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人教版课后限时集训: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211407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7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人教版课后限时集训: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人教版课后限时集训: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人教版课后限时集训: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人教版课后限时集训: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人教版课后限时集训: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人教版课后限时集训: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人教版课后限时集训: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限时集训课后限时集训 十四十四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 济政策济政策 建议用时 建议用时 40 分钟分钟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据 据 史记史记 记载 在西汉前期 拥有百万资本的商人较多 民间借贷现记载 在西汉前期 拥有百万资本的商人较多 民间借贷现 象较为普遍 如果一年内投入百万巨资 就可以收获二十万利息 由此可以推知 象较为普遍 如果一年内投入百万巨资 就可以收获二十万利息 由此可以推知 西汉前期西汉前期 A 商业资本比较活跃 商业资本比较活跃B 重农抑商政策被舍弃 重农抑商政策被舍弃 C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D 长途贩运已较为普遍 长途贩运已较为普遍

2、A 由材料中由材料中 民间借贷现象较为普遍民间借贷现象较为普遍 可知可知 西汉商业资本充斥于民间西汉商业资本充斥于民间 一方面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说明了商业资本的活跃另一方面说明了商业资本的活跃 故选故选 A 项 在项 在 整个封建社会中整个封建社会中 从总体来看从总体来看 中国都是实行中国都是实行 重农抑商重农抑商 政策政策 故排除故排除 B 项 项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在中国封建社会中 商人的社会地位都不高商人的社会地位都不高 故排除故排除 C 项 题干涉及的是民间借项 题干涉及的是民间借 贷现象贷现象 不是长途贩运现象不是长途贩运现象 故排除故排除 D 项

3、 项 2 宋朝以前的家训大多只重视读书仕宦 对其他职业较少提及 对诸如音 宋朝以前的家训大多只重视读书仕宦 对其他职业较少提及 对诸如音 乐 美术 医学等杂艺则持鄙弃态度 乐 美术 医学等杂艺则持鄙弃态度 宋朝以后的家训对其他职业多有提及 宋朝以后的家训对其他职业多有提及 基本不鄙弃杂艺 还较多渗透了择业 理财等经济思想 宋朝家训变化的主要原基本不鄙弃杂艺 还较多渗透了择业 理财等经济思想 宋朝家训变化的主要原 因是因是 A 人们谋生的职业观发生变化 人们谋生的职业观发生变化 B 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C 世家大族式的家族制度瓦解 世家大族式的家族制度瓦解 D 主流社会观

4、念受到冲击 主流社会观念受到冲击 B 宋朝时期商业得到较大发展宋朝时期商业得到较大发展 被人们所接受被人们所接受 才会在家训中才会在家训中 较多渗透较多渗透 了择业 理财等经济思想了择业 理财等经济思想 故选故选 B 项 项 人们谋生的职业观发生变化人们谋生的职业观发生变化 只是对只是对 材料的一个解读而不是在阐述原因材料的一个解读而不是在阐述原因 故排除故排除 A 项 世家大族在明清时期依然存在项 世家大族在明清时期依然存在 故排除故排除 C 项项 主流社会观念受到冲击是家训变化造成的影响而不是原因主流社会观念受到冲击是家训变化造成的影响而不是原因 故排除故排除 D 项 项 3 下表为北宋都

5、城夜市的记载 下表为北宋都城夜市的记载 种类种类概况概况 固定型店铺固定型店铺 酒楼 茶肆 金银首饰店 药铺等 其中大部分属个体酒楼 茶肆 金银首饰店 药铺等 其中大部分属个体 私营私营 半固定型摊贩半固定型摊贩 装饰品 迷信品 日用杂货 各类小吃装饰品 迷信品 日用杂货 各类小吃 流动型摊贩流动型摊贩 各类饮食各类饮食 由此可知 北宋由此可知 北宋 A 社会崇尚奢靡之风 社会崇尚奢靡之风B 商业管理制度较为混乱 商业管理制度较为混乱 C 专业化市场已出现 专业化市场已出现D 商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 商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 D 由表格可知由表格可知 北宋都城夜市有固定型店铺 半固定型摊贩 流动型摊

