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H7N9禽流感课件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2722407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8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H7N9禽流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预防H7N9禽流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预防H7N9禽流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预防H7N9禽流感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预防H7N9禽流感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H7N9禽流感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H7N9禽流感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H7N9禽流感主题班会 中心小学2017年3月 主要内容 人禽流感基本知识流行概况临床表现及治疗预防控制措施 人禽流感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 禽流感知识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 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 容易在鸟类 尤其是鸡 之间引起流行 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 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 A 乙 B 丙 C 三型 其中 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 x x共135种亚型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 既往仅在禽间发现 从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什么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 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

2、类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 以H5N1和H7N7为代表 引起的疾病 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 危害大 病死率高 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在 传染病防治法 中规定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 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 人禽流感流行概况 第二部分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现状 1997年 在我国的香港地区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型导致了18人感染 6人死亡 首次证实高致病性禽流感可以危及人的生命 2003年2月 香港两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 1人死亡 2003年2月28日 荷兰暴发H7N7型禽流感疫情 至4月 病毒感染800多家鸡场1100万只鸡 83人感染

3、 一名男子死亡 2004年1月 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泰国和越南11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 其中8人死亡 但未发现人际传染 2004年4月6日 加拿大两名养鸡工人出现感冒症状 被确诊为感染H7N3禽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现状 2004年8月 越南再添三人死于H5N1病毒感染 2004年12月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了自9月初以来越南的首例人感染H5N1病毒病例 2005年1月至2月 越南新发13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其中12人死亡 2005年11月7日 印度尼西亚已确认9起人感染H5N1病例 其中5例死亡 HPAIH7N7 H7N3 H7N1LPAIH7Nx H7N2 H7N3 H7N1 H7N9

4、 HPAIH7N7 H7N3 H7N4 HPAIH7N3 Pakistan HPAIH7N3LPAIH7N9 HPAIH7N3LPAIH7N9 禽中暴发的H72006年前暴发的均为HPAIH7欧洲 意大利 英国 德国 比利时 荷兰 丹麦 挪威 捷克 西班牙 瑞典 LPAIH7N8 H7N9 Korea LPAIH7N9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 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 鸽子 鸭 鹅等禽类 特别是鸡 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 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家禽分泌物和排泄物 受病毒污染的水等被感染 直接接触病毒毒株也可被感染 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5、 易感人群 一般来说 人类呼吸道缺少与禽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因此人并不容易感染禽流感病毒 但一旦感染 则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抗体 无抵抗力 任何年龄均可能被感染 高危人群 从事家禽养殖业者 在发病前1周内去过家禽饲养 销售及宰杀等场所者以及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材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为高危人群 人禽流感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三部分 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 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一 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 如发热 咳嗽 少痰 可伴有头痛 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 表现为重症肺炎 体温大多持续在39 以上 出现呼吸困难 可伴

6、有咯血痰 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纵隔气肿 脓毒症 休克 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二 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 并有血小板降低 2 血生化检查 多有肌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C反应蛋白升高 肌红蛋白可升高 3 病原学检测 1 核酸检测 对患者呼吸道标本 如鼻咽分泌物 口腔含漱液 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 采用realtimePCR 或RT PCR 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 病毒分离 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临床表现 三 胸部影像学检查 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

7、现片状影像 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 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 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 发生ARDS时 病变分布广泛 四 预后 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 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 基础疾病 合并症等 诊断标准 流行病学接触史 发病前1周内曾到过疫点 有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可能 与被感染的家禽及其分泌物 排泄物等有密切接触史者 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有患病的可能 诊断标准 医学观察病例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 1周内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者 与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 在1周内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者 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 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甲型流感病毒H亚型抗原检测

8、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者并排除了季节性流感 确诊病例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 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或采用RT PCR法检测到禽流感H7N9亚型病毒基因 且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者 诊断标准 重症病例 肺炎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为重症病例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 季节性流感 含甲型H1N1流感 细菌性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腺病毒肺炎 衣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 治疗 一 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二 对症治疗 可吸

9、氧 应用解热药 止咳祛痰药等 三 抗病毒治疗 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1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可选用奥司他韦 Oseltamivir 或扎那米韦 Zanamivir 临床应用表明对禽流感病毒H5N1和H1N1感染等有效 推测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应有效 奥司他韦成人剂量75mg每日两次 重症者剂量可加倍 疗程5 7天 扎那米韦成人剂量10mg 每日两次吸入 2 离子通道M2阻滞剂 目前实验室资料提示金刚烷胺 Amantadine 和金刚乙胺 Rimantadine 耐药 不建议单独使用 四 中医药治疗 怎样预防禽流感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 五早 指对疾病要早发现 早报告 早隔

10、离 早诊断 早治疗 人禽流感预防控制措施 第四部分 预防控制措施 一 控制传染源 开展接触人群和禽类流感疫情监测 一旦发现禽类或其它动物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应按照 动物检疫法 有关规定 对疫源地进行彻底消毒 对病人及疑似病人进行隔离 预防控制措施 二 切断传播途经 对发现有禽类的养殖场 曾销售禽类的摊档 患者所在单位 家庭等进行消毒 对病死禽类等废弃物应立即就地销毁或深埋 收治病人的门诊和病房按禽流感 SARS标准做好隔离消毒 病人及标本按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要求进行运送和处理 预防控制措施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充足睡眠 勤于锻炼 减少压力 足够营养 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 发热 咳嗽 流涕

11、等 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注意个人卫生 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 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 发热 咳嗽 流涕等 应立即就医 就医时应戴口罩 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 预防控制措施 三 保护健康人群 1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该病非常重要 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 多休息 避免过度劳累 不吸烟 勤洗手 注意个人卫生 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2 保持室内清洁 使用可清洗的地垫 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 保持地面 天花板 家具及墙壁清洁 确保排水道通畅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应每天

12、开窗换气两次 每次至少10分钟 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 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 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注意饮食卫生 进食禽肉 蛋类要彻底煮熟 加工 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 熟分开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搞好厨房卫生 不生食禽肉和内脏 解剖活 死 家禽 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4 发现疫情时 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 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5 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 禽流感病毒不耐热 100 下1分钟即可灭活 对干燥 紫外线照射 汞 氯等常用消毒药都很敏感 6 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 应戴上口罩 尽快就诊 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7 一旦患病 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多休息 多饮水 注意个人卫生 预防控制措施 四 加强院感控制措施 对于疑似病人或确诊病人进行隔离并佩戴外科口罩 医务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 加强手卫生 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的医务人员应佩戴外科口罩 必要时佩戴护目镜或防护口罩 对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应当加强室内通风及紫外线消毒 病原学特点 禽流感病毒对乙醚 氯仿 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 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 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 但对低温抵抗力较强 裸露的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 48小时可灭活 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 可迅速破坏其活性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