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27224444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二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二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二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二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1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 建国初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 另起炉灶 内涵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 而要在新的基础上通过谈判与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对外关系 作用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 2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然后再考虑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3 一边倒 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 这有利于中国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外交封锁和包围 思想因素 海洋文明中形成的集体平等 相对独立和自由意识 一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2 对 一边倒 外交政

2、策的理解 1 从背景看 二战后国际形势变化的突出特征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 而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政策 为了巩固新政权 只有依靠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所以说 新中国提出 一边倒 的政策 是根据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作出的明智选择 2 从内容看 它与独立自主的提法并不矛盾 因为它最终的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3 从结果看 一边倒 外交政策的制定很有必要 中苏建交和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的签订是新中国初期在外交领域最突出的成就 它对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 起了

3、重要的作用 3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1 目的 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 时间 1953年 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 3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4 意义 是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 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在世界上影响深远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4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主权国家有选择本国社会政治制度 独立自主地决定本国对内对外政策 管辖本国公民及事件的权利 领土完整则是主权国家存在的物质基础 各国主权一律平等 应充分享有领土不受侵犯 内政不被干涉的权利 2

4、 平等互利是各国经济 贸易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同时也是国家间处理相互关系的政治基础 3 和平共处是目标 前四项原则是实现和平共处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只有遵循前四项原则 才能实现和平共处 5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1 原因 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20世纪70年代 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2 恢复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 3 历史意义 说明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 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 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 有利于打破超

5、级大国控制联合国 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 完全免费 无需注册 天天更新 6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1 原因 美国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长期实行的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中国 中苏关系的恶化 构成对中国安全的威胁 改善中美关系 对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2 过程 乒乓外交 打开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 基辛格访华 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尼克松访华 1972年 签订中美 上海联合公报 标志着中美20多年对抗的结束 为两国关系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中美建交 1978年发表 中美建交公报 1979年中美建交 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7 中美关系变化的

6、历程 1 新中国成立后 美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 经济上封锁禁运 军事上包围封锁的外交孤立政策 2 20世纪60年代 美国采取敌视 威胁中国的政策 使中美关系处在敌对状态 3 20世纪70年代 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原因 美国方面 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 陷入越战的泥潭 美国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被西欧和日本赶上 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8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关系正常化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对中国 打破了长期以来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 促进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加强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 便利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有利于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有利

7、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对世界 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 有利于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 有利于实现各国的共同繁荣 建立公正 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例1 分析下图可知 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 经济迅速发展 中美正式建交 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A B C D 解析 从图片中的时间看 从1979年开始至1989年 当时中国还没有加入世贸组织 也未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所以先排除 项 答案应该是B 答案 B 例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沿着社会

8、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回答下列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 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 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形成了1949年 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 见上图 请从中任选一次 指出促成该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 注 本题要求只选三次建交高峰中的一次 若选答多项 只评阅所答第一项 1980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空间的扩展 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体现 解析 回答第 1 问 解题关键是抓住问题围绕内外因展开回答 以所学知识为主 第 2 问 按年份顺序回答开放格局的形成 但要具体一些 防止过于笼统 答案 2 选答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 中国实行 一边倒 的对外政策 与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选答2 20世纪60 70年代 美苏争霸中美国逐渐处于守势 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国际地位提高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选答3 改革开放时期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 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 苏联和东欧部分国家解体 两极格局终结 一批新国家建立 3 从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起步 逐步开放东部沿海地带 随后进一步开放沿江 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 从而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3 读上图 概述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 1 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

10、调整 1 调整原因 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初 美苏争霸战略态势发生了变化 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2 表现 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变化 世界性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奉行不结盟政策 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同任何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长期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3 意义 新时期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丰富和发展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2 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不断调整及原因 从新中国成立到2

11、0世纪90年代 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但在不同时期其内容和侧重点有所变化 1 建国初期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因为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拒绝承认新中国 对华实行封锁 禁运 包围 孤立 当时的世界分为两大阵营 中国站在社会主义苏联一边 是维持自身主权利益 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 2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 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 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 原因是中美仍然处于敌对紧张的状态 中苏关系恶化 3 20世纪70年代 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 中美 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原因 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在美苏争霸

12、中处于守势 急于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影响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 不结盟政策 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世界格局由美 苏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中国经济建设也需要一个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3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 前提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 表现 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对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代表第三世界国家 倡导建立

13、公正合理 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1 原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 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开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安定的周边环境 中国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 有利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安定和平的环境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扩大中国国际影响的需要 2 表现 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中国高度重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积极参加了各种活动 并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合作与发展提出了积极的倡议和主张 2001年10月 中国在上海成

14、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 重视发展同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 从1991年开始 中国外交部长作为特邀 嘉宾出席东盟会议 后来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 1997年为缓解东盟经济危机作出重大贡献 1997年底 中国和东盟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 关系 保持同欧盟的友好关系 中法两国领导人互访 两国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 1998年 中国 欧盟 领导人会晤 并就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了共识 5 创立 上海合作组织 2001年 上海合作组织 在上海成立 2001年的上海峰会 由中国倡导签署了 打击恐怖主义 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

15、上海公约 为联合打击这 三股势力 奠定了法律基础 2003年 举行首次联合军事演习 例1 对新时期中国政府外交政策的调整 最全面的表述是 改变了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 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 奉行不结盟政策 实行对外开放 注重发展同第三世界的交往A B C D 解析 解题时应正确区分教材内容的表述与题干之间的差异 新时期中国实行 无敌国外交 即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不符合新时期中国政府对外交政策调整的内涵 故排除有 的选项 得出正确的答案 答案 B 例2 2007年8月 上海合作组织举行了代号为 和平使命 2007 反恐联合军事演习 标志着上海合作组织的防务安全合作迈上了一

16、个新台阶 这表明 上海合作组织是 A 发展各国经济 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B 以防务安全为主要目标的军事同盟 C 以军事为主的国际组织 D 调节国际争端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解析 上海合作组织是为加强中国和俄罗斯 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机构 但不是一个以军事为主的国际组织 也不是为调解国家争端的机构 故B项 C项和D项都不合理 答案 A 一 新中国的外交 二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 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 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 世界政治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 北约 和 华约 两大集团全面对抗 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 冷战 2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 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 出现动荡 分化和改组 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 社会主义阵营到60年代解体 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化 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 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3 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 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美 日 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美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