6、贩北宋都城夜市有固定型店铺 半固定型摊贩 流动型摊贩 等类型等类型 这说明商业经营方式的灵活多样这说明商业经营方式的灵活多样 故选故选 D 项 材料未涉及北宋人民花费项 材料未涉及北宋人民花费 大量钱财和社会资源追求过分享受大量钱财和社会资源追求过分享受 故排除故排除 A 项 固定型店铺 半固定型摊贩 项 固定型店铺 半固定型摊贩 流动型摊贩等类型的形成说明了商业管理制度的有序流动型摊贩等类型的形成说明了商业管理制度的有序 故排除故排除 B 项 材料不能表项 材料不能表 明北宋都城夜市集中交易某一类商品或者若干类具有较强互补性或替代性商品明北宋都城夜市集中交易某一类商品或者若干类具有较强互补性

7、或替代性商品 故排除故排除 C 项 项 4 2019 南通一模南通一模 南宋前期的鄂州 因是江防重地 故城市建筑规模不南宋前期的鄂州 因是江防重地 故城市建筑规模不 大 但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 在城外发展起了南市 这个南市大 但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 在城外发展起了南市 这个南市 列肆如栉列肆如栉 使 使 鄂州成为一大都会 各地州县也有类似鄂州的现象 这类现象的出现表明鄂州成为一大都会 各地州县也有类似鄂州的现象 这类现象的出现表明 A 市场交易不受政府监管 市场交易不受政府监管 B 南宋政府推行抑商政策 南宋政府推行抑商政策 C 城市坊市制度逐渐瓦解 城市坊市制度逐渐瓦解 D 草市发展助推城市繁荣

8、 草市发展助推城市繁荣 D 题干中的题干中的 南市南市 指的是草市指的是草市 南市的发展使鄂州成为一大都会南市的发展使鄂州成为一大都会 这表这表 明草市发展助推城市繁荣明草市发展助推城市繁荣 故选故选 D 项 南宋市场交易不是不受政府监管项 南宋市场交易不是不受政府监管 而是政而是政 府不再直接监管府不再直接监管 故排除故排除 A 项 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抑商政策项 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抑商政策 故排除故排除 B 项 城市项 城市 坊市界限在北宋就已经打破坊市界限在北宋就已经打破 故排除故排除 C 项 项 5 2019 云南一模云南一模 湖南省沅陵县曾出土两张元代油漆颜料广告 广告宣湖南省沅陵县曾出土

9、两张元代油漆颜料广告 广告宣 称称 将油漆试验 便见颜色与众不同将油漆试验 便见颜色与众不同 并提醒消费者 并提醒消费者 认门首红字高牌为记认门首红字高牌为记 材料反映出材料反映出 A 繁荣发展的广告服务业 繁荣发展的广告服务业 B 较为激烈的商业竞争 较为激烈的商业竞争 C 私营手工业地位的上升 私营手工业地位的上升 D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 材料中广告语体现了商人通过广告积极参与商业竞争材料中广告语体现了商人通过广告积极参与商业竞争 这说明竞争之激这说明竞争之激 烈烈 故选故选 B 项 材料只是强调广告业在商业竞争中的作用项 材料只是强调广告业在商业竞争中的作用 而不

10、能说明其繁荣发而不能说明其繁荣发 展展 故排除故排除 A 项 材料不能体现私营手工业地位的改变项 材料不能体现私营手工业地位的改变 故排除故排除 C 项 资本主项 资本主 义萌芽出现于明中后期义萌芽出现于明中后期 故排除故排除 D 项 项 6 明朝市镇经济各有特色 如盛泽镇以蚕桑为业 震泽镇居民竞逐绫绸之 明朝市镇经济各有特色 如盛泽镇以蚕桑为业 震泽镇居民竞逐绫绸之 利 濮院镇专织丝绸 枫泾镇棉纺织业兴盛 这反映出明中后期 市镇经济利 濮院镇专织丝绸 枫泾镇棉纺织业兴盛 这反映出明中后期 市镇经济 A 制约了农业发展 制约了农业发展 B 生产方式多样化 生产方式多样化 C 区域化分工明显 区

11、域化分工明显D 以棉纺织业为主 以棉纺织业为主 C 由材料可知不同市镇经济的特点各不相同由材料可知不同市镇经济的特点各不相同 说明明朝的市镇经济有明显说明明朝的市镇经济有明显 的区域化分工的区域化分工 故选故选 C 项 市镇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的项 市镇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的 而且经济作物的不断增多也是农业发展的表现而且经济作物的不断增多也是农业发展的表现 故排除故排除 A 项 材料没有具体说明项 材料没有具体说明 各地的生产方式如何各地的生产方式如何 故排除故排除 B 项 棉纺织业的发展只是众多市镇的一个特色项 棉纺织业的发展只是众多市镇的一个特色 材料没

