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5课件:第10课 谈中国诗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22983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5课件:第10课 谈中国诗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5课件:第10课 谈中国诗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5课件:第10课 谈中国诗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5课件:第10课 谈中国诗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5课件:第10课 谈中国诗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5课件:第10课 谈中国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5课件:第10课 谈中国诗(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 读中国诗 晨读自主任务 清新俊逸的李白 沉郁顿挫的杜甫 恬静闲适的王维 大江东去的苏轼 晓风残月的柳永 独上兰舟的李清照 或许 行云流水间 沉郁浩渺的情愫已然融化于笔捺纵横之中 抑或 顿挫凝滞的思绪早已化为兵车辘辘行 那诗 那诗行 承载了千百年的诗史 我们只是莫名地敬仰 这词 这曲牌 婉转长吟了上千载 我们依然是懵懂地崇拜 当我国著名文学家 钱钟书先生旁征博引地诠释 中国诗 时 不知浸染于世俗名利的心灵 还能否回望 停顿 驻足守候呢 文本导入 钱钟书 1910 1998 字默存 号 曾用笔名中书君 江苏无锡人 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 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

2、业后 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 1935年赴英国留学 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 获副博士学位 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 1938年秋归国 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 湖南国立蓝田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 与此同时 他在上海暨南大学 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 1953年后 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作者简介 槐聚 著作有短篇小说集 人 兽 鬼 散文集 写在人生边上 长篇小说 学术著作 宋诗选注 谈艺录 管锥编 七缀集 等 围城 已有英 法 德 俄 日 捷六种文字的译本 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 多卷本 管锥编 对中国著名的经 史 子古籍进行考释 并从中西文

3、化和文学的比较方面阐发 辨析 围城 谈艺录 背景解读 本文是钱钟书先生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用英文对美国朋友作的一次演讲 主要谈了中国诗与西方诗在形式方面的不同 以及对待中国诗歌和研究中国诗歌应持的正确态度 钱钟书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 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 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 为此 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 也恰当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 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 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 钱钟书的著作对于推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对于使中国人了解西方

4、的学术及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 常识梳理 1 史诗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 是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 它用诗的语言记叙各民族有关天地形成 人类起源的传说 以及关于民族迁徙 民族战争和民族英雄光辉业绩等的重大事件 它是该民族在特定时期的一部形象化的历史 中国各民族有丰富的史诗作品 如流传在藏族的 格萨 斯 尔 蒙古族的 江格尔 柯尔克孜族的 玛纳斯 纳西族的 创世纪 彝族的 阿细的先基 及苗族的 古歌 等 国外著名的史诗有希腊 荷马史诗 等 叙事长诗 2 文学创作风格 古典主义古典主义 产生的一种崇尚理性和自然的文艺思潮 它的代表人物在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上 把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文

5、艺视为必须仿效的崇高典范 从中提取题材 情节 形象 吸取创作经验 并赋予它们新的历史内容 3 中国诗歌的发展 1 诗经 我国 先秦时期称 诗 又称 诗三百 或 三百篇 它收集了从 至 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 首 按音乐的不同 分为 三类 其中 风 是 雅 主要是 颂 是 欧洲文艺复兴后 第一部诗歌总集 西周初年 春秋中叶 305 风 雅 颂 地方民歌 宫廷乐歌 宗庙乐歌 2 楚辞 以及深受他影响的 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楚辞发展了诗词的形式 它打破了 诗经 四言为主的形式 从三 四言发展到五 七言 在创作方法上 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 开辟了中国文学 的创作道路 3 汉乐府民歌 继 诗经 楚辞

6、 之后 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 即汉乐府民歌 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 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 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 在 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 屈原 宋玉等人 浪漫主义 魏 晋时代 4 唐诗 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 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 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 还有很多成就显著的诗人 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 另一类是 他们中的 和 取得的成就最高 王昌龄 李颀 王之涣也是边塞诗人中的佼佼者 山水田园诗人 边塞诗人 高适 岑参 5 宋词 经过了唐诗不可逾越的高峰 宋诗无以为继 但是宋代诗人另辟蹊径 也走上了不逊色于唐诗的另一高峰 宋词 源于唐代的词 鼎

7、盛于宋代 到了柳永 开始创作长调的慢词 自此 词的规模发生了显著变化 到了苏轼 词的题材又得以进一步发展 怀古伤今的内容进入词作 秦观 周邦彦 李清照也是有名的宋代词人 南宋初年 诗词作品多表现爱国之情 辛弃疾被誉为爱国词人 受辛词影响 刘克庄 刘辰翁等人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最大的爱国词派 词在南宋已达高峰 元代散曲流行 诗词于是退居其后 6 元曲 在元代登坛树帜 独领风骚的文学样式是元曲 而人们通常所说的元曲 包括 与 剧曲指的是杂剧的曲辞 它是戏剧这一在舞台表演的综合艺术的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散曲则是韵文大家族中的新成员 是继诗 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 7 现代诗 1917年胡适首先在 新青

8、年 上发表了白话诗8首 并提出 诗体大解放 的主张 经过刘半农 刘大白 俞平伯等人的努力 新诗形成了没有一定格律 不拘泥于音韵 不讲雕琢 不尚典雅 只求质朴 以白话入行的基本共性 剧曲 散曲 语言积累 1 识记字音 2 近义词辨析 1 情调 情绪 答案 1 情调情绪 2 妨碍 妨害 答案 2 妨害妨碍 3 一挥而就 一蹴而就 答案 3 一挥而就 一蹴而就 答案 1 空中楼阁 悬在半空中的楼阁 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 使用正确 3 成语辨析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 1 虽说艺术家较为浪漫 在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 但终究也要考虑现实生活的需求 而不能沉溺于构筑空中楼阁 解释 2 老师

