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热点题型专题训练02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及无机物集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22506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二轮热点题型专题训练02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及无机物集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二轮热点题型专题训练02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及无机物集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二轮热点题型专题训练02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及无机物集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二轮热点题型专题训练02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及无机物集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二轮热点题型专题训练02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及无机物集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二轮热点题型专题训练02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及无机物集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二轮热点题型专题训练02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及无机物集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2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及无机物(题型专练)1某农场在田间试验时发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的地块低,技术员怀疑该农田可能缺乏某种元素。现将该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5块样地,分别编为15 号进行试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所示。分析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乏的元素是()AK BNCP DS答案A解析通过对坐标中横纵坐标的分析,可以知道5号地不施肥只和2号地产量有差别,而2号地与其他地块的差别只有钾元素,所以A正确。2N、P等元素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往往不稳定,在逆境中可从老叶转移至幼叶,而Ca、Mn等元素形成的稳定化合物不易转移。某植株成熟叶正常,部分

2、幼叶出现病态,用Ca(NO3)2根部施肥后幼叶恢复正常。下面是施肥后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收Ca2、NO和H2O的示意图,正确的是()答案:C3下图1表示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处于不同浓度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钙对某种植物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同一种作物对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的需求量不同B乙的浓度为d时,对提高产量最有利C适宜浓度的钙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长D在一定范围内,钙的浓度对花粉萌发率无影响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1可知,当甲的浓度为a,而乙的浓度在cd范围内时,作物的产量相对较高;分析题图2可知,钙离子浓度对花粉管的生长有影响,适宜浓度的钙有利于花粉管

3、的生长;从花粉萌发率看,钙离子浓度对其没有影响。4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B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多会引起抽搐C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D生物体处在不同发育期,含水量基本一样答案C5下图所示是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及其比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中所示为细胞鲜重中元素的比重B因为O元素含量最多,所以O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最基本元素C细胞失去大部分水分后,C元素比例最大D图中含有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也可以找到答案B解析题图中O元素所占比例最大,所以表示细胞鲜重中元素所占的比例;O元素含量最多是因为细胞中水分含量最多,不能说明O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最

4、基本元素。6水是构成植物体的主要成分,其含量随植物种类、植物组织以及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变化。下列有关水对植物体生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水是植物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料,许多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均有水的参与B休眠的种子和越冬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相对降低C盛夏给大田喷雾(水)或给水稻灌“跑马水”,可减少或消除植物的“午休”现象D植物体内成熟细胞的吸水与失水,与液泡的吸水和失水有关,细胞质中细胞器与细胞核中的水分不会发生得失变化答案D7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血浆渗透压只由无机盐维持B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C细胞进行脂肪、DNA、RNA等物质合成时都需要

5、磷酸盐做原料DK是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对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答案D解析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不含P,其合成时不需要磷酸盐。8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干种子内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低,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B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其原因之一是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高C镁离子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会造成叶片发黄D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渗透压的平衡,防止细胞过度吸水而涨破答案A解析干种子内结合水的相对含量高,自由水的相对含量低,因此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9研究发现,

6、由于自由水含量多少不同,所以细胞质有两种不同的状态:一种是含水较多的溶胶;另一种是含水较少的凝胶。下列细胞中细胞质最可能呈凝胶状态的是()A休眠的种子细胞 B黑藻叶肉细胞C人体癌细胞 D人体衰老细胞答案A解析自由水与新陈代谢旺盛程度有关,含自由水多的细胞代谢旺盛,而含凝胶多的细胞代谢较慢。10下图是一种叶绿素分子和血红蛋白分子的部分结构简图,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体缺Mg会影响光合作用B人缺Fe会导致贫血CFe和Mg属于大量元素D人的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植物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答案C11下表表示人体肌细胞受刺激后,细胞内钙含量和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时间(ms)0306090

