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历史必修2(人民版)课堂演练:专题一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212807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4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春历史必修2(人民版)课堂演练:专题一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春历史必修2(人民版)课堂演练:专题一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春历史必修2(人民版)课堂演练:专题一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春历史必修2(人民版)课堂演练:专题一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春历史必修2(人民版)课堂演练:专题一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春历史必修2(人民版)课堂演练:专题一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春历史必修2(人民版)课堂演练:专题一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在我国古代 在我国古代 社稷社稷 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 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 社社 指土地之指土地之 神 神 稷稷 指主管五谷之神 这反映了我国古代指主管五谷之神 这反映了我国古代 A 非常重视祭祀 非常重视祭祀 B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 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 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解析 解析 题干材料题干材料 土地之神土地之神 五谷之神五谷之神 体现了农业与国家的 体现了农业与国家的 关系及在国家中所占的地位 故选关系及在国家中所占的地位 故选 B 项 项 答案 答案 B 2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2、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 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示意图 据图推断方框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示意图 据图推断方框 A B 中中 最可能填写的是最可能填写的是 A 铁犁牛耕 铁犁牛耕 家庭农业家庭农业 B 奴隶制经济 奴隶制经济 封建农业封建农业 C 集体劳作 集体劳作 自然经济自然经济 D 集体劳作 集体劳作 铁犁牛耕铁犁牛耕 解析 解析 早期农业生产工具简陋 劳动效率低下 采用集体耕作 早期农业生产工具简陋 劳动效率低下 采用集体耕作 方框方框 A 内容应是集体劳作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向内容应是集体劳作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向 铁

3、犁牛耕演变 方框铁犁牛耕演变 方框 B 内容是铁犁牛耕 故内容是铁犁牛耕 故 D 项正确 项正确 答案 答案 D 3 在古代史家的笔下 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 在古代史家的笔下 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 家给人足 居则家给人足 居则 有室 佃则有田 薪则有山 艺则有圃有室 佃则有田 薪则有山 艺则有圃 婚媾依时 闾阎安堵 妇婚媾依时 闾阎安堵 妇 人纺织 男子桑蓬 臧获服劳 比邻敦睦人纺织 男子桑蓬 臧获服劳 比邻敦睦 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 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 状况是状况是 A 土地过度集中 土地过度集中 B 有田者无力可耕 有田者无力可耕 C 小农户个体经营 小农户个体经营 D 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地

4、权与劳动者契合 解析 解析 据据 家给人足家给人足 妇人纺织 男子桑蓬妇人纺织 男子桑蓬 等关键信息 可等关键信息 可 判断出材料反映了小农经济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的特点 据此辨析备判断出材料反映了小农经济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的特点 据此辨析备 选项 可知选项 可知 小农户个体经营小农户个体经营 符合题意 答案为符合题意 答案为 C 项 项 A B D 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不符 排除 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不符 排除 答案 答案 C 4 董煟在 董煟在 救荒活民书救荒活民书 中说 中说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 贫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 贫 民下户极多 而中产之家民下户极多 而中产之家 相当于自耕农相当于自耕农

5、赈贷之所不及 一遇水旱 赈贷之所不及 一遇水旱 狼狈无策 只有流离饿莩耳 狼狈无策 只有流离饿莩耳 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 A 封闭性 封闭性 B 分散性 分散性 C 连续性 连续性 D 脆弱性 脆弱性 解析 解析 材料材料 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 一遇水旱 狼狈无策一遇水旱 狼狈无策 反反 映了小农破产的原因 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映了小农破产的原因 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答案 答案 D 5 其制两柄上弯 高可三尺其制两柄上弯 高可三尺 其所盛种粒 各下通足窍 仍其所盛种粒 各下通足窍 仍 旁挟两辕 可容一牛 用一人牵 傍一人执耧

6、且行且摇 种乃自下 旁挟两辕 可容一牛 用一人牵 傍一人执耧 且行且摇 种乃自下 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A B C D 解析 解析 由题干材料中由题干材料中 其所盛种粒 各下通足窍其所盛种粒 各下通足窍 傍一人执耧傍一人执耧 种乃自下种乃自下 等信息可知 该农具为播种工具耧车 故等信息可知 该农具为播种工具耧车 故 B 项正确 项正确 A 项为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项为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C 项为灌溉农具翻车 项为灌溉农具翻车 D 项为曲辕犁 都项为曲辕犁 都 不符合题干要求 不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 答案 B 6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你耕田

7、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 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是黄梅戏这是黄梅戏 天仙配天仙配 中的著名唱词 中的著名唱词 材料二材料二 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 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 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 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 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樊树志樊树志 国史概要国史概要 材料三材料三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 牛耕大量退出 唐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 牛耕大量退出 唐 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 到明清时已被铁搭宋时期代表先

8、进生产力的江东犁 到明清时已被铁搭 农具名农具名 所取代 所取代 铁搭用人 而江东犁用牛 铁搭用人 而江东犁用牛 天工开物天工开物 记载 记载 吴郡力田者 以锄吴郡力田者 以锄 代耜 不蓄牛力 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 窃盗死病之变 不著人力之代耜 不蓄牛力 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 窃盗死病之变 不著人力之 便 便 太湖地区农业史太湖地区农业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戏中主人公向往的是怎样的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戏中主人公向往的是怎样的 生活 生活 2 材料二中所说的材料二中所说的 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始于何时 对当始于何时 对当 时农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9、 时农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根据材料三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式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根据材料三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式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答案 答案 1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夫妻恩爱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夫妻恩爱 2 时间 春秋战国 影响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以一家一户为单时间 春秋战国 影响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以一家一户为单 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3 表现 牛耕大量退出 江东犁被铁搭取代 人力取代畜力 原表现 牛耕大量退出 江东犁被铁搭取代 人力取代畜力 原 因 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 使用牛耕成本高 因 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 使用牛耕成本高 基础巩固基础巩固 1 据 据 国语国语

