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知识)我国高铁发展现状及重轨生产需求分析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207484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知识)我国高铁发展现状及重轨生产需求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产管理知识)我国高铁发展现状及重轨生产需求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产管理知识)我国高铁发展现状及重轨生产需求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产管理知识)我国高铁发展现状及重轨生产需求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产管理知识)我国高铁发展现状及重轨生产需求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知识)我国高铁发展现状及重轨生产需求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知识)我国高铁发展现状及重轨生产需求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外高铁发展现状及我国重轨生产需求分析摘 要: 本文介绍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现状及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简述了我国四家钢轨企业工艺技术装备及特点,阐述了近年我国重轨生产需求情况及发展趋势。提出调整产品结构、开拓路外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重轨发展新方向。关键词:高速铁路;重轨;生产需求;发展趋势0 前言世界高铁从上世纪中期发展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全球高铁投运里程已达2.5万余公里,运营速度200350公里/小时,高铁以其安全、准时、快捷、低价等诸多优势成为全球众多国家运输的主要途径。我国高铁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2008年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开通,掀开了我国高铁建设的高潮,截

2、至2010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8300余公里,成为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大发展,带动铁路用钢需求近年来保持持续旺盛,其中重轨钢需求每年300万吨以上(路内市场)。为了满足高铁发展用钢新需求,国内四家重轨企业纷纷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完成了重轨生产线的现代化改造和重轨钢系列新产品的开发,目前四家重轨企业产品均能满足国内高铁建设用钢轨的需求,而且近年来高铁用钢轨全部采用国内四家重轨企业供货,重轨企业在此轮铁路大建设中获得了大量订单和显著的经济效益。1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现状1.1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现状截至2010年底,全球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近2.5万公里,

3、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瑞典、英国、韩国、中国台湾等17个国家和地区。日本高速铁路设计时速一般为250260km,实际运营时速为220240km。法国早期高速铁路设计时速为300km,实际运营速度270300km,近期修建的北方线和东方线设计时速为350km,实际运营速度己突破300km。西班牙、韩国、中国台湾高速铁路的设计时速为350km,为运营速度突破300km作准备。世界部分国家高速铁路单车平均运营时速见表1:表1世界部分国家高速铁路单车平均运营时速序号国家高铁运营时速(公里/h)1德国2322日本2433法国2774中国350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发展

4、高速铁路的国家,日本于1964年10月1日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其后相继完成了山阳、东北、上越、北陆、山形、秋田等新干线,形成了2325km的新干线网。在欧洲,法国是最早拥有高速铁路的国家,于1981年开通了欧洲第一条高速铁路,即巴黎里昂线,2007年开通的TGV高速列车创造了578.4公里的最高测试时速(实验性质的,非运营列车)。在德国,汉诺威维尔茨堡和曼海姆斯图加特于1991年投入运营,汉诺威柏林1998年投入运营。意大利的罗马那不勒斯始建于1994年,米兰波洛尼亚于2006年开通。西班牙在新建马德里塞维利亚高速线取得成功后,又建设马德里巴塞罗那第二条高速线。因为高铁的众

5、多优势,近两年,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纷纷制定大规模的高速铁路发展计划。而法国等“老牌高铁国家”也将延长高铁里程、提升高铁品质。预计未来10年,全球高铁里程将至少增加一倍,全球正步入高速铁路发展的黄金年代。2.2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在高速铁路领域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运营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里程最长、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武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2010年9月28日,国产“和谐号”380在沪杭高铁上创下时速416.6公里的最高记录;2010年12月3日,京沪高铁再次刷新最高试

6、验时速,达到486.1公里每小时。我国典型高铁建设及运营情况见表2。表2 我国典型高铁建设及运营时速时间高速铁路段时速(公里/h)备注2007年京哈、京沪、京广等干线200-250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3502009年武汉-广州3502010年京沪高铁486.1(最高)枣庄至蚌埠段综合试验2010年我国高铁实际投运2262公里,截至2010年底我国大陆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达8358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1/3,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并且还有一大批高速铁路正在建设之中,2011年规划完工的高铁线路见表31。其中全长1318公里、列车最高运营时速可达380公里的京沪高速铁路已于

7、2010年11月完成全线铺轨。表3 铁道部规划2011年完工的高铁线路高铁线路里程(公里)投资(亿元)开工时间计划完工时间北京上海1,3182,20020082011哈尔滨大连90692320072011石家庄武汉8401,16820082011武汉宜昌29223820082011北京石家庄28143920082011南京杭州24931420082011天津秦皇岛24434120082011杭州宁波15021820092011合肥蚌埠12010220092011广州深圳11624520072011武汉咸宁909820092011武汉孝感6110720092011其他49n.a合计4,7156,

8、392数据来源:铁道部对比部分世界高铁先进国家高铁单车平均运营时速(见表1),可见,中国高铁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高速铁路的研制和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项目的合作也从“技术引进”升级为“联合创新、联手闯市场”。如铁道部与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等4国政府,以及阿尔斯通、庞巴迪等跨国企业签署了高铁战略合作协议。去年底,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与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投资在美国成立合资公司,在美国合作制造高速列车、中速动车组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而从今年开始,中国至新加坡,沿途经老挝

