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 练习(教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213834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羽之死 练习(教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项羽之死 练习(教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项羽之死 练习(教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项羽之死 练习(教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项羽之死 练习(教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羽之死 练习(教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羽之死 练习(教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羽之死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C ) A.垓下(gi) 乌骓(zhu) 数阕(qu) 田父(f)B.麾下(hu) 属垣有耳(sh) 唱和(h) 刈旗(y)C. 扛(Kng)鼎之作 溃围(ku) 瞋目(chn) 坐骑(q)D.舣船(y) 创伤(chung) 披靡(m) 绐骗(di)2.对加点词解释判断正确的是:(C )(D)(C )(1)是何楚人之多也(2)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3)汉军乃觉之(4)此天之亡我, (1)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2)以故汉追及之(3)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4)不忍杀之,以赐公 (1)为诸君溃围 (2)乃分其骑以为四队(3)我何渡为(4)吾为若德A

2、(1)(2)意义相同,(3)(4)意义也相同 B(1)(2)意义相同,(3)(4)意义不同C(1)(2)意义不同,(3)(4)意义也不同 D(1)(2)意义不同,(3)(4)意义相同3.对下列加点词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受宠幸 )A有美人名虞,常幸从幸:宠幸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随从C田父绐曰“左”绐:欺骗 D然今卒困于此卒:最终4.对加点实词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C 难道 )A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 B直夜溃围南出直:当C籍独不愧于心乎独:唯独D若非吾故人乎若:你5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奔驰)A时不利兮骓不逝逝:消逝B项羽乃复引兵而东引:率领C平明,汉军乃觉之平明:天

3、亮 D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服:臣服6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不同的一组是(12. C (A 名词作动词;B 名词作动词;C 使动用法/无活用;D 名词作动词) )A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身七十余战B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歌数阕,美人和之C令诸君知天亡我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D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马童面之7.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相同的一组是 ( )A项王军壁垓下岸土赤而壁立 B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C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则夜起D亦足王也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8. C (A 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B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C 名词作状语;D名词作动词/使动)9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

4、一组是( )A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 一人还。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B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 都尉。C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D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0.下列句式都相同的两组是 ( ) ( )A.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B.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不忍杀之,以赐公C.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汉骑追者数千人D.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此山当是其一也答案:(定语后置。省略句“之”。省宾语前置定语后置。D 省略句 “于”帐中,判断句)二、字词释义1用“_”划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说

5、明它的古义和今义。(1)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古义:今义: (2)期山东为三处古义:今义: (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古义:今义: (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古义:今义: 3解释下列句中虚词的意义。(1)乃项王乃大惊曰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平明,汉军乃觉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乃陷大泽中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以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以故汉追及之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汉军至,无以渡 不忍杀之,以赐公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馕nng。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之闲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

6、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秦项羽矫杀卿子冠军(指农民起义领袖宋义)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sh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

7、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mn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病愈,西入关,至栎yu阳,存问父老,置酒,枭xio故塞王欣头栎阳市。留四日,复如军,军广武。关中兵益出。 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1、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其将,罪六 王:封王 B主约不信 信:相信C存问父老 存:问候 D项羽数击彭越等 数:屡次2、下列括号中补出成

8、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使人阴轼义帝(于)江南 B(汉王)复如军,军广武C(汉王)关中兵益出 D(项羽)军中皆呼万岁3、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B夫为人臣而弑其主 割鸿沟而西者为汉C何苦乃与公挑战 乃与汉王约 D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 以安士卒4、断句正确的一项( )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A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B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 C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

9、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 D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与项羽共同接受怀王的约定,先入定关者在关中称王,但项羽背负了盟约。B、汉王历数项羽暴掠、弑主、杀降王、坑秦卒等罪行,以便使刑余罪人能击杀项羽。C、汉王被弩箭射中了胸部,却摸着脚慌称只是脚趾受伤,其主要意图在于稳定军心。D、汉王虽然受了重伤,但痊愈之后在彭越、韩信的配合下,迫使项羽主动立约休兵。5.翻译:1、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2、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作文素材“项羽”与高考满分作文 题乌江亭当虞姬横刀,将一

10、朵生命之情绽放成矛尖锋刃的湛蓝。我看到鲜红鲜红的血流过雪白雪白的颈。壮士掩面,乌骓悲鸣。鲁迅说成功是把好的东西包装给人看,而失败是把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于是,你便成了最伟大的毁灭的艺术。“曾是气吞残虏!”你的英勇是无人企及的神话。釜破舟沉,是你无畏的誓言。“何弊之乘”的果敢,“挡我者死”的豪迈。几千年后似乎还可以听到你圆睁环眼倒竖钢髯的一声断喝。乌骓马来往奔突,每一个轮回的拼杀都像是一条法力无边的咒语,使尸堆成山,使血流成河。那杆长予挑起了几多秦国虎狼之将的尸首,几千年后壁上清吟之时还自滴着秦兵的黑血!然而,你胜不了刘邦。因为你,还有诚信。“竖子不足与谋!”范增如是说。当楚强汉弱之时,诛刘邦之

11、机会何止千万。然而你没有。“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说你沽名钓誉,我没有看到,我只看到你的诚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你直言不讳,面对的还是刘邦。于是曹无伤被诛,试问天下谁人再敢助楚?你以为楚河汉界便是界限,殊不知刘邦有心明修栈道,暗渡(度)陈仓!韩信谓刘邦不善用兵而善用将,他的心计,他的丢诚弃信便是他的武器。而这居然比你的宝马大刀还要锋利。然而刘邦不足以与你相比;刘邦是君主,而项羽,是英雄!于是你英雄的起事,英雄的南征北战,英雄的失败。当楚歌的韵律从四面八方像魔音一般折磨你的耳鼓,面对嘶鸣的乌骓和似水的虞姬,你的眼泪磨蚀你的伟岸。“虞姬虞姬奈若何?”于是在乌江,你完成了一个没有丢弃诚信

12、的男人的涅。 当拔山举鼎的传奇褪色成一页泛黄的史册,与斜阳下汉家的小儿稚嫩的传唱“大风起兮云飞扬”,你终于远去,留下一个顶天立地的背影。也许你做了鬼雄,跨着随你投江而死的乌骓,旌旗十万斩阎罗,你轰轰烈烈的死去,因为有诚信,为你殉葬。于是,你不朽,你最终还是战胜了刘邦,以你的诚信,刺刘邦于后人的口碑之下!【简评】仅仅用“中心明确,语言优美”来评价这篇散文,是远远不够的。这位考生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是以“诚信”为中心,深入探究人性的善恶美丑,阐述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这种不拘前人旧说,用充满思辩色彩的严密推理得出的结论,表现了一种十分可贵的科学的创新精神。再加上严谨无隙而又流动自如的结构,优美畅达而又灵动轻捷的语言,便将这种深邃的哲理思考悄无声息地融进了充分诗化的语言和无处不在的情感氛围之中,显示了作者相当成熟而扎实的语文素养。倾听项羽“是非成败转头空,浪花淘尽英雄。”巨鹿的战火早已烟消云散,鸿门宴的歌舞也早已消歇,而我依旧固执地在乌江之畔寻觅着,倾听滔滔的江水诉说着一个英雄的辉煌与末路,倾听“成也优势,败也优势”的项羽。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优势成就自己你在秦末的群雄角逐中成就了自己。当初仅三千江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