12、有说明丝织业和棉纺织业的比例材料没有说明丝织业和棉纺织业的比例 故排除故排除 D 项 项 7 明万历以后 江南工商业市镇之间的最大距离 一般不超过农家一日舟 明万历以后 江南工商业市镇之间的最大距离 一般不超过农家一日舟 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 还有距离更近的 如苏州府吴江县 在明末平均约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 还有距离更近的 如苏州府吴江县 在明末平均约 每乡每乡 3 个市镇 彼此不过数里之遥 材料说明个市镇 彼此不过数里之遥 材料说明 A 苏州府成为江南经济中心 苏州府成为江南经济中心 B 明朝工商业市镇开始兴起 明朝工商业市镇开始兴起 C 农村商品化生产程度较高 农村商品化生产程度较

13、高 D 江南水路舟行的交通发达 江南水路舟行的交通发达 C 材料中仅说明苏州府吴江县农村市镇增多材料中仅说明苏州府吴江县农村市镇增多 没有体现苏州府的经济总值没有体现苏州府的经济总值 因而不能说明苏州府成为江南经济中心因而不能说明苏州府成为江南经济中心 故故 A 项错误 材料说明明朝工商业市镇项错误 材料说明明朝工商业市镇 增多增多 并不能体现开始兴起并不能体现开始兴起 故故 B 项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中期以后江南农项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中期以后江南农 村工商业市镇增多村工商业市镇增多 说明农业生产与商品经济联系紧密说明农业生产与商品经济联系紧密 故故 C 项正确 材料中项正确 材料中

14、 江南工商业市镇之间的最大距离江南工商业市镇之间的最大距离 一般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一般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 的路程的路程 是指江南工商业市镇增多是指江南工商业市镇增多 彼此间隔距离较近彼此间隔距离较近 没有反映江南水路舟行没有反映江南水路舟行 的交通发达的交通发达 故故 D 项错误 项错误 8 2019 武昌区高三调研武昌区高三调研 丝绸之路兴起于秦汉 此后一度衰落 隋唐时丝绸之路兴起于秦汉 此后一度衰落 隋唐时 期再度兴盛起来 两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萎缩 但海上丝绸之路却呈现繁荣景象 期再度兴盛起来 两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萎缩 但海上丝绸之路却呈现繁荣景象 直到元朝

15、 陆上丝路再度兴起 明清时期 丝绸之路日益衰落 以下解读正确的直到元朝 陆上丝路再度兴起 明清时期 丝绸之路日益衰落 以下解读正确的 是是 A 明清时期丝绸之路完全消亡 明清时期丝绸之路完全消亡 B 丝绸之路兴衰与统治政策无关 丝绸之路兴衰与统治政策无关 C 政治统一有利于丝路的畅通 政治统一有利于丝路的畅通 D 少数民族政权不重视丝路贸易 少数民族政权不重视丝路贸易 C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每逢国家统一或实行开放政策每逢国家统一或实行开放政策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 就畅通就畅通 而每逢战乱如魏晋南北朝时期而每逢战乱如魏晋南北朝时期 丝绸之路就衰落丝绸之路就衰落 这说

16、明政局对丝路有这说明政局对丝路有 重大影响重大影响 或阻碍或阻碍 或畅通或畅通 故选故选 C 项 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日益衰落不等同于完项 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日益衰落不等同于完 全消失全消失 故排除故排除 A 项 丝绸之路的兴衰受到统治政策的影响项 丝绸之路的兴衰受到统治政策的影响 故排除故排除 B 项 材料项 材料 没有提及少数民族政权对丝路贸易的态度没有提及少数民族政权对丝路贸易的态度 故排除故排除 D 项 项 9 2019 洛阳 许昌二模洛阳 许昌二模 汉文帝两次汉文帝两次 除田租税之半除田租税之半 实行 实行 三十税一三十税一 下令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山林川泽 准许私人开采矿产 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 下令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山林川泽 准许私人开采矿产 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 还下诏命列侯到自己的封国去生活 以减轻吏卒供给输送的劳苦 这些做法还下诏命列侯到自己的封国去生活 以减轻吏卒供给输送的劳苦 这些做法 A 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B 促进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发展 促进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发展 C 造成了各诸侯国势力的膨胀 造成了各诸侯国势力的膨胀 D 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