9、要协助学生抗拒外界诱惑 否则无论如何用心 一傅众咻 也难有成效 答案 2 一傅众咻 指一个人教 众人在旁喧哗干扰 比喻学习受到干扰 难有成效 使用正确 3 霸权主义者以援助为名 公然干涉他国内政的事 已数见不鲜 解释 答案 3 数见不鲜 本指对于常来之客 就不宰杀禽兽招待 后指常常见到 并不新奇 使用正确 4 经过八小时不畏艰险的攀登 他终于登上了山顶 四顾茫茫云海 巍巍群山 不禁荡气回肠 感慨万千 解释 答案 4 荡气回肠 指使肝肠回旋 使心气激荡 多形容文章 乐曲十分宛转动人 此处属对象误用 5 黄宾虹作画时的心境 绝不滞于物 不拘于法 他后期的画 物象成为次要的 甚至画不同的地方 形象也

10、差不多 不画某地某时之景 而强调苍苍莽莽的笔墨 浑浑沌沌的元气从笔墨间油然而作 正是这种 超以象外 的创作方法 才能 得其环中 表现出天地自然的 雄浑 的总体形象 解释 答案 5 超以象外 超越事物的表象 得其环中 把握其本质 使用正确 时文赏读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 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 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 随着 诗经 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 此后的四言诗 如曹操 短歌行 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四

11、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 节奏呆板 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 寓变化于整齐之中 节奏活泼 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 发展为九言 呢 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 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 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 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 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 古诗 走向格律体 近体诗 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 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 各有其特长 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 有的擅长格律体 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 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 它们互相补充 各擅其能 共同促进中国诗歌的繁荣发

12、展 从深层考察 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从重性情到重声色 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 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 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 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 明代的陆时雍说 诗至于宋 古之终而律之始也 体制一变 便觉声色俱开 谢康乐鬼斧默运 其梓庆之乎 具体地说 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 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 文心雕龙 明诗 篇说 俪采百字之偶 争价一句之奇 情必极貌以写物 辞必穷力而追新 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 从陶到谢的转变 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 正如沈德潜所说 诗至于宋 性情渐隐 声色大开 诗运一转关也 说诗晬语 重

13、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 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 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 到盛唐 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 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 盛唐半个世纪一过 二者便又开始分离 重性情的 声色不足 求声色的 性情不完 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 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 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 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 半个世纪而已 鉴赏点评 本文围绕着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阐述了诗歌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变化 乃是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首先 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 诗歌从四言发展到五言再发展到七言 但又因人类呼吸吞吐量和时长的限制

14、没有发展到九言诗 而后 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使得中国诗歌历经从重性情到重声色的嬗变 而到盛唐 性情和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 从而发展到顶峰 本文为我们梳理了中国诗歌发展的一条大致脉络 论述了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课堂深度学习 素养目标 1 抓住关键语句 理清行文脉络 把握观点与材料间的关系 培养比较思维的能力 体会文中比喻的妙用 2 熟知中国诗歌特点 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3 培养高尚的情操 热爱生活 热爱诗 消除文化偏见 拓展文化的视野 整体感知 一 思维建构 答案 篇幅短 富于暗示 词气安和 答案 中西方诗歌 中国诗的特征 中国诗歌 二 内容把握本文作者用幽默睿智的语言 通过对 的对比

15、形象地阐释了 同时对中西方诗歌本位思想提出批判 提出研究 的正确态度 答案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从诗歌的发展来看 中国诗是早熟的 从诗歌的形式来看 中国诗篇幅短小 从诗歌的技巧来看 中国诗富于暗示 从诗歌的语言来看 中国诗笔力轻淡 词气安和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 中国诗社交诗多 宗教诗几乎没有 合作学习 1 与西方诗歌相比较 中国诗有什么特征 我的答案 2 作者认为中国诗 早熟 的根据是什么 为什么 早熟 不好 我的答案 答案 按照文学发展规律 诗的发展一般是先有史诗 次有戏剧诗 最后有抒情诗 但中国没有史诗 中国最好的戏剧诗的产生又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之后 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 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

16、常之早 所以 作者认为中国诗是早熟的 早熟就必然导致早衰 而且由于 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 缺乏发展变化 最终只能逐渐腐化 3 第4 5段中 作者引用大量的中外诗歌名句的作用是什么 我的答案 答案 作者旁征博引 通过比较 论证了中外诗歌都有富有暗示的佳作 但中国诗人尤其注意含蓄之美的特点 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展示了作者渊博的知识 4 何谓 中西本位 作者对此持什么观点 我的答案 答案所谓 中西本位 就是指把中西文化对立起来 孤立片面地去谈某种文化的态度 作者对此持批评态度 作者认为 文化是相通的 不应严格地分成 中国的 和 西洋的 比如 中国诗只是诗 要比它是 中国的 更重要 中国诗里有所谓 西洋的 品质 西洋诗里也有所谓 中国的 成分 读外国诗也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 思辨论坛 课文末段写到 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 该磨快牙齿 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对这样的句子读者有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妙 有人认为不雅 请结合课文内容和作品风格谈谈你的看法 我的观点 答案 示例一 这样的句子正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幽默是演讲中的重要技巧 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极大地调动听众的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