七上第17课《北方民族大融合》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华师大版七上第17课《北方民族大融合》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七上第17课《北方民族大融合》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大版七上第17课《北方民族大融合》ppt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经六朝的长期开发 在南方形成了 三个经济农业开发区 2 改为粪肥精耕 实施稻麦制 3 多种经营 结合 逐渐成为南方农村的一种普遍风尚 4 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农家渐成风气 巴蜀 江汉 江浙 火耕水耨 农副 丝织业 缫丝养蚕 两熟 复习题 5 是新崛起的海外贸易港口城市 6 六朝时 贸易是一大特色 与 及南洋诸国的贸易十分活跃 南方与 的贸易也通过海路来完成 宋元时期海上 丝绸之路 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时期 广州 鄮县 海上 高句丽 百济 新罗 日本 大秦 天竺 波斯 六朝 东 朝鲜日本西 印度伊朗大秦 建康 京口 吴都 余杭商业城市 广州 鄮县新兴海外贸易港口城市 1 巴蜀 江汉 江浙三个农业经

2、济区 2 技术进步 3 多种经营 农副结合 丝织业重心由北往南移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 原是鲜卑语 后译成汉语 广为流传 你知道鲜卑族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了哪个朝代吗 你想了解鲜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改革吗 第17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四单元政权的分立和民族融合 一 北方政局 黄河流域的统一 439年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局面 北朝的演变 386 534 557 581 550 577 534 550 535 557 魏蜀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南朝 北朝 265 316 317 420 5

3、57 589 502 557 479 502 420 479 386 581 229 280 221 263 220 265 自东晋灭亡以来 南北朝成为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南北分裂时期之一 虽然它的形成使经济发展有所停滞 但由于外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而形成的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却是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 鲜卑族是中国古代东北的少数民族之一 世居中国北方 就是居住在嘎仙洞的拓跋鲜卑部落创建了北魏王朝 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 鲜卑拓跋的改革相当成功 北魏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 人口剧增 国际交往频繁 一派东方大国强国的风貌 历史告诉我们 历史连接 二 孝文帝改革 鲜卑拓跋部原来居于大兴安

4、岭北段 汉魏以来逐步南迁 过游牧生活 4世纪后期 拓跋部首领建立魏国 定都平城 史称北魏 鲜卑旧墟石室嗄仙洞 鲜卑族的兴起 四世纪后期 建立北魏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民族融合趋势形成 439年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局面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北魏孝文皇帝 鲜卑族 姓拓跋名宏 后改汉姓元 故又称元宏 467 499 我国南北朝时期北魏皇帝 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 改革家之一 迁都洛阳 回答 1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2 迁都洛阳有什么积极意义 迁都洛阳 原因 平城气候干旱 粮食不足 平城位置偏北 不利于对中原的统治和学习汉文化 494年北魏迁

5、都洛阳 想一想 1 孝文帝迁都时 是不是非常顺利 2 有哪些不利因素呢 3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旧贵族不愿离开平城 4 孝文帝如何迁到洛阳的 迁都洛阳 原因 平城气候干旱 粮食不足 平城位置偏北 不利于对中原的统治和学习汉文化 影响 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 为孝文帝进一步实行改革创造了条件 三 孝文帝改革 1 迁都以前的改革 冯太后 汉族 长乐信都 今河北蓟县 人 生于440年 卒于491年 文明 是她的谥号 冯太后改革的措施 1 建立俸禄制 2 实施均田制 3 建立户籍制度 孝文帝的改革 措施 采用汉族的官制 律令 使用汉语 穿戴汉服 改汉姓 作用 加速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 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学习

6、汉族礼法 尊崇孔子 以孝治国 2 迁都后的改革措施 1 说汉语 2 穿汉服 3 改汉姓 4 与汉族通婚 5 采用汉制 6 以礼 以孝治天下 在长期的征服中 比较野蛮的征服者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 经济情况 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恩格斯 请你谈谈对 民族融合 的理解 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 彼此学习 共同发展 逐渐交融的过程 包括经济生活 文化语言 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 趋向一致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2 迁都之后的改革措施 假如你是孝文帝 在迁都后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学习汉族文化呢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

