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卷 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229757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卷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卷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卷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卷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卷 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卷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卷 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辽宁师大附中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卷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所示,一倾角为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现有一箱子恰好能沿此斜面匀速下滑。设箱子所受斜面的支持力为FN,滑动摩擦力为Ff,箱子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如果再向箱子内放一质量为m的重物,则箱子在斜面上 ( )A不再下滑B将减速下滑C将加速下滑D仍然匀速下滑2长为L的轻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栓一个质量为m的 小球,现令小球以O为圆心,L为半径在

2、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 动,小球能通过最高点,如图所示,g为重力加速度,则( )A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度可能为零B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所受轻绳的拉力可能为零C小球通过最底点时速度大小可能等于D小球通过最底点时所受轻绳的拉力可能等于5mg3宇宙飞船绕地心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飞船舱内有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可称体重的台秤上,用R表示地球的半径,g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表示宇宙飞船所在处的地球引力加速度,N表示人对称的压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g=0BCN=0D4如图所示,从倾角为的斜面上的M点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的初速度为V0,最后小球落在斜面上的N点,则( )A可求M、N点之间的距离B可

3、求小球落到N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C可求小球落到N点时的动能D当小球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时,小球与斜面间的距离最大5如图所示,小球B放在真空容器A内,将它们以初速度为v0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B对A的压力向上B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B对A的压力向上C若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的压力向上D若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B对A的压力向下6起重机将质量500kg的物体由静止竖直地吊起2m高,此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m/s,如果g取10m/s2,则( )A起重机对物体做功1.0104JB起重机对物体做功1.025104JC重力对物体做正功1.0104

4、JD物体受到的合力对物体做功2.5102J7下面四个图像依次分别表示四个物体A、B、C、D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和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中可能受力平衡的物体是( )8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自由长度的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的墙上,右端与物体相连,现用一水平恒力F向右拉物体,当弹力大小与F相等时去掉F,从去掉F到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 )A物体立即向左运动B物体继续向右运动,加速度,速度变小C物体继续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向左加速D当弹簧恢复到原长时,物体速度为零9一列简谐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如图所示,一个是t=1s时的波形图,一个是波中某个震动质元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

5、图像(两个图用同一时间起点),则振动图像可能是波动图像中哪个质元的振动图像( )Ax=0处的质元Bx=1处的质元Cx=2处的质元Dx=3处的质元10将一个电动传感器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用这种方法测得的某单摆摆动时悬线上拉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某同学由此图线提供的信息做出了下列判断( )At=0.2s时摆球正经过最低点Bt=1.1s时摆球正经过最低点C摆球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小D摆球摆动的周期是T=1.4s11一砝码和一轻弹簧构成弹簧振子,图1所示的装置可用于研究该弹簧振子的受迫振动。匀速转动把手时,曲杆给弹簧振子以驱动力,使振子做受迫振动。把手匀速转动的周期就是驱动

6、力的周期,若保持把手不动,YC给砝码一向下的初速度,砝码便做简谐运动,振动图线如图2所示。当把手以某一速度匀速转动,受迫振动达到稳定时,砝码的振动图线如图3所示。若用T0表示弹簧振子的固有周期,T表示驱动力的周期,Y表示受迫振动达到稳定后砝码震动的振幅,则( )A由图线可知T0=4sB由图线可知T0=8sC当T在4s附近时,Y显著增大,当T比4s小得多或大得多时,Y很小D当T在8s附近时,Y显著增大;当T比8s小得多或大得多时,Y很小12一位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t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 )A地面对他的冲量为,地面对他做的功为B地面对他的冲量为,地

7、面对他做的功为零C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地面对他做的功为D地面对他的冲量为,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本题共3小题,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3(6分)(1)如图所示,用游标卡尺测一根金属管的内径和外径时,游标卡尺上的游标位置分别如图b和c所示。这根金属管内径读数是 cm,外径读数是 cm,管壁厚度是 cm。14(8分)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0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甲所示,那么 (1)单摆摆长是 ,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中秒表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 s,单摆

8、的摆动周期是 s。 (2)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劲,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计为50次15(4分)某同学利用焊有细钢针的音叉(固有频率)、熏有煤油灯烟灰的均匀金属片和刻度尺来测定重力加速度,他的实验步骤有:A将熏有烟灰的金属片静止悬挂,调整音叉的位置,使音叉不振动时,针尖刚好能水平接触金属片,如图(a)所示B轻敲音叉,使它振动,同时烧断悬线,使金属片自由下落C从金属片上选取针尖划痕清晰的一段,从某时刻起针尖经过平衡位置的点依次为B、C、D、E、F、G、H,测出它们相邻之间的距

9、离分别为b1、b2、b3、b4、b5、b6,如图(b)所示 (1)推导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 (2)金属片自由下落后(不计针尖与金属片间的摩擦),图(c)中3幅图中,你认为针尖在金属片上的划痕正确的是 三、计算题:本题满分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7分)把火星和地球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它们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已知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为,火星和地球各自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火星和地球半径之比为,求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动能之比17(8分)如图所示,一质量的平顶小车,车顶右端放

10、一质量的小物体,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与车顶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现有一质量的子弹以水平速度射中小车左端,并留在车中。子弹与车相互作用时间很短。若使小物块不从车顶上滑落,求: (1)小车的最小长度应为多少?最后物体与车的共同速度为多少? (2)小木块在小车上滑行的时间。(g取10m/s2)18(9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叠放着一质量为mA=2.0kg的薄木板A和质量为mB=3.0kg的小金属块B,A的长度L=2.0m,B上有轻线绕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C=1.0kg的物块C相连,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可视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忽略滑轮质量及与轴间的摩擦,起始时令物

11、体都处于静止状态,绳被拉直,B位于A的左端(如图),然后放手,求: (1)A、B的加速度; (2)经过多长时间t后B从A的右端脱离(设A的右端距滑轮足够远)(取g=10m/s2)19(10分)4个相同的木块,每块的质量都是m,每块均可看作质点,放置在倾角为的斜面上,相邻两木块间的距离为l,最下端的木块距最底端也是l,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如图所示,在开始时刻,第一个木块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下滑,其余所有木块都静止。由于第一个木块的下滑将依次引起一系列的碰撞,每次发生碰撞时间都很短,在发生碰撞后,发生碰撞的木块都粘在一起运动,直到最后第4个木块到达斜面底端时,刚好停在底端。求: (1)第一次

12、碰撞前第一个木块的动能E1 (2)第一次碰撞时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4)整个过程中由于碰撞而损失的总机械能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D 2. B 3. BC 4. ABD 5. B 6. BD 7. AD 8.C 9.A 10.AC 11.AC 12.B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 13.(1)2.37 ;3.09 ;0.36. 14.测量点0和2之间的距离、点1和3之间的距离,计算点2的瞬时速度;15.(1) (2) C三、计算题16.(7分)17.(8分)(1) 所以车长 共同速度(2)研究则有: 所以 18.(9分)解:(1)根据 代入数据得 又 代入数据得 (2)由 SB-SA= (2分)得 代入数据得19.(10分)解:(1)对第一个木块下滑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即 (2)第一个木块与第二个木块碰撞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求近视解 ,即 ,(3)由总能量守恒可得: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