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7219349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XX各位代表受市政府的委托,我向大会报告XX市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xx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难中求进、稳中求进、重中求进、

2、转中求进”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扎实开展“项目服务年”活动,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15亿元,增长6.2%。 其中,第一产业44.7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310.8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159.5亿元,增长6.5%。 三次产业比重达到8.7:60.3:31。 (一)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经济质量得到提升工业总产值完成1360亿元,增长5.8%。 工业用电量完成47.8亿千瓦时,增长6.8%。 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家。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3亿元,增长6.5%。

3、镁质材料、新型建材、有色金属等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镁、铝两个产业销售收入分别实现890亿元和115亿元。 开发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功能不断完善,土地、资金、电力等要素瓶颈得到有效化解,项目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 开工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2个,群益工业园、亚泰新型建材等63个项目竣工投产。 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家,推进镁质材料企业燃料的天然气替代工作,完成隧道窑油改气项目8家。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等指标不断下降。 (二)商业集聚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稳步推进“龙街”商业集聚区建设,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完成66.1亿元

4、,增长20.2%。 国际中心、镁都国际酒店、龙首商业街等项目基本完工;佰亿城市商业广场、国际商贸港、八号公馆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城乡商贸活跃,已建成各类农家、农资店613家,经省验收的达到422家,基本实现农村全覆盖。 成功举办“蟠龙山之夏休闲旅游美食节”活动,丰富了市民夜生活,发展了全市夜经济。 电子商务取得新发展,东北亚镁质材料交易中心正式挂牌运营。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7.2亿元,增长12.2%。 (三)现代农业步伐加快,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业总产值完成81.6亿元,增长6%。 粮食总产量实现10.3亿斤,实现“十一连增”。 现代农业迈出新步伐,新建设施农业小区500亩、果树标

5、准园20个、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2个、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20个。 新增“三品”认证面积24万亩,认证数量5个。 无公害水产品认定面积6.6万亩。 津大肥业120万吨绿色生态螯合肥项目正式投产。 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5家,新发展家庭农场60家。 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6%。 完成农田水利工程12项,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1万亩。 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万亩。 集体林权改革登记发证率98.3%。 扶贫康居工程全部竣工,受益农民陆续喜迁新居。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400元,增长12%。 (四)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果,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强化了对招商引资的组织领导,健全了招商引资队伍,并通过提

6、高招商人员素质、层层分解招商引资任务、组织参与大型招商活动等措施,取得了较好招商效果。 成功推介和引进了一批重大项目,包括投资50亿元的香港万盛产业园、投资33亿元的高级镍铬合金、投资30亿元的硼泥综合利用、投资23亿元的精制镍铁等项目。 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8亿美元,增长12.7%。 外贸出口完成8.1亿美元,下降17.7%。 新办进出口自营权企业31家,增资企业2家。 全力开展“项目服务年”活动,全年开工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7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1个。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亿元,下降11.9%。 (五)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大伙房水库输水配

7、套工程正式通水。 蟠龙大街、三山路2条城市主干道、东邦路等7条街巷道、上白线等4条县级以上公路及农村道路建设工程竣工通车。 淤泥河引水工程,10个老旧小区维修改造,金桥、铁西、新城等3个热源厂建设基本完工。 铁西地道桥、雷达气象塔建设顺利进行。 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顺利,共开工建设240栋,其中214栋已封顶,2.4区域内建成并达到入住标准的保障房4840户、占总回迁安置数量的83.4%。 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30万平方米,下降1.6%;销售额完成11亿元,增长4.8%。 小城镇建设扎实有序。 水源、高坎、汤池被国家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同时水源、高坎还被批准为辽宁宜居示范镇。 水源盼盼

