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检测: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pdf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27214210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8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检测: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检测: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检测: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检测: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pdf(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 高考 物理 基础巩固 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属于我国丘陵山区 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水土流失造成的侵蚀作 用严重 使得红土地区放眼望去一片红色 故称为 红色荒漠 据此完成1 2 题 1 红色荒漠 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 滥伐森林B 开山取石 C 过度放牧D 环境污染 2 上述情况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是 A 使环境更不稳定 更易引发自然灾害 B 产生新的环境 更不易引发自然灾害 C 使环境更稳定 更不易引发自然灾害 D 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解析 南方的 红色荒漠 是由于人类过度砍伐森林 导致山体红色基岩裸露形成的 这也体现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地表环境更不稳定 更易引发自然灾害 答

2、案 1 A2 A 下图为我国某年2 月旱灾 阴影区域 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 4 题 3 受此次旱灾影响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A 水稻B 甜菜 C 春小麦D 冬小麦 4 缓解该区域旱情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减少工业用水量 发展节水农业 大力开发地下水 实行跨流域调水 培育耐旱作物品种 迁移人口 2020 高考 物理 A B C D 解析 第 3 题 由图可知本次旱灾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等暖温带地区 水稻 主要分布在亚热带 甜菜 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中温带 由题干可知 本次旱灾发生在2 月份 暖温带越冬农作物主要是冬小麦 故选项 D 正确 第4 题 减少工业用水量 会影响工业生 产造成更大的经济损

3、失 故 不可取 大力开发地下水会造成地面沉降等其他危害 故 不 可取 本区域人口众多 农业生产所占比重大 迁移人口成本高 故 不可取 发展节水农 业 培育耐旱作物品种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量 实行跨流域调水可以开辟水源 有助于缓 解旱情 故选项 B 正确 答案 3 D4 B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 反映的是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 时期 图 4 时期 的历史变化过程 图 1 时期 图 4 时期气候变化甚微 可忽略不计 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 处 据此回答5 6 题 5 图 4 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 时期相比 可能出现的现 象是 A 丰水期流量增大 枯水期流量减少

4、B 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C 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 D 夏秋季流量减少 冬春季流量增大 6 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 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过度砍伐 开垦山地 地表植被减少 水土流失加剧 城市化面积扩大 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 B C D 解析 第 5 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林地面积下降 耕地面积和建设用地上升 我国华北地 区河流为外流河 降水为其主要补给类型 华北地区降水集中在7 8 月 林地减少使森林调 节能力下降 降水时地表径流增加 汇水时间减少 河流丰水期流量增大 枯水期流量减少 A 对 第

5、 6 题 由图中可知该地主要是森林减少 不是草场 不是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 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错 图中没有湖泊 不是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2020 高考 物理 错 森林面积减少是过度砍伐 开垦山地的结果 地表植被减少 水土流失加剧 对 城市化面积扩大 地面硬化 下渗能力下降 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对 选 B 答案 5 A6 B 7 下列人类活动属于减少受灾体易损性的是 A 家里没人时关闭煤气阀门 B 地震发生时跳窗逃生 C 山区砍伐森林减轻对水流的阻力 D 开垦草原 增加耕地面积 解析 选 A A 项是灾前正确的防范意识 有利于减少受灾体易损性 而 B C D

6、三项 则为错误的应急措施或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 8 提高房屋的抗震强度属于 减少人自身的易损性 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减少易损性 工程措施减少易损程度 增加地表环境的稳定性 A B C D 解析 选 C 提高房屋的抗震强度属于通过工程措施减少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减轻灾情 9 下列关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灾情变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灾情越严重 B 工业社会的灾情比农业社会小 C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 灾情不断变化 D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 灾情大 解析 选 C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包括人类抗灾减灾的能力和经济密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自然灾害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但人

7、类抗灾减灾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二者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不能片面地说原始社会抗灾能力弱 灾情比工业社会大 也不 能说工业社会经济密度大 灾种多 灾情比原始社会大 10 如果下图表示的是某条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 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域可能 2020 高考 物理 修建了水利工程 开辟了运输线 加固了防洪大堤 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 A B C D 解析 选 C 图中a b 两条曲线具有明显的差异 a 曲线起伏和缓 说明径流量季节变 化小 b 曲线起伏大 说明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汛期易出现洪灾 枯水期易发生旱灾 由两条 流量过程线的比较可知 若由 b 曲线变为 a 曲线 说明径流受到了调节作用 有可能

8、在河流上 游修建了水库 若由 a 曲线变为b 曲线 有可能流域内植被受到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河流调 蓄洪水的能力下降 出现 大雨大水 无雨无水 的现象 人类活动可以 放大 或 缩小 灾情 据此完成11 12 题 11 在同一次灾害中 能 缩小 灾情的行为是 A 迁入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 B 到有肥沃的火山灰土的活火山附近种田居住 C 加强对灾情的监测 D 尽快恢复灾区的生产 生活 12 下列人类活动能 放大 灾情的是 A 恢复灾区的生产 生活 B 政府高度重视 迅速救援 C 在洪水高风险区开垦耕地 D 修建水库 避开断层 解析 第 11 题 自然灾害发生后 尽快恢复灾区的生产 生活 可以减小灾害

9、造成的损 失 能 缩小 灾情 第12 题 在洪水高风险区开垦耕地 发生洪涝灾害时造成的经济损失 大 能够 放大 灾情 答案 11 D12 C 13 2016 年上半年 全国除北京 天津 上海 内蒙古 吉林 海南外 都发生了地质 灾害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6 年 1 6 月 我国共发生地质灾害2 817 起 其中滑坡 2 066 起 崩塌441 起 泥石流141 起 地面塌陷106 起 地裂缝56 处 地面沉降7 处 92 是由自然因素引起 的 8 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 灾害共造成190 人死亡 13 人失踪 142 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 失 6 14 亿元 2016 年 1 6 月

