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课件课件

上传人:沙*** 文档编号:127223352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课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课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课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课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课件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课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 法令行则国治国兴 法令弛则国乱国衰 我们生活在一个安定 和谐 美好 幸福的国家 法律就是我们身边的守护神 它们用其威严捍卫着每一个公民的权利 而宪法则是这些守护神的统帅 今天 让我们走进宪法 学习宪法 捍卫宪法 了解谁规定了我们是国家的主人 又怎样保障我们生活的安定 和谐 美好 幸福 导入新课 2 目标导学一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讲授新课 3 活动一 了解国徽悬挂何处 人民法院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人民检察院 人民政府 人民大会堂 国家驻外使馆 领馆和其他外交代表机构 外交部 天安门城楼 1 你知道我国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吗 4 2 为什么这些国家

2、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 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根据我国国徽法的规定 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都在悬挂范围之内 3 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 人民 二字 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5 活动二 结合宪法的节选内容 思考问题 第一章总纲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 实行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的原则 6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十四

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不分民族 种族 性别 职业 家庭出身 宗教信仰 教育程度 财产状况 居住期限 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 出版 集会 结社 游行 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7 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 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8 第三章国家机构第五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它的常设

4、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五十九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 自治区 直辖市 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9 这些规定说明了什么 10 提示 第一章第一条指出我国的国家性质 明确了人们当家作主的地位 第二条指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六条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第二章这几条规定了公民广泛的基本权利 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第三章这两条规定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可以说 这些规定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11 目标导学二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2 活动三 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5、为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了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2009 2010年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2012 2015年 和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2016 2020年 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各项人权保障力度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经济 社会和文化权利得到全面加强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明显提升 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迈上新台阶 13 1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发布说明了什么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发布说明党和政府对 尊重和保障人权 的重视 不断加大对人权的保障力度 为人民的自由 生存 发展提供保障 14 2 你知道中国政府采取

6、了哪些措施来不断加大各项人权保障力度吗 加强人权立法 完善人权保障制度 如制定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2016 2020年 等 贯彻人权精神 提高国家干部依法执政能力 设立专门国家人权机构 统筹人权相关事宜 如设立中国人权研究会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 人权理事会等 注重法律的修改 如对 刑事诉讼法 作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 非法证据排除等修改 15 活动四 宪法保护的人权 2004年3月14日 尊重和保障人权 被写入宪法 成为一项宪法原则 宪法规定 公民人身自由 政治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等都在 人权 之内 可以说 这有利于对人权的保护 有利于指导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尊重和

7、保障人权 有利于指导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有利于公民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对我国立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16 举例说明 尊重和保障人权 写入宪法对我国立法起到的重要指导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规定 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 应当减速行驶 遇行人过人行横道 应当停车让行 这就体现了法律对人的生命健康权的维护 体现了国家对人权的充分尊重和保障 也体现了 尊重和保障人权 写入宪法对我国立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7 活动五 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某市是全国文明卫生城市 可城里小商小贩的占道经营给城市市容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对此 该市的城市管理人员多次进行整顿 但是个别小商小贩态度蛮横 屡教

8、不改 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一位城市管理人员说 对于这些刁民就不能太仁慈 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他们就不知道我们的厉害 下次再抓到这些人 就没收他们的货物 砸烂他们的车 踢翻他们的摊位 踹折他们的秤 看他们还敢不敢占道经营 其他队员也随声附和 表示赞同 18 假如你是队长 你会对该队员的表现作如何评价 说说你的理由 1 评价 假如我是队长 我不但不赞同该队员的表现 而且会严厉批评他 同时 我会告诉他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依法进行公共管理活动 像没收小贩的货物 砸烂小贩的车 踢翻小贩的摊位 踹折小贩的秤都是野蛮执法的表现 与依法治国的要求不相符 是违法行为 绝对不能这样做 19 2 理由 人身

9、权利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 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三十八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 诽谤和诬告陷害 因此 执法人员要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 文明执法 切实维护小商小贩的利益 为他们经营找到合适的场所 20 活动六 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 检察权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 独立行使审判权 检察权 但是 这种独立只是指 不受

10、行政机关 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即只强调独立于行政 而并不独立于立法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必须向人大报告工作 接受人大监督 另外 还必须接受党的领导 21 为什么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检察权还要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人大的监督 在我国 保证司法公正一方面离不开司法独立 因为没有独立就没有公正 另一方面又离不开监督 因为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因此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必须向人大报告工作 接受人大监督 另外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还必须接受党的领导 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 任何管理国家的活动都要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2 活动七 普法教育 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

11、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 从 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 反映人民意愿 得到人民拥护 到要求执法者 站稳脚跟 挺直脊梁 只服从事实 只服从法律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从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到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断为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为此 党中央提出了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的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 23 1 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 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24 2 科学立法是建设法治中

12、国的前提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 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 反映人民意愿 得到人民拥护 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怎样才能保证科学立法 立法过程中应当依据宪法 规范立法权的行使 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 保证立法的科学性 民主性 25 活动八 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 贫困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 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 截止2015年底 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里 我国使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 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 以上 实现了 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 中国的减贫行动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 为实现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摆脱贫困的宏伟目标 中国正在全面实施

13、 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基本方略 26 1 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扶贫工作 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需要 是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 保证生产力发展平衡的需要 有利于保障人民更好地生活 享受现代文明 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缩小贫富差距 27 2 你认为国家应该如何帮助贫困人群 国家除了采取救济式 开发式 连片式 精准式扶贫外 更主要的是要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 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利用当地资源发展产业等 另外 国家可以利用网络扶贫 易地扶贫等方式帮助贫困人群 28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明确了宪法通过规定各种制度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通过 尊重和保障人权 的宪法原则让人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因此 我们应树立主人翁意识 增强法治观念 积极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课堂小结 29 板书设计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