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教学文稿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722105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教学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十一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教学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十一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教学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十一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教学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十一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教学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教学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教学文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教学文稿 第十一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概述第二节财政政策第三节货币政策第四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稳定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工具(一)需求管理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这也是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 (二)供给管理供给管理是要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供给管理包括控制工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人力政策,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增长政策。

2、 22指数化政策定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收入的名义价值,以使其实际价值保持不变。 工资指数化。 税收指数化。 3人力政策或就业政策结构性失业是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条件下的失业。 政府的人力投资(人力政策)被认为可解决失业与职业空缺的矛盾,因为这将使不适应雇主要求的工人和失业者有机会重受训练,或迁移到适宜于他们就业的地点。 人力资本投资。 完善劳动市场。 协助工人进行流动。 44经济增长政策从长期来看,影响总供给的最重要因素还是经济潜力或生产能力。 因此,提高经济潜力或生产能力的经济增长政策就是供给管理政策的重要内容。 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增加资本积累。 促进技术进步。 计划化与平衡增

3、长。 (三)国际经济政策现实中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日益密切的往来与相互影响。 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有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容(即国际收支平衡),其他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国内经济政策,而且也有赖于国际经济政策。 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中也应该包括国际经济政策,或者说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也包括了对国际经济关系的调节。 三、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发展演变(一)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产生从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中期是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发展的第阶段。 资本主义世界于1929-1933年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它使资本主义国家货币金融及经济临近崩溃。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出版,为这种干预

4、提供了理论依据,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形成。 (二)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个阶段(5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扩大有效需求的管理政策,虽然在刺激生产发展、延缓经济危机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同时也引起了持续的通货膨胀。 于是货币主义开始流行起来。 弗里德曼从20世纪50年代起,以抑制通货膨胀和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相标榜,向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提出了挑战。 (三)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多样化、自由化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高通货膨胀率与高失业率并存的“滞胀”

5、局面。 这就迫使社会各界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进行反思,于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特征是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 自由放任思潮主张减少国家干预,加强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因此,经济政策的自由化和多样化。 这一时期,以拉弗为代表的供应学派影响很大。 (四)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新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失业和经济停滞再次成为发达国家各国政府所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在与各种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论战中一度处于劣势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出现了强劲的复兴势头。 一方面,以萨缪尔森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卷土重来,以“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的面目重新

6、活跃起来;另一方面,一批年轻的凯恩斯主义者,致力于为传统凯恩斯主义提供微观经济学基础,从而给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以新的理论支持(新凯恩斯主义)。 表11-1几种不同的宏观经济学观点概要问题主流宏观经济学)(基于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经济学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对私人经济的观点潜在不稳定在长期中稳定于自然失业率在长期中稳定于自然失业率私人经济被观察到的不稳定性的原因投资的计划与储蓄的计划不相等(总需求的变化);总供给冲击击不适当的货币政策在短期中未预期到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冲击适当的宏观政策主动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货币规则货币规则货币供给的变动如何影响经济通过改变利率来改变投资和实际GDP通过直接改变总需求来改变G

7、DP对产量没有影响,因为价格水平的变动被预期到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观点不稳定稳定无一致意见财政政策如何影响经济通过乘数过程改变总需求和GDP除非货币供给改变,否则没有影响没有影响,因为价格水平的变动被预期到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观点可能发生(总供给冲击)如果没有货币供给的过度增长,在长期中不可能能如果没有货币供给的过度增长,在长期中不可能。 第二节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意指一个国家的政府为达到既定目标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公债做出的决策。 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公债政策 二、自动稳定器自动性财政政策经济系统本身存在一种内在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防止膨胀,经济衰退时自动防止萧条,不需政

8、府财政政策的干预。 这种自我节制现象,称作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也称为内在稳定器器(built-in stabilizer),它是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 政府的税收自动变化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一)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逆风而行”在经济萧条时,政府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 在经济过度繁荣时,政府要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 三、功能财政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二)公债如果一国实行功能财政政策,那么预算可能会出现赤字,也可能会产生盈余,但多数情况下会出现赤字。 为了弥补赤字,通常要

9、依靠发行公债。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通过发行公债实行赤字财政政策,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 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只要政府不垮台,债务的偿还就是有保证的,不会引起信用危机。 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赤字。 第三节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涵义货币政策又称为金融政策,一般是指各国政府通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信贷条件或通过货币供给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的。 货

10、币政策一般可以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政策。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一)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其中主要是各种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中央银行向公开市场出售政府债券时,付出的是债券,收进的是货币,实际上就是回笼货币;相反,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付出的是货币,收进的是债券,实际上就是发行货币。 这是比较温和的但是最重要的政策工具。 (二)再贴现率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并且在中央银行制度的早期,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之前,为获取

11、现款而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的票据转让。 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转让给中央银行。 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这种手段是被动的,并不常用。 (三)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 确立这一制度能够调节货币的供给量。 如果需要扩大货币供给量,就可以降低法定准备率,这会使所有存款机构对每一笔客户存款只留出较少的准备金,从而产生超额准备金。 根据货币乘数效应,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会使增加的存款货币的派生存款增加,可贷资金也迅速增加。 反之则反是。 变动法定准备率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给最简单的方法,但在现实中

12、一般不轻易使用。 三、货币政策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案例人民日报六问加息本报北京88月21日电中国人民银行21日晚间宣布,自22日起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7和0.18个百分点。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 这是央行本年内第44次加息。 (.jrj.xx年08月22日)一问为何加息调控货币信贷投放,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二问为何不对称加息有利于削减放贷冲动,不过多增加企业利息负担三问为何连续加息物价、货币信贷形势不容乐观,有必要加大调控力四问对股市影响如何投资者有的乐观有的持谨慎态度。 五问对储户影响如何存款实际利率基本接近前77个月CPI涨幅。 六问对房贷族影响如何30万

13、元20年期比四次加息前每月多还106元。 (一)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 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增减促使利率的升降,从而影响投资和总需求。 要了解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就必须弄清两个问题货币量如何影响利率;利率如何影响投资和总需求。 (二)货币主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主义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其理论基础,认为影响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不是利率而是货币量,即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与收入水平。 人们的财富具有多种形式,人们在保存财富时是在各种财富的形式中进行选择。 在这一假设条件下,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主

14、要并不是影响利率、而是影响各种形式的资产的相对价格。 在货币供给量增加后,各种资产的价格上升,从而直接刺激生产,在短期内使国民收入增加,以后又会使整个价格水平上升。 四、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一)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采用相应的货币政策工具时,必须根据对当时的经济运行状况的观察和对未来经济运行走向的预期做出权衡取舍,以使货币供给量的增减和利率水平的升降与经济运行态势相适应。 (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弗里德曼主张用“单一规则”取代“相机抉择”,理由是第一,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大约有几个月到一年的滞后期;第二,货币供应量变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短暂的,过后会产生反弹,反而会引发物价上涨和失业增长。 所以弗里德曼主张采取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货币政策,即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也就是说,应根据经济形势的需要,确定一个固定的货币供应量增长比例,货币供应量每年都按照这一比例稳定增长。 确定货币增长比例要根据物价上涨的需要,同时要与劳动生产率同比例增长。 第四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一)财政政策的局限性财政政策在税收政策方面的局限性为防止通货膨胀而增加税收,以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物价上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