7、饰 北魏文官俑 2 迁都之后的改革措施 汉族服饰俑 鲜卑服饰俑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禁用鲜卑语 孝文帝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 若有违者 免所居官 魏书 今欲断北语 一从正音 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 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 故意说鲜卑语的 要罢官降爵 资治通鉴 魏主下诏 以为北人谓土为拓 后为跋 魏之先帝出于黄帝 以土德王 故拓跋氏 夫土者 黄中之色 万物元也 宜改姓元氏 谓功臣旧族代 代郡 来者 姓或重复 皆改之 资治通鉴 改鲜卑族的姓氏为汉族姓氏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 汉族贵族 女子作后宫 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 很多鲜卑公主也嫁

8、给汉族高门 自孝文帝之后 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用 孝 字 如 孝武帝 孝明帝 等 这是为什么 学习汉族的礼法 尊崇孔子 以孝治国 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孝文帝迁都洛阳 原因 1北魏定都平城 那里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 2平城位置偏北 不利于统治中原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影响 1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2为孝文帝进一步改革奠定基础 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措施 1 改用汉语2 改穿汉服3 改姓汉姓4 与汉族联姻5 采用汉族的官制 律令 6 学习汉族礼法 尊崇孔子 以孝治国 提倡养老 尊老的风气 历史作用 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背景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民族融合趋势形成 想一想 孝文帝当时

9、是一个战胜者 征服者 他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实施这样的汉化政策 他大可以用武力将鲜卑文化推行于中国北方 这也证明了一个历史上的通则 就是一个文化水平低的民族 即使最初能以武力征服一个文化水平高的民族 但始终还是会被这个文化水平高的民族所溶化进而消失无踪 找一找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 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 本兰辞 的歌词中 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可知 木兰不是汉族女子 而是一位出自落籍中原的鲜卑族家庭的姑娘 从 本兰辞 歌词 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 中可以看出 木兰的家庭已经汉化很深 她像其他汉族姑娘一样 常常坐在织机旁织布劳动 本兰辞 的最后 借 两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来表现鲜

10、卑女子敢与男子一争高低的豪迈气概 孝文帝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 若有违者 免所居官 魏书 鲜卑姓改为汉姓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大分裂的时期 你能将魏 蜀 吴 十六国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等对号入座 填入下面的图表中吗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朝 南朝 活动与探究 北魏 北朝的更替 当年留守祖籍鲜卑山嘎仙洞的另一支鲜卑部族人 就是今天的锡伯族 公元534年 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公元550年 北齐取代东魏 557年北周取代西魏 580年 北周灭北齐 581年 隋朝建立 后统一全国 南北朝对峙局面结束 客观地说 没有这一次由孝文帝改革开始的长期广泛的发展 就不会有后

11、来伟大的隋唐 历史的延续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 互相影响 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内容 作用 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文化教育方面 学习汉族的文化礼法 尊崇孔子 以孝治国 提倡尊老 养老的风气等 政治方面 迁都至洛阳 采用汉族的官制 律令 实行三长制 经济方面 实行俸禄制 均田制等 社会生活方面 说汉话 穿汉服 改汉姓 鼓励与汉族联姻 1 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A 长安B 许C 洛阳D 殷 2 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 羯B 鲜卑C 氐D 匈奴 3 下列内容 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果的是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

12、建化的进程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 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A B C D 考一考 主要内容 迁都洛阳 改用汉语 改穿汉服 改姓汉姓 与汉族联姻 采用汉族的官制 律令 学习汉族礼法 尊崇孔子 以孝治国 提倡尊老 养老的风气 历史作用 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4 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嘎仙洞位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方向 公里处 是鲜卑族人的发祥地 嘎仙 是鄂伦春语 猎民之仙 的意思 寻源 你知道吗 嘎仙洞为拓跋鲜卑祖先长期居住的石室 洞内的文化堆积最深达1 9米 出土有骨镞 石镞 陶器和打制石器 说明洞内生活的鲜卑人过着以打猎为生的原始部落生活 游牧民族 农耕民族 农业生产 定居 畜牧业 胡人汉服 汉人胡服 黄河流域各民族的大融合 文化教育 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