8、城、高坎水产城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 大力推进“青山、碧水、蓝天”三大工程,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完成84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治理闭坑矿2处,封闭地下水井136眼,取缔分散锅炉房4座,淘汰“黄标车”93台,进一步提升了城乡环境的净化、美化、绿化、亮化水平。 (六)刚性支出基本保障,财税金融运行平稳由于受大环境影响财税收入放缓,通过拓宽融资渠道,优化收支管理,确保了刚性支出。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25.1亿元,下降10.2%。 金融运行保持稳定。 全市各类金融机构总数达到70家,各项存款余额完成320亿元,增长10%;各项贷款余额完成231.5亿元,增长1

9、5.2%;新增贷款33亿元。 企业上市工作取得新进展,中镁集团在新三板挂牌,明年将正式申请在中小板上市。 东邦冶金等7家企业在辽宁股权交易市场科技板挂牌展示。 (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不断改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部到位,全市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87项。 工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全市新登记各类企业397户,新办个体工商户2382户。 清费减负工作成效明显,为企业减负4000余万元。 实施科技重点计划项目40项,国家专利申请量达162件,实施新的专利产业化项目55项,实现专利产品产值80亿元。 教育工作扎实推进,完成28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基础教育强县通过省复检。 市一高中通

10、过省示范高中复检和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初检。 第五中学和4所农村中学的新建扩建项目基本完工。 文化工作全面发展,金牛山博物馆维修升级全面完成,全市农家书屋和社区书屋发放图书58400册,放映农村电影3024场,成功举办省级比赛6次,为82个村安装健身器材410套。 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帮困工作有序推进,低保金及时足额发放,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了较好的保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基本药物制度有序实施。 全年新增实名制就业1.4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人。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达10.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达13.3万人。 新农

11、合参合达41.5万人,新农合筹资标准和各项补偿比例、大病保险筹资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全部提高,农民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全年16件惠民实事工程当年任务全部完成。 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6980元,增长10%。 总的看,xx年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经受住了外部经济环境严峻复杂、增速理性回归的考验,成绩来之不易。 但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放缓,经济发展下行压力有增无减,实现持续平稳发展的难度加大;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局面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镁质材料一支独大,服务业支撑经济发展潜力尚未充分释放;三是财税收入增长乏力,历史形成的债务负担较重,

12、还款压力大;四是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五是民生保障工作繁重,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任务非常艰巨。 总体看,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下行压力不断增加,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还需付出艰苦努力。 xx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紧紧抓住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战略机遇,继续实施“工业强市、商贸活市、环境立市

13、、文化兴市”四大战略,突出抓好深化改革、稳定增长、调整结构、改善民生、优化环境等重点工作,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与上年持平;外贸出口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 xx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强力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做强镁质材料产业集群,大力推进高端镁耐

14、材、镁合金、镁化工、镁建材等高科技、高附加值镁制品项目建设,推进镁质材料关键技术公共研发平台建设,争创国家级高端镁产品产业基地,全年产值力争突破935亿元。 要重点培育壮大铝产业集群,推动现有企业名品开发和规模扩张,全年产值实现124亿元。 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着力推进中再生废金属加工仓储和科漫硼泥综合利用项目建设。 加快发展有色金属产业,重点抓好高级镍铬合金和高科精制镍铁等项目建设,力争尽快形成产业规模。 更加注重现有企业发展,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多元融资、并购重组、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等方面困难,减轻企业负担,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做精。 进一步明确各开发区、

15、园区功能定位,确保项目实现“开工建设一批、竣工达产一批、洽谈储备一批、策划包装一批”的良性循环,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释放产能,切实提升开发区、园区的项目承载力和对全市的经济贡献率。 (二)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壮大服务业产业规模,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 年内国际汽配城、龙首商业街、国际中心等已竣工项目要投入使用,国际商贸港、佰亿城市广场、兴隆摩尔世界、辰威时代广场、泰和国际等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打造服务业品牌和旗舰企业,尽快形成商业集聚氛围。 着力发展研发设计、商务中介、现代物流、楼宇经济和工业企业分离生产服务业。 重点加强建材、旧物、果菜等各类专业市场建设,改造提升生活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