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27225046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复习-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轮复习-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轮复习-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一轮复习-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一轮复习-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回顾 儒学自诞生到西汉期间发展演变轨迹 思考 儒学在春秋战国至汉武帝时期的发展状况及地位不同 为何会有这种变化 思想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 同时又是为政治所服 务 时代不同 需要不同 统治者对思想学说的态度措施也不同 董仲舒新儒学在汉代满足了汉武帝统治的需要 春秋时期 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 蔚然大宗 秦朝时候 遭到打击 焚书坑儒p8课文导言 西汉初年 逐渐复苏 汉武帝后 居于正统地位 不受重视 汉武帝董仲舒 第二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课标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自主学习一 1 汉武帝为什么要修改汉初的 无为 而治政策 他在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等方面的 有为 史实有哪些

2、2 董仲舒新儒学实施的目的 及其本质是什么 一 汉初 无为 而治 核心 无为而无不为 待时而动 因时制宜 积极无为 结论 结论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适应国家统一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适应国家统一 的发展形式积极的发展形式积极 有为有为 的政治思想成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需要 时代需要 思考 汉武帝在政治 经济 思想等领域的有为表现有哪些 思考 汉武帝在政治 经济 思想等领域的有为表现有哪些 政治 政治 经济 经济 思想 军事 一 建立原因 西汉统治者接受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 秦刑法苛刻等 西汉初年 经济残破 百废待兴 统治者不得不采用休养生息政策 措施 与民休息 表现p8第1段 二 影响 积极 经济实力

3、逐渐恢复和增强 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日盛 消极 诸侯国势力膨胀 土地兼并加剧 北方匈奴为患 推恩令推恩令 解决封国问题解决封国问题 中外朝制度中外朝制度 加强君权加强君权 选官制度 察举制选官制度 察举制 重农抑商 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实行货币官铸 盐铁专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北击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 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君权 缓和阶级矛盾 稳定统治秩序稳定统治秩序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实质 文化专制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同时也限制君权的过度 膨胀和暴政 边境不宁 诸侯势力威胁中 央集权 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 解决之道面临问题董仲舒的学说 制定道德标准制定道德标准 三纲五

4、常三纲五常 二 董仲舒新儒学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 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谊也 及p9资料回放 材料二 董仲舒认为 天人同类 天与人同类相通 相互感应 天能干预人事 人亦能感应天 如六月飞雪 昭示民间有重大冤情 洪水地震 昭示皇帝失 德失政 材料三 今师异道 人异论 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四 教材P11学习延伸资料 君 父 夫体现了天的 阳 面 臣 子 妻 体现了天的 阴 面 阳永远处于主宰 尊贵的地位 阴永远处于服从 卑贱的 地位 以上体现了新儒学 新在何处 体现继承孔孟儒学 以及

5、吸收法家专制观点 君权神圣化 神秘化 体现 吸收道教思想 体现 吸阴阳五行家思想 特点 糅合道家 法家 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 形成新儒学体系 具有神学色彩 目的 政治统一 思 想统一 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君权 缓和阶级矛盾 稳定统治秩序稳定统治秩序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 独尊儒 术 思想上的统一p9第2段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同时也限制君 权的过度膨胀和暴政 解决之道面临问题董仲舒的学说 边境不宁 诸侯势力威胁 中央集权 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 锐 制定道德标准制定道德标准 三纲五常三纲五常 董仲舒的贡献在于他把道家 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 思想中 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

6、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二 董仲舒新儒学 目的 实现政治统一 思想统一 是一种文化专制 补充 只有同类的事物可以相互感应 如牛鸣牛应 马鸣马应 天与人同类 相通 相互感应 天能干预人事 人亦能感应天 君权神圣化 神秘化 体现 吸收道教思想 P11学习延生 体现 吸阴阳五行家思想 特点 糅合道家 法家 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 形 成新儒学体系 具有神学色彩 实质 是一种文化专制 面临问题 解决之道 董仲舒学说影响 边境不宁 诸侯势大威 胁中央集权 土地兼并严 重 阶级矛 盾激化 加强中 央集权 加强君权 缓和阶级 矛盾 稳稳 定统治秩定统治秩 序序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

