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管理)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模型及应用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205762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3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收益管理)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模型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收益管理)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模型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收益管理)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模型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收益管理)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模型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收益管理)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模型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收益管理)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模型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收益管理)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模型及应用(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目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1一、引言2二、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2三、国内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3(一)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稳步增加3(二)居民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加休假制度的改变4(三)社会进步与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5四、变量选取和数据收集5(一)变量的确定5(二)数据的来源及处理7五、模型建立8(一)模型设定8(二)模型评估8六、模型的修正9(一)用逐步回归法修正多重共线性9(二) 用主成分分析处理多重共线性11(三)模型评价1七、模型的应用基于该模型分析08年休假政策变动的影响1八、结论及意见1(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国内旅游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1(二)城市和农村居民旅

2、游市场差异性明显,但农村市场潜力巨大1(三)加强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1(四)不可忽视休假政策的影响1参考文献1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模型及应用摘要:本文以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收入的实际数据为依据,选取了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旅游支出、交通运输状况、假日政策等七个因素。用统计回归的分析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对以上影响因素对国内旅游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评估。运用逐步回归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消除了模型中的多重共线性,进行模型的修正。文章最后对回归结果进行了分析, 结合国内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得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是国内旅游迅速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量,并认为08年休假制度的调整对于旅游收入存在正向作

3、用。文章期望为中国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关键词:旅游收入,休假制度,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Abstract: Based on the real domestic tourism income, seven factors such as GDP, tourist expenditure per capita, transport conditions, the holiday policy of factors, are selected in this paper to establish a regression model. It makes a linear reg

4、ression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se factors on domestic tourism income with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then takes the methods of stepwise regression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n the model to eliminate the Multi-collinear. Finally I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regression according to the

5、 actual situation and get the fact that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o the increase of domestic tourism income .Besides this, the text concludes that the police changed in 2008 has great effect to the income and I hope to give help to the Chinese tourism authorities

6、and tourism enterprises in decision-making.Key Words: domestic tourism income , vacation system ,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holiday police.一、引言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全球旅游业急剧扩张。目前,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发展前景广阔、产业规模庞大的新兴产业之一,旅游业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可忽视。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最初是由外需拉动的。长期重视入境旅游,而轻视国内旅

7、游。但到20世纪末,国内旅游迅速发展,国内旅游收入大大超过入境旅游收入,国内旅游开始日渐受到重视。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为了进一步发挥国内旅游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作用,政府不断努力促进其发展,1999年实施的黄金周制度就是一个尝试。2008年的休假制度改革则是基于假日旅游的一些弊端所做出的新的尝试。旅游业是高度敏感型产业,要受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调整上述因素,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提供更好的环境,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国内旅游业收入增长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依据文献资料,选取一定的指标,定量分析各因

8、素对于旅游收入的影响。运用94至07年的数据建模,特别的,在此基础上预测2008年、2009年旅游收入。分析08年休假制度改革对旅游收入的影响,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二、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通过整理现有的相关研究文献可知,对于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学者们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1)居民收入水平。徐春堂认为,居民收入达到一定购买水平是实现外出旅游的主要前提之一,也是实现旅游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此外,刘德谦、张立生和郑媛媛等也强调了收入水平是重要因素,而且将其重要性置于首位2-4。(2)公共假日制度。刘德谦指出,我国居民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有三次十分鲜明的转折点。(分别是1978年我国确立国家工作重

9、心的转移、1995年我国职工开始享受每周二日休息制、1999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实行新法以及2007年的假日制度再次变革,年公休日达115天。)每一次的转折都带动一次旅游大发展2。(3)交通状况。翁钢民和彭程甸都以定量研究的方法证明了国内旅游需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交通设施状况6,7。在研究方法上,大部分的研究人员都是采用最小二乘估计的方法,对于所选的解释变量做线性回归。文献中,通过采用定量、定性的分析方法,得出研究的各解释变量与国内旅游收入显著相关,但在定量检验过程中却没有考虑到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虽然相关系数很高,但我们无法排除存在伪回归的可能。同时,应该考虑消除选取的解释变量之间存在

