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内部特供猜想卷 化学试题(教师版)

上传人:cbx****17 文档编号:127228069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内部特供猜想卷 化学试题(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内部特供猜想卷 化学试题(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内部特供猜想卷 化学试题(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内部特供猜想卷 化学试题(教师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内部特供卷化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Fe

2、 56 Ba 137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有关蕴含的化学知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食品包装中常见的抗氧化剂成分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不相同B“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黏土烧制陶瓷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C“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粮食发酵产生的酒精分散在酒糟中,可以通过蒸馏分离D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纯碱【答案】A【解析】A食品包装中铁粉、氯化钠溶液、炭粉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碳作正极,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其脱氧原理实际上就是钢铁的吸氧腐蚀

3、,故A错误;B黏土烧制陶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酒精沸点低,可以用蒸馏与酒糟分离获得酒精,故C正确;D侯氏制碱法是工业上制取碳酸钠的过程,碳酸钠俗称纯碱,故D正确;答案选A。8三种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中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BY的分子式为C由Y生成Z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DZ的一氯代物有9种(不含立体异构)【答案】B【解析】AX的结构简式为,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均为平面结构,结构中的非双键碳原子相当于乙烯基中的氢原子,则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故A正确;BY的结构简式为,其分子式为C10H14O2,故B错误;C由Y生成Z的反应为碳碳双键

4、与氢气的加成,则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故C正确;DZ的等效氢原子有9种,则一氯代物有9种(不含立体异构),故D正确;故答案为B。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时,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NAB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净增质量比正极净增质量多16g时转移电子数为NAC1mol CH4与过量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气体为NAD25时Ksp(CaSO4)=9106,则该温度下CaSO4饱和溶液中含有3103NA个Ca2+【答案】B【解析】A缺少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微粒数目,A错误;B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Pb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Pb-2

5、e+SO=PbSO4,正极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PbO2+2e+4H+SO=PbSO4+2H2O,根据电极反应式可知,每转移2mol电子,负极增重96g,正极质量增重64g,负极净增质量比正极净增质量多32g,则若负极净增质量比正极净增质量多16g时,转移电子物质的量是1mol,转移的电子数为NA,B正确;C取代反应是逐步进行的,反应产生的CH3Cl会与Cl2进一步反应产生CH2Cl2、CHCl3、CCl4等,所以1mol CH4与过量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气体不是NA,C错误;D缺少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离子数目,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0用KIO3与H2S反应制备

6、KI固体,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K,在各装置中加入相应试剂,向装置B中滴入30%的KOH溶液,制得KIO3;打开K,通入H2S直至饱和可制得KI,同时有黄色沉淀生成;关闭K,向所得溶液滴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充分逸出H2S;把装置B中混合液倒入烧杯,为除去硫酸,加入足量碳酸钡,再经过一系列操作可得成品。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步骤可观察到固体溶解,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无色B步骤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H2S+IO=3S+3H2O+IC装置C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硫化氢D步骤中一系列操作为过滤,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蒸馏【答案】D【解析】根据装置,A装置由Fe

7、S和稀硫酸制备H2S,B装置由碘与KOH制备KIO3,反应为:3I2+6KOH=KIO3+5KI+3H2O,将H2S通入B中与KIO3溶液发生反应:3H2S+IO=3S+3H2O+I,向所得溶液滴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充分逸出H2S,C装置吸收多余的H2S,把装置B中混合液倒入烧杯,为除去硫酸,加入足量碳酸钡,得到硫酸钡沉淀,过滤,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蒸发结晶得到KI固体,据此分析解答。A步骤中滴入30%氢氧化钾溶液后,发生反应3I2+6KOH=KIO3+5KI+3H2O,棕黄色(碘水颜色)溶液变成无色,故A正确;B步骤中装置B生成黄色沉淀,为S,反应为3H2S+IO=3S+3H2O+I,故B

8、正确;C尾气是H2S,污染环境,不能直接排放,装置C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硫化氢,故C正确;D步骤中把装置B中混合液倒入烧杯,为除去硫酸,加入足量碳酸钡,得到硫酸钡沉淀,过滤,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蒸发结晶得到成品,无需蒸馏,故D错误;故选D。11主族元素Q、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大于20。Q的简单氢化物和其最高价含氧酸可以化合成盐,X与Q同周期且是该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Z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Q、Y、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9。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X与Z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均呈强酸性BY与Z形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QXDZ和W