9、、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高铁线路将开建,这将成为中国高铁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又一个增长点。2 我国重轨钢生产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2.1 我国钢轨产量已占世界钢轨总产量的一半近年来世界钢轨产量变化如表4,世界钢轨发展有如下特点:(1)在最近10年间,世界钢轨产量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亚洲等大洲,南美、非洲、大洋洲等洲钢轨产量低,发展速度缓慢。(2)欧洲、北美钢轨保持较稳定地生产,近年欧洲钢轨产量保持在200万吨/a左右,北美产量近100万吨/a。(3)在世界钢轨发展变化中,亚洲的发展速度最快,亚洲钢轨产量从2000年的260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近800万吨,增长超过2倍,年均增长率22。(4)中国大

10、陆对世界钢轨发展的贡献举足轻重,尤其是近5年,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大提速和大发展,国内钢轨需求强劲,20062007年我国钢轨年产量近300万吨,2008年近400万吨,2009年、2010年均超过500万吨,钢轨产量年均增长率(20032009年)超过50。目前我国钢轨产量已占世界钢轨总产量的一半,近几年我国钢轨出口量在4050万吨/a左右,净出口2030万吨/a。表4 近年世界钢轨产量统计单位:万吨年 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欧盟27 国145186219190197205216235249200北美76597268778392991

11、0890南美001非洲844333453亚洲263298330375419463495515651777 其中:中国大陆161203233291290390521大洋洲5101292211世界49755663863669675480886310331077数据来源:世界钢铁协会、中国钢铁协会2.2 我国重轨钢生产需求现状分析2.2.1 我国重轨生产企业产能情况我国重轨生产企业主要包括攀钢、鞍钢、包钢、武钢四家,各企业重轨产能如表4:表4 国内四家重轨生产企业重轨产能 单位:万吨企业名称重轨产能备注攀钢1202010年扩能改造后,产能由110万吨提升到120万吨,百米长定尺钢轨年生产能力将达80

12、万吨。鞍钢78包钢150两条线,一条90,一条60,两条线均可供铁道部。武钢84合计4322.2.2 我国重轨钢生产设备技术改造及特点23为了满足我国高速铁路的钢轨需求,截至2008年,攀钢、包钢、鞍钢、武钢四家国内钢轨生产厂家先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投资完成了重轨生产线包括精炼、精轧、精整、长尺化生产和集中检测技术设备的现代化改造,改造后的重轨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铁路采用国产钢轨大规模修建高速铁路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造后四家企业的重轨钢生产工艺基本相似,即:转炉LF炉VD炉连铸缓冷加热高压水除鳞一次开坯二次开坯万能粗轧万能中轧二次高压水除鳞万能精轧打印机冷却矫直

13、检测中心(表面检查、平直度测量、超声波探伤)补矫锯头钻孔质量检查发货。改造后采用的先进工艺设备和技术主要包括:(1)钢轨钢的“精炼” 技术。包括生铁脱硫预处理、氧气顶吹转炉冶炼、炉外精炼(LF)、真空脱气(YD或RH)和大方坯连铸等。(2)钢轨的“精轧”技术。包括步进式加热炉加热、多道次高压水除鳞、万能轧机轧制和钢轨热预弯等。(3)钢轨的“精整”技术。包括平立复合矫直、四面液压补矫、联合锯钻机床定尺和钻孔等。(4)钢轨集中检测。包括超声波探伤、涡流探伤、激光辅助平直度和钢轨几何尺寸自动检测等。(5)钢轨的长尺化生产。采用长尺矫直冷锯定尺工艺,利用热轧头尾余量切除矫直和探伤盲区。其优点是整根钢轨

14、尺寸高度一致,焊接接头数量少,提高轨道平顺性,保证钢轨端头内部质量,提高成材率等。2.2.3 近年来四家重轨企业重轨钢生产情况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发展,我国铁路用重轨钢需求持续增长,四家企业重轨产量也稳步增长。2000年四家重轨企业重轨产量110万吨,到2006年其产量接近200万吨,2007年国家执行从紧财政政策,国内表观消费量低于上年,重轨产量也比上年略低,但总体趋势是逐年增长4;从2008年开始,我国铁路建设呈快速增长态势,铁路用钢量也随之大幅增长,2008年四大钢重轨产量达270万吨,2009年370万吨,2010年达380余万吨。近年四家企业重轨生产情况见图1。图1 近年我国四家重轨企业重轨产量数据来源:中钢协2.2.4 2010年四家企业重轨钢供应情况及市场占有率根据铁道部数据,截至12月13日,国内四家重轨企业共完成铁路用钢轨供应284.2万吨,其中攀钢74.6万吨,鞍钢53.6万吨,包钢88万吨,武钢68.1万吨,见表5。由此得出,攀钢、鞍钢、包钢、武钢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