7、120150180钙含量(mmol/mL)07.82.20.5000肌肉收缩力量(N)02.053.52.10.50表中数据可以说明()A细胞内钙浓度越高肌肉收缩力量越大B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不断增强C钙离子进入肌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肌肉在达到最大收缩力前钙离子释放答案D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看出:在肌肉收缩力量未达到最大时,钙含量已经达到最大,当肌肉收缩力量达到最大时,钙含量已经下降了,说明肌肉收缩力量达到最大前钙已经开始释放。所以并不是钙离子浓度越高肌肉收缩力量越大,肌肉的收缩力量与时间无关,表中的数据不足以说明钙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12下图1表示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处于不同浓度时与作物产量的关

8、系;图2表示钙对某种植物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的关系。下列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据图1可知,乙的浓度为b时,对提高作物的产量最有利B据图1可知,乙的浓度为d时,虽然对提高产量有利,但会造成肥料的浪费C据图2可知,适宜浓度的钙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长D据图2可知,钙对花粉管生长速率的影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图1信息可知,乙的浓度为c时,相比较浓度为b时,对提高作物的产量更有利。13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e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E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动物细胞内与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糖原B物质d的化学本质是固醇Ce

9、和c的区别是空间结构不同D在人体细胞中物质e共有4种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a是单糖,A为淀粉,在动物细胞内与A作用最相近的是糖原;d为性激素,其化学本质是固醇;b为氨基酸,c是核糖核苷酸,e为脱氧核苷酸,c与e的区别是五碳糖和含氮碱基不同。14.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于K来说,Na对于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同样具有更重要的作用B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现象C由Fe参与组成的血红蛋白,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DP是磷脂、ATP及核糖等多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答案B解析K对于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具有重要的作用;由Fe参与组成的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是内环境的成分;磷

10、脂、ATP中含有P,而核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含P。15下列关于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B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C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它的组成元素有C、H、O、N,部分含S、PD多肽链在核糖体上一旦形成便具有生物活性答案A16 C、H、O、N、P、S在玉米和人细胞(干)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下表,请分析回答问题:元素OCHNPS玉米细胞(干)44.4343.576.241.460.200.17人细胞(干)14.6255.997.469.333.110.78活细胞65.018.

11、010.03.01.400.30(1)以上元素在活细胞中的含量明显比人细胞(干)多的是氧元素和氢元素,发生差异的原因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这两种元素在人体细胞干物质中主要存在于_中。(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的元素是氧,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_较多,此类化合物由_(元素)组成。(3)水在生命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内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细胞的代谢。大豆收获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_。如果大豆细胞内的水分过多,会使细胞的_加强。浸泡约一周时间,黄豆芽已长得又白又粗,1 kg的黄豆能

12、长出5 kg的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黄豆细胞内的有机物含量_,种类_,其原因是黄豆_。【解析】(1)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因此活细胞中氧和氢的含量比干细胞中高。人体细胞干物质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2)玉米细胞含糖类较多,糖类由C、H、O组成。(3)大豆晾晒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自由水。细胞内的水分过多会使细胞呼吸加强。在黄豆芽生长的过程中,因为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并产生了中间产物,使细胞内有机物的含量减少,种类增多。【答案】(1)水蛋白质(2)糖类C、H、O(3)自由水细胞呼吸减少增多进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产生许多中间代谢产物17为进一步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

13、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 (1)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见下表ABCDE来源猪血蛙表皮马肝棉花霉菌水溶性灰分染色反应甲基绿溶液斐林试剂苏丹溶液双缩脲试剂碘液注:“”表示有(溶解);“”表示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2)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3)将适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推断出:A_;B_;C_;D_;E_。【答案】血红蛋白染色质(体)脂肪纤维素纤维素酶18为了研究在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 、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萌发种子,然后测定在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1)在观察时间内,图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_。总糖含量变化是_,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是_。(2)如果在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预测图中曲线的最终变化趋势是_,其原因是_。(3)在上述定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