9、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答案】C【解析】Q的简单氢化物和其最高价含氧酸可以化合成盐,确定Q为N;X与Q同周期且是该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确定X为F;Z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确定Z为Cl;Q、Y、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9,当W为K时,Y为Al;当W为Ca时,Y为Mg。AX简单氢化物HF的水溶液呈弱酸性,故A错误;BY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AlCl3或MgCl2,氯化铝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含有离子键,故B错误;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Q(NH3)X(HF),故C正确;DZ和W形成的化合物为KCl或CaCl2,二者均为强酸强碱盐,水溶液呈中性,故D错误;答案:C。122019年诺

10、贝尔化学奖颁布给了三位为锂电池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LiFePO4-xLi+-xexFePO4+(1-x)LiFePO4。放电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Li+通过隔膜移向正极B放电时,电子由铝箔沿导线流向铜箔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PO4+xLi+xexLiFePO4+(1-x)FePO4D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充电过程通过Li+迁移实现,C、Fe、P元素化合价均不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A放电时,内电路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Li+通过隔膜移向正极,A说法正确;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即电子由铝箔沿导线流向铜箔,B说法正确;C放电

11、时正极磷酸铁得电子,与锂离子反应生成磷酸亚铁锂,反应为FePO4+xLi+xexLiFePO4+(1-x)FePO4,C说法正确;D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充电过程通过Li+迁移实现,反应中Fe、P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说法错误;答案为D。13在25时,甘氨酸在水溶液中解离情况如下:H3N+CH2COOH(A+)H3N+CH2COO(A)H2NCH2COO(A),改变溶液pH值,三种甘氨酸相关离子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变化如图所示。当调节溶液的pH值使甘氨酸所带的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叫等电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分别代表的微粒为A、A、A+BK2=102.

12、34,且K2对应的解离基团为-NH3+C在pH=9.60的溶液中加盐酸,(A)+(A+)+(A)保持不变D甘氨酸的等电点pH约为6,且存在c(A)=c(A+)=c(A)【答案】C【解析】A根据其解离情况可知:溶液碱性越强,A含量越大,溶液酸性越强,A+含量越大,故曲线、分别代表的微粒为A+、A、A,A错误;B由图可知pH=9.60时,溶液中H3N+CH2COO与H2NCH2COO浓度相等,K2对应的解离过程为:H3N+CH2COOH2NCH2COO+H+,K2=109.60,K2对应的解离基团为-COO,B错误;C根据物料守恒可知,(A)+(A+)+(A)保持不变,C正确;D由图可知,等电点p

13、H约为6,此时溶液中c(H3N+CH2COO)c(H3N+CH2COOH)c(H2NCH2COO),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二、非选择题(共43分)26(14分)铜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上有许多用途。某工厂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含少量Fe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不溶于水的碱式碳酸铜的流程如下:已知:常温下几种物质开始形成沉淀与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金属离子Fe2+Fe3+Cu2+Mn2+开始沉淀7.52.75.68.3完全沉淀9.03.76.79.8KspFe(OH)34.01038(1)加快“浸取”速率,除将辉铜矿粉碎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任写一种)。(2)滤渣I中的主要成

14、分是MnO2、S、SiO2,请写出“浸取”反应中生成S的化学方程式:_。(3)常温下“除铁”时加入的试剂A可用CuO等,调节pH调的范围为_,若加 A 后溶液的 pH调为5,则溶液中 Fe3+的浓度为_mol/L。(4)写出“沉锰”(除Mn2+)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5)“赶氨”时,最适宜的操作方法是_。(6)滤液经蒸发结晶得到的盐主要是_(写化学式)。(7)过滤得到的沉淀经过洗涤、干燥可以得到碱式碳酸铜,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是_。【答案】(1)充分搅拌,适当增加硫酸浓度,加热等符合题意的任一答案均可 (2)2MnO2+Cu2S+4H2SO4=S+2CuSO4+2MnSO4+4H2O (3)3.75.6(或3.7pH5.6) 4.01011 (4)Mn2+HCO+NH3MnCO3+NH (5)将溶液加热 (6)(NH4)2SO4 (7)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沉淀已洗净,反之未洗净。(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含少量Fe2O3、SiO2等杂质,加入稀硫酸和二氧化锰浸取,过滤得到滤渣为MnO2、SiO2、单质S,滤液中含有Fe3+、Mn2+、Cu2+,调节溶液PH除去铁离子,加入碳酸氢铵溶液沉淀锰过滤得到滤液赶出氨气循环使用,得到碱式碳酸铜。(1)加快“浸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