10、 晋语晋语 记载 春秋末年 晋国贵族范氏 中行氏的记载 春秋末年 晋国贵族范氏 中行氏的 子孙因国内政治斗争失败避难到齐国后 从事农耕 牛也从子孙因国内政治斗争失败避难到齐国后 从事农耕 牛也从 宗庙之宗庙之 牺牺 祭祀用的牺牲品祭祀用的牺牲品 变为变为 畎亩畎亩 田地田地 之勤之勤 这表明了 这表明了 A 春秋时出现了牛耕技术 春秋时出现了牛耕技术 B 农耕经济取代游牧经济 农耕经济取代游牧经济 C 宗法和宗庙已不受重视 宗法和宗庙已不受重视 D 铁器和牛耕已得到普及 铁器和牛耕已得到普及 解析 解析 材料材料 春秋末年春秋末年 从事农耕 牛从事农耕 牛 变为变为 畎亩畎亩 田地田地 之勤之

11、勤 说明春秋末年 农业生产中使用牛力 即牛耕技术出现 故说明春秋末年 农业生产中使用牛力 即牛耕技术出现 故 A 项正确 材料中只强调是农耕 并没有提及游牧经济 齐国属于古项正确 材料中只强调是农耕 并没有提及游牧经济 齐国属于古 代农耕区域 故代农耕区域 故 B 项错误 宗法制在春秋战国走向瓦解 但是宗法观项错误 宗法制在春秋战国走向瓦解 但是宗法观 念与宗庙仍受重视 与材料主旨不符 故念与宗庙仍受重视 与材料主旨不符 故 C 项错误 材料中并未提及项错误 材料中并未提及 铁器 而且铁器与牛耕的普及是在汉代 故铁器 而且铁器与牛耕的普及是在汉代 故 D 项错误 项错误 答案 答案 A 2 据

12、考古资料显示 河北石家庄市庄村赵国遗址考古中出土大 据考古资料显示 河北石家庄市庄村赵国遗址考古中出土大 量农具 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量农具 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 65 在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 在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 出土的铁农具 也占全国农具的出土的铁农具 也占全国农具的 85 以上 这说明以上 这说明 A 我国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 我国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 B 战国时期铁农具已在全国普遍使用 战国时期铁农具已在全国普遍使用 C 东北地区耕作技术超过河北地区 东北地区耕作技术超过河北地区 D 铁农具已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铁农具已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解析 解析 材料并未

13、涉及牛耕的信息 故材料并未涉及牛耕的信息 故 A 项错误 石家庄 辽宁铁项错误 石家庄 辽宁铁 农具的广泛使用 不能代表全国 故农具的广泛使用 不能代表全国 故 B 项错误 东北铁农具使用率高 项错误 东北铁农具使用率高 不能表明耕作技术水平的高低 故不能表明耕作技术水平的高低 故 C 项错误 根据河北 辽宁铁农具项错误 根据河北 辽宁铁农具 的使用情况 说明了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故的使用情况 说明了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故 D 项项 正确 正确 答案 答案 D 3 2019 全国卷全国卷 战国后期 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 战国后期 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

14、 如郑国渠 都江堰等 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如郑国渠 都江堰等 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 完成 主要是因为完成 主要是因为 A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 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 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解析 解析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 国力不断增强 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国秦国自商鞅变法后 国力不断增强 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国 家 国家组织能力强 能够集中物力 财力和人力办大事 故答案为家 国家组织能力强 能够集中物力 财力和人力办大事 故答案为 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 结合所学

15、知识可知 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 公田制公田制 走向瓦解 故走向瓦解 故 A 项错误 战国后期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对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起了重项错误 战国后期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对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起了重 要作用 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人 而不是物要作用 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人 而不是物 工具工具 故 故 B 项错误 当时项错误 当时 的交通落后 的交通落后 C 项排除 项排除 答案 答案 D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4 明代江南地区的一些土地所有者 不再满足于把土地出租 明代江南地区的一些土地所有者 不再满足于把土地出租 而是雇工经营全部或部分土地 他们亲自管理生产 非常注意作物配而是雇工经营全部或部分土地 他们亲自管理

16、生产 非常注意作物配 置和生产过程的合理化 由此可见明代江南地区置和生产过程的合理化 由此可见明代江南地区 A 新的经济因素滋生 新的经济因素滋生B 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C 放弃传统经济模式 放弃传统经济模式D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剧变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剧变 解析 解析 新经济因素指资本主义萌芽 特指手工工场的生产 故新经济因素指资本主义萌芽 特指手工工场的生产 故 A 项错误 经营方式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 原来是一项错误 经营方式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 原来是一 种租佃式 现在是雇佣式的经营方式 故种租佃式 现在是雇佣式的经营方式 故 B 项正确 根据材料 采取项正确 根据材料 采取 雇佣经营的仅是雇佣经营的仅是 一些土地所有者一些土地所有者 故 故 C 项错误 一些土地所有者 项错误 一些土地所有者 代表的仅是一小部分群体 说明存在这种现象 而非剧变 故代表的仅是一小部分群体 说明存在这种现象 而非剧变 故 D 项错项错 误 误 答案 答案 B 5 隋制规定 自亲王至都督皆给永业田 多者百顷 少者三十 隋制规定 自亲王至都督皆给永业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