10、多重共线性。国内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下文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影响因素。然后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出发,收集现有的统计数据,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回归方程模型来评估这些因素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程度。其中涉及到收支方面的数据都采用了实际量(目前,国内许多文献采用的是名义量)来进行衡量,并考虑了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最后,根据所建立的模型,结合国内旅游最近几年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分析。三、国内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依赖性均较强的行业。由于社会经济状况和经济关系等多种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得某一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旅游收入出现不同程度的高低变化。可以说,旅游

11、收入是多种因素的函数。(一)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的20余年中,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则主要体现在工资的增加。根据中国统计资料数据表明,从1994年到2008年的15年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从3496.2元,提高到15780.8元;农村的则从1233.5元人民币,提高到5737元。同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4044元,提高到22698元。依据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当居民收入的稳步增加时,居民在满足了基本消费需求后,有能力支付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当人们的基本生活满足后,才会有外出旅游休假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人们希望,通过旅游的方式,舒缓工作压力

12、,提高生活情趣。收入越高,人们外出旅游的可能性越大,旅游花费越大。旅游人群包括了城镇和农村居民两类,目前看来,城镇居民是主要消费群体。这是因为,农村居民收入远低于城镇居民,他们的实际消费量受到较大的限制。(二)居民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加休假制度的改变外出旅游,除了有剩余的金钱,还要有足够的时间。从1994年至2008年,休假制度一共发生三次调整。自1995年5月起我国开始在全国职工中实行一周五日工作制,每周休息周六周日二天。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使得国内刮起了“周末旅游”热。 1999年9月,国家出台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根据休假制度,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大旅游 “黄金周

13、”。由于放假时间的调整,职工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做出各种活动安排。假日的集中,使得旅游者的中长距离外出旅游有了时间的保证。人们有机会去更远、更多的旅游景点,逗留更久,当然也就意味着支出更多的费用。正是因为“黄金周”这样的一个机遇,使得旅游出行呈现出了整体的活跃性。“黄金周”制度代表着居民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加,在我国的国内旅游发展方面起着十分良好的作用。2007年,我国假日制度再次发生变革。国务院通过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宣告了持续8年的三大黄金周长假制度的结束。也就是将“五一”黄金周由七天转变为三天,同时增加清明,端午等其他小假期。“大长假”变“小长假”,假期总时间增加,全年公休日达115

14、天,同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这次休假制度的变革,取消了五一长假,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将减少长途出行的人数和支出。增加的假日是放在清明、端午、中秋这种传统佳节,人们大都选择和家人团聚而放弃外出。但休假总时间是增加的,可支配时间增多,人们可以选择短途旅游,同样可能会对旅游收入的增加有积极的正向作用。所以具体的政策性影响通过定性分析不得而知。下文,将通过模型的建立和预测,定量分析,以期为政策的制定提供意见和建议。(三)社会进步与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从总体上来说,国内旅游的发展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强劲的经济增长使得国内旅游市场逐步走向繁荣。国家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不仅会改善人们

15、的生活,提高人民的收入,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同时也带来了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环境的改善,使得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餐饮等服务业得以快速发展。而交通条件的改善、基础设备的完善、服务水平的提升、旅游项目的开发都对人们的出游具有新的吸引力。社会经济的进步,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外出旅游和消费的兴趣。当然,居民是否选择旅游消费,还要取决于本人的消费意识,取决于旅游消费支出的系数。旅游消费能否被更多的中国居民接受,还在于社会消费潮流和消费意识的变化。四、变量选取和数据收集(一)变量的确定1指标的选取结合文献综述和上述分析,笔者以此形成本文研究假设:国内旅游收入主要影响因素有收入水平、休假政策、交通状况三方面。在下文中,将筛选出能衡量这三方面影响因素的变量。2变量选取要分析收入水平、休假政策、交通状况各因素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动态影响关系,首先需要确定解释变量。变量的选取既要考虑其代表性和可度量性,同时又要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具体变量选取如下:(1)国内旅游收入的变量选择各年的国内旅游收入。(2)国民收入水平的变量选取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指标的衡量,可以选取居民的工资、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其它收入性变量。本文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个综合性指标。这是因为GDP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指标,它既能衡量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