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江区七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213747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吴江区七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州市吴江区七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州市吴江区七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州市吴江区七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州市吴江区七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市吴江区七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吴江区七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一数学 2017.01本试卷由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三大题组成,共28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2. 答题必须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3. 考生答题必须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卷上将该项涂黑.)1. 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A. 与

2、 B. 与 C. 与 D. 与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B.C. D.3. 解方程时,下列去括号正确的是A. B.C. D.4. 下列图形中,能够折叠成一个正方体的是5. 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6. 已知点在线段上,则下列条件中,不能确定点是线段中点的是A. B. C. D.7. 不等式的正整数解有 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8. 某公园将一长方形草地改造,长增加20%,宽减少20%,则这块长方形草地的面积 A.减少4% B.不改变 C.增大4% D.增大10%9. 已知,自顶点引射线,若,那么的度数是 A. 10 B. 40或30 C. 70 D. 10或

3、7010. 的值为A. B. C. D.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11. 计算: .12. 当 时,代数式的值是.13. 如图,、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的方向是北偏西25那么的方向是南偏东 .14. 若,则 0.(填“”或“=”)15. 如果关于的方程的解是,那么代数式 .16. 从一个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7个三角形,则的值是 .17. 如图,对于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的平方进行如下“分裂”,分裂成个连续奇数的和,则自然数的分裂数中最大的数是 .18. 如图,将三个同样的正方形的一个

4、顶点重合放置,那么的度数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19. 计算(每题5分;共10分)(1) (2) 20. 解方程(每题5分;共10分)(1) (2) 21. (本题4分)如图,己知线段及点,在方格纸上画图并回答问题. (1)画直线; (2)过点画直线的平行线; (3)过点画直线的垂线,垂足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度.22. (本题6分)某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如下:中型汽车的停车费为12元/辆,小型汽车的停车费为8元/辆.现在停车场共有50辆中、小型汽车,其中中型汽车有辆. (1)则小型

5、汽车有 辆(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这些车共缴纳停车费480元,中、小型汽车各有多少辆?23. (本题6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24. (本题6分)若代数式的值不大于的值时,求的取值范围.25. (本题8分)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图中有 块小正方体; (2)请在下面方格纸中分别画出它的左视图和俯视图(画出的图都用铅笔涂上阴影); (3)用小正方体搭一几何体,使得它的俯视图和左视图与你在下图方格中所画的图一致,则这样的几何体最少要 个小正方体,最多要 个小正方体.26. (本题8分)如图,已知,、在同一条线上,. (1)若,求的度数; (2)若射线平分,求的度数.27. (本题8分) (1)己知关于的方程的解为正数,求的取值范围;(2)己知关于的不等式的正整数解是,求的取值范围.28. (本题共10分)如图,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是、. (1)若点是线段的中点,则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 , 个单位; (2)若动点、同时从、出发沿数轴负方向运动,点的速度是每秒0. 5个单位长度,点的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求运动几秒后,点可以追上点? (3)在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到、的距离之和等于10?若存在,请求出点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