10、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发生情况 2020 高考 物理 材料二西南地区的四川 贵州和云南等地进入主汛期后 遭受暴雨袭击 局部暴雨诱 发的滑坡 崩塌 泥石流比较严重 6 月中下旬 重庆大部 四川东北部出现较大范围强降水 过程 过程降水量达100 200 毫米 此次过程造成湖北巴东县 重庆万州区 涪陵区 长寿 区 四川达县等地区发生规模较大或灾情较重的滑坡 崩塌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 试述我国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2 试分析我国西南地区暴雨 滑坡 泥石流分布区域的相关性 答案 1 地质构造复杂 构造运动强烈 地貌类型多变 地势起伏大 季风气候 显著 降水集中 多暴雨 开垦 开矿等人为因素也易诱发或加剧滑坡和

11、泥石流 2 我国西南地区水源充足 降水丰沛 多暴雨 多山地 地形复杂 构造活跃 地表不 稳 暴雨使岩体疏松 在重力作用下下滑 极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 泥石流具有明显 的季节性 它们发生的时间规律与西南地区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 因此在同一个地区 暴雨可以引发滑坡 泥石流 形成灾害链 14 读下列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世界性自然灾害的重灾区是环太平洋和地中海 喜马拉雅一带 这两个地区的自然灾害 占全球自然灾害的60 70 1 分析材料所属地区自然灾害种类多 发生频率高的原因 2 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会起到加剧或减轻的作用 分析说明人类活动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原因 解

12、析 第 1 题 环太平洋和地中海 喜马拉雅一带位于板块交界处 地势起伏大 多地 震 火山 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该地区气候条件复杂 多台风 旱涝等气象灾害 各 种灾害相互作用又产生多种灾害 第 2 题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产生强烈破坏作用 人类活 动对自然灾害会起到加剧或减轻的作用 答案 1 这里是板块交界地带 地壳运动活跃 易发生地震 火山灾害 这里是世 界高大山脉集中地带 山高坡陡 易发生滑坡 泥石流灾害 这里气候复杂 大气运动季 节变化大 易发生洪水 干旱 台风等灾害 各种灾害相互作用 又能产生海啸 风暴潮 等灾害 2 人类不合理地 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造成生态破坏 导致环境承载力下

13、降 不 稳定性增强 加剧灾害的发生 人类活动会使地表财富积累增多 加剧灾害损失程度 能力提升 中新网 2017 年 1 月 13 日电据民政部网站消息 2016 年中国自然灾害以洪涝 台风 风雹和地质灾害为主 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近1 9 亿人次受灾 1 432 人因灾死亡 274 人失踪 直接经济损失5 032 9 亿元 总体看 2016 年灾情与 十二五 时期均值相比基本持 平 与 2015 年相比明显偏重 据此回答1 2 题 1 材料充分反映了 2020 高考 物理 A 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B 人以各种行为来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C 人类通过生态建设 可以增加环

14、境的稳定性 D 自然灾害可造成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2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日趋强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A 人类可以对地面状况施加影响从而改造局部地区环境 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B 人口是最活跃的受灾体 能以各种行为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C 社会经济基础雄厚 政治稳定的地区 往往受灾严重 放大 灾害效应 D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影响人类的灾害种类不断增多 影响范围也在扩大 解析 第 1 题 通过阅读材料可知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包括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产生 的损失 第2 题 社会经济基础雄厚 政治稳定的地区 一般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来建设防 灾系统 在灾害发

15、生时 能够迅速救援 恢复灾区的生产 缩小 灾害影响 答案 1 D2 C 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但城市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读图回答3 4 题 3 结合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示意图 判断下面对城市化前后的部分水循环环节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是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变化曲线 B 城市化后地下径流量变大 C 城市化后地表径流量减少 D 城市化后的蒸发量减少 4 为了减少城市洪水的发生频率 应采取的措施是 A 架设高架桥 增高道路的路基 B 对楼房建筑进行加固 减小易损性 C 开辟绿地 转变土地利用类型 D 使河流渠化 加快泄洪 解析 第 3 题 图中有三条曲线 其中一条表示自然降水过程 在图中已作说明 曲

16、线 与 相比 洪峰陡且出现的时间提前 应该是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变化曲线 城市化后由 于建筑用地取代了草 林地 水循环中下渗水量减少 与其相伴而生的是地表径流增加 而 地下径流减少 楼房与硬化的路面不仅阻碍了水下渗的通道 也截断了蒸发的渠道 城市化 2020 高考 物理 后的蒸发量会减少 第4 题 开辟绿地 可以增加降水的下渗 从而减小城市洪水的发生频 率 其他选项的措施对减小洪水的发生频率作用不大 答案 3 D4 C 5 读某次震级为7 8 级地震构造图及统计资料 回答问题 总人口 万人 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地震中 灾后死亡 人数 人 伤亡人数 人 经济损失 亿元 倒塌建筑 万平方米 A 127 8 119 746 34 762 176 310 3 187 789 187 B 16 68 837 1 487 3 462 34 163 77 C 0 23 362 56 0 000 87 217 2 32 1 此次地震中城市A 的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远高于县城B 和乡村 C 试分析原因 2 地震造成的建筑损毁最严重的是 试分析原因 3 分析灾后死亡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 说明特点并分析原因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