7、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同时也 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 和暴政 制定道德标准制定道德标准 三纲五常三纲五常 自主探究2 根据所学 探讨董仲舒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成分 哪些又是在 现实生活中要扬弃的 二 董仲舒新儒学 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 大一统的国家 为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阻碍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加强君权 巩固统一 抑制统治者暴政 仁政 带有神学迷信色彩 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但是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 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应批判 评 价 积极 消极 1 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大一统国家 有利于稳 定社会秩序 2 对儒学成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3 发扬了

8、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 思想专制 扼杀其他学术流派发展 2 带有神学迷信色彩 宣扬等级制度 忽视妇女 平等 应批判 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成分 哪些又是在现实生 活中要扬弃的 A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B 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受命于天子 C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 与天同者大治 与天异者大乱 1 仁政 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董仲舒提倡的 天人感应 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天人感应体现在两个方面 君主的权力是天赐予的 具有合法的统治天下的权力 天授予君主的权力并不是让君 主乱用的 必修代天管理天下 实行仁政 故选D A项说的是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主张思

9、想领域里的大一统 B项只是说 了天人感应的一个方面且不是仁政的方面 C项体现的是孔子 政治观点 因此ABC三项均错误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新儒学 A 秦代B 汉代C 唐代D 宋代 2 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 一手捧着儒家经典 宣示 教化 一手高举法家利剑 厉行专制 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的建议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 但其实是外儒内法 儒法并用 故本题选B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 想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新儒学 1 思想 全面

10、肯定新儒学思想 2 政治 起用文学儒者参政 3 教育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规定儒家经典 五经 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兴办太学 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 在郡县设立学校 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儒学垄断教育 凭儒学入仕 打破贵族官僚世代为官制度 儒学在民间独尊 合作探究 汉武帝 独尊儒术 采取了哪些措施 或起到了什 么样的作用 3 影响 积极 消极 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巩固了国家统一 使儒家学说逐步成为正统思想 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 传统文化的主流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结束了各学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 遏制了学术思 想的自由发展 材料一 教材P9 学思之窗 材料二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 他

11、的手段是刑罚 的裁制 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 他的手段是 利禄的诱引 结果 始皇失败了 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 问题 汉武帝既然 独尊儒术 为什么在他统治思想中又杂糅 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 汉武帝提出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原因是 董仲舒的新儒学 提倡 春秋大一统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等思想 迎合了当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巩固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 汉武帝的真实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于是其他 所有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都是他吸取的方向 因此 他 在统治过程中 采取儒家以外的思想主张就不足为奇了 有道理 秦朝 焚书坑儒 和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虽然确 立的统治思想

12、不同 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 问题 有人认为 就其实质而言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与 秦朝的 焚书坑儒 是相同的 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 结 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 1 汉代新儒学与先秦新儒学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 增加了 天人感应 君权 神授 和 三纲五常 的理论 强调神化王权和等级名分 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 同时 新儒学 增加了 大一统 思想 并融合了阴阳家 黄老之学及 法家的一些思想 这些都是先秦儒学不曾拥有的 联系 先秦儒学宣扬的 礼 仁 仁政 民本 为新儒学 所继承 并适应汉武帝时期的政治需要 新儒学的根 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

13、治秩序 神化皇权 由此成为封 建正统思想 重点回放重点回放 内容 形式 本质 作用 一统二独权神授 三纲五常为美德 正统 主流 文化专制 外儒内法 新儒学新儒学 材料一 有人认为 儒学的本质是消极的 保守的 中国社会 要进步 必须彻底 打倒孔家店 然而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 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 新加坡甚至用儒家思想来治 国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感悟历史 大一统意识 民本意识 和谐意识 维护中华民族统一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谋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道德意识 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价 值 态度 材料二 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不息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天人协调 和与中 结合本课你认为儒学的现代价值在哪 我们该怎样对待儒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