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2英国工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练习人民版选修22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21297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2英国工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练习人民版选修2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2英国工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练习人民版选修2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2英国工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练习人民版选修2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2英国工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练习人民版选修2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2英国工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练习人民版选修2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2英国工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练习人民版选修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2英国工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练习人民版选修2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英国工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下列重大事件拉开了英国宪章运动序幕的是()A.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B.威廉洛维特的倡议C.人民宪章的公布D.宪章派首届代表大会解析:A项是宪章运动的背景;C项说明宪章运动政治纲领的形成;D项是宪章运动中的重要事件。答案:B2.右图所示书中记载的发生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的这场运动()A.坚持了武装斗争的方式B.具有明确的政治纲领C.与资产阶级联合斗争D.最终取得了彻底胜利解析:英国宪章运动的主要斗争方式是向议会递交请愿书,而不是武装斗争;议会为资产阶级所把持,工人向议会递交请愿书,实际上是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二者不可能进行联合;宪章

2、运动的结果是议会否决或拒绝请愿书,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唯一符合题意的是其具有明确的政治纲领,那就是人民宪章。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答案:B3.英国男子普选权最终实现是在()A.第二次议会改革B.工会法颁布以后C.第三次议会改革D.20世纪初解析: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使大部分工人得到了选举权,只有农业工人和矿工被排除在外;工会法使工会取得了合法地位,工人阶级的地位有所提高;第三次议会改革再次降低选民资格,男子普选权基本实现。到20世纪初,妇女取得普选权。答案:C4.英国工党的前身是()A.劳工代表权委员会B.“独立工党”C.人民宪章派D.伦敦通讯会解析:随着议会的改革与自身力量的壮大,

3、劳工代表权委员会于1906年正式更名为“工党”,因此选A项。答案:A5.观察下列图片:探究:(1)图1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其发生原因是什么?(2)图1反映的事件有什么突出的特点?(3)图2表现出这个历史事件有什么样的结果?参考答案:(1)英国的宪章运动。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的发展;工人队伍不断壮大,但其生活困苦、政治上无权。(2)广泛的群众性;规模大;以争取普选权和议会改革为主要内容。(3)失败。二、能力提升1.1832年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这说明()A.工业革命推动人们民主意识的提高B.英国议会实行无代表的专制统

4、治C.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力量的变化D.英国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世界霸权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要求享有政治权利,C项符合题意;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资产阶级进行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并不能说明推动人们民主意识的提高,A项说法错误;B、D两项错误。答案:C2.1838年公布的人民宪章提出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这一规定反映了()A.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的要求B.工人阶级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C.工人阶级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D.英国社会的贫富分化已经基本解决解析: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财产资格的限制把工人与国家政治生活分离,工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工人的处境恶化。工人

5、阶级提出取消财产资格限制,反映了工人阶级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答案:B3.英国宪章运动的请愿书提出:“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这表明()A.工人的愿望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B.工人的斗争局限于社会经济领域C.工人阶级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无产阶级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解析:宪章运动依据当时人民群众处于无权地位的状况而提出争取普选权的要求,说明其斗争已经突破了经济斗争的范畴,但并非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为目标,故排除A、B、C三项;宪章运动独立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因而成为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答案:D4.1839年,英国工

6、人将有125万人签名的请愿书用由彩旗装饰起来的担架抬进议会(如下图),英国议会对请愿书的最终态度是()A.部分接受B.欣然采纳C.断然否决D.立法实施解析:面对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英国议会一方面断然否决了请愿书,一方面进行了血腥镇压。答案:C5.1842年,宪章派向议会提交新的请愿书,重申了人民宪章中原有的政治要求,还提出限制工时、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要求。这表明()A.宪章运动已由以政治目标为中心转向以经济目标为中心B.宪章派领导人放弃了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出的政治主张C.宪章运动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工人阶级政治运动D.宪章派领导人产生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愿望解析:新的请愿书仍以人民宪章为基础,

7、还是以争取实现议会民主为主要目标,宪章派领导人仍将改革的希望寄托于资产阶级的议会,据此可排除A、D两项。人民宪章的要求并未突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答案:C二、非选择题6.近代史上,各国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合法权益进行了不懈的斗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列宁指出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材料二请愿书揭露了英国贫富悬殊:“女王陛下每天收入和个人用款164镑17先令10便士,而成千上万的工人家庭每天每人的收入则不到4便士。”材料三英国政府惮于工人运动的力量,为缓和社会矛盾,陆续实行了一些让步政策。议会在1842年通过了禁止女工和童工在矿井劳动的法令,

8、1847年通过10小时工作日法令。人民宪章的6点要求,除每年选举议会外,在后来几十年间都陆续成为现实。(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发生原因。(2)结合材料三,分析这一运动的历史影响。参考答案:(1)英国的宪章运动。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的发展。工人队伍不断壮大,但其生活困苦,政治上无权。1832年的英国议会选举改革赋予了工业资产阶级选举权,工人却依然被排斥于议会之外。(2)推动了英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对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宪章派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在思想上是明显的社会主义者,但所有人都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他们一致认为,

9、第一步必须争得工人阶级在议会里的代表权。宪章派赢得了全国一半的成年男子明确的支持。尽管如此,下院仍然以287票对49票否决了这次请愿书面对政府与企业主阶级坚决的反对,宪章运动逐步地平息下来。但宪章运动并不是完全没有成效的。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根据材料,说明为何英国政府与企业主坚决地反对宪章运动。(2)你是否认同“宪章运动并不是完全没有成效”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宪章运动是工人阶级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这一运动触动了政府和企业主的利益,不管从阶级对立方面,还是从利益斗争方面,政府与企业主都会坚决地反对宪章运动。第(2)问,首先要进行判断。然后,再

10、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理由即可。参考答案:(1)原因:宪章派提出的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工人阶级分享政治权利的政治要求,触动了政府和企业主的利益;工人运动兴起并获得广泛支持,引起资产阶级政府和资本家的恐慌。(2)认同。理由:宪章运动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完善;促进了工人阶级的觉醒,为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32年改革的结果,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到了80.8万,有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比率也从大约2%增加到3.3%。材料二1867年7月15日,议会下院通过第二次议会改革法案。法案规定:重新调整选区,取消46个“衰败选区”的议会

11、席位,分配给新兴城市,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大城市分别增加1个议席,伦敦增加4个议席,另有9个中等城市各获得1个议席。这次改革,使选举人数由135万增加到250万。材料三人民代表法规定:再次扩大公民权,把1867年曾授予自治市的公民权扩大到郡的工人(房客及其家庭);重新规定选民的财产资格,无论是在郡和自治市,每年只要有10英镑价值的任何土地或住房的人即有选举权;建立一种新的内部服务资格,主要是给在郡的工人(男),尤其是农业工人的选举权。重新分配席位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足1.5万人的城镇(这样的城镇共72个)在下院中的席位,而把这样的城市分别并入所属各州;人口在1.5到5万的城

12、镇(共36个城镇)只保留一个席位。空出来的席位分配给英格兰64个、威尔士4个和部分新兴城市;除了22个城市外,其他各城市和各州一律实行单一代表选区制,大体上每5.4万人选出一个代表,从而接近于平等代表制原则。以上两个法案的通过,习惯上称为“1884年改革”。这次议会改革虽然使选举权扩大了,但仍然受到财产资格的限制。另外,妇女仍没有选举权。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人大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利弊。(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别概括英国1867年和1884年议会改革的主要影响。(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影响英国近代三次议会改革的核心因素。解析:第(1)问,从数字对比中

13、可得出结论。第(2)问,从“重新调整选区”“城市增加议席”“公民权扩大”“财产资格”等关键信息概括议会改革的影响。第(3)问,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所涉及的共性进行高度概括。参考答案:(1)利:为工业资产阶级开辟了执掌政权的道路,民主范围有所扩大。弊:不民主现象仍然很突出,人民群众大多仍然没有选举权。(2)1867年议会改革的主要影响: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取得了优势,打击了旧贵族势力;降低了选举资格限制,扩大了选民范围。1884年议会改革的主要影响:选民资格进一步降低,农业工人的选举权得到认可,公民权和选举权得到进一步扩大;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得到进一步体现;接近于平等代表制原则。但选举仍受财产资格限制,妇女仍然没有选举权。(3)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变化(或工业革命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