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31《生活在民主国家》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27199705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上)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31《生活在民主国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九(上)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31《生活在民主国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九(上)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31《生活在民主国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九(上)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31《生活在民主国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九(上)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31《生活在民主国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上)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31《生活在民主国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31《生活在民主国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月15日是什么日子 9 15 国际民主日国际民主日始于2007年 第62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 将每年的9月15日定为国际民主日 并促请所有会员国 联合国系统各组织 政府间组织和个人等以适当的方式庆祝该节日 以提高公众的认识 一 民主的足音 一 什么是民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虽然历经几千年 至今仍然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一般来说 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一 民主的足音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 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下面以中国为例子 中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不同的国情下 是如何认识和探索民主的呢 一 民主的足音

2、 中国历史 近代史 国情 现代史 二 中国追求探索民主价值 一 民主的足音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 抗击侵略 反对专制 救亡图存 争取民族独立 伸张人民权利 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 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最后都遭到失败 中华民族的民主意识初步觉醒 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外加反动势力的强大导致失败 为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积极奋斗 同样因为自身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外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而失败 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激进派 前期高举民主科学大旗 后

3、期十月革命带来希望 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追求民主价值 结论 一 民主的足音 中国历史 近代史 国情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没有实现 还权于民 现代史 一 民主的足音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追求民主价值 建党初期 1921 1927 中共一大 政治纲领明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实现共产主义 确定了实现政治民主与社会民主的目标 并在组织原则方面体现出党内民主的精神 中共二大 现阶段的任务是民主革命 打倒军阀 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建立民主共和国 第一次提出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土地革命时期 1

4、927 1937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这是一个工农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采取民主集中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广泛吸收群众参加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政治管理和社会管理 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为根据地人民履行民主权利提供了保障 是党对政治民主在实践方面非常重要的探索 抗日战争时期 1937 1945 创建三三制政权模式 实行普遍 直接 平等的民主选举 对 民主共和国 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这一时期党对政治民主的探索 不仅对巩固抗日民主政权 保护边区人民利益起了重要作用 而且创造出了许多民主的新形式 新办法和新政策 成为中国政治民主进程中十分耀眼的一页 解放战争时期 1945 1949 论联合政府 论人民

5、民主专政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民主探索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民主政权体系具有一定程度的过渡性和尝试性特征 一 民主的足音 中国历史 近代史 国情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中国革命胜利人民民主胜利 没有实现 还权于民 现代史 国情 一 民主的足音 中国现代史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现代史分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两大历史阶段 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探索与发展中国 使中国走向富强 民主 自立的一段发展史 一 民主的足音 进入现代史追求探索民主价值 建国初期 1949 1956 改革开放以来 1978 今天 194

6、9年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 共同纲领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制度 1954年 一届人大制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据 共同纲领 和1954年宪法 为实现民族平等 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56年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民主确立 文革后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打破了个人崇拜的束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在农村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民族工作 颁行了 民族区域自治法 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依法治国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 在改革开

7、放的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继续探索社会主义民主 一 民主的足音 中国历史 近代史 国情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革命胜利人民民主胜利 没有实现 还权于民 继续探索社会主义民主 确立社会主义民主 现代史 国情 一 民主的足音 材料二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的经验教训表明 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 就很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有了完善的法制 就能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有效的保障 人民的民主权利制度化 法制化 才能不会轻易被剥夺 选自 缅怀彭真 材料一 现行宪法节选 第一章总纲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8、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 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 第十六条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 实行民主管理 第三章国家机构第五十九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 自治区 直辖市 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法治体现 保障民主 一 民主的足音 三 法治体现 保障民主 历史证明 通过法治体现 保障的民主 才是人民自由幸福 国家繁荣发展 生活稳定有序 制度充满活力 社会

9、长治久安的根基 已往的民主都是对少数人实行民主 对大多数人实行专政 社会主义民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绝大多数人实行民主 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从这幅漫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二 新型的民主 新型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 人民当家作主 本质特征 一 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 实行人民民主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必须具体地 现实地体现到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发展上来 民主不是装饰品 不是用来做摆设的 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 党的一切执政活动 国家的一切治理活动 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拜人民为师 把政治智慧的增长 治国理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习近

10、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2016年版 户籍制度改革 公立医院改革 城乡养老并轨 全面二孩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打破 一考定终身 惠及民生的改革举措密集出台 强势推进 看得见 摸得着的变化 让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就业计划任务年年超额完成 居民收入增速稳稳跑赢GDP 3项医保覆盖超过13亿人口 保障性安居工程总开工量达到3915万套 人民日报谈十八大以来实践创新 给人民更多获得感 从这些惠民措施中你读到了什么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这些措施实现和保障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人民的意愿得以实现 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 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二 新型的民主 二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1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 最真实 最管用的民主 二 新型的民主 三 社会主义民主的作用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和谐稳定 国家繁荣富强 二 新型的民主 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 经济 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实行人民民主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要求我们在治国理政时在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广泛商量 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 有事好商量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 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12、我们要坚持有事多商量 遇事多商量 做事多商量 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四 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二 新型的民主 四 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协商民主 二 新型的民主 选举民主 四 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二 新型的民主 四 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006年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 提出我国两种民主形式 即人民通过选举和表决行使民主权利 同人民内部在选举和表决之前 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广泛的协商 尽可能取得一致的意见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二 新型的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如何落到实处 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真正成为

13、现实 二 新型的民主 五 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 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二 新型的民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五 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二 新型的民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 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五 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二 新型的民主 五 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发展基层民主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二 新型的民主 五 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

14、群众自治制度 根本 基本 我国政治制度 随堂练习 1 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的历史事件是 A 新中国的成立B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C 文化大革命D 1982年宪法修改2 下列对民主价值认识和理解正确的是 A 民主价值只靠民主制度建设就能实现B 我国民主就是自由发表意见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C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D 实践证明 中国新型民主不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 A C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于2017年3月1日正式施行 这为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 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了有力保障 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 A 广泛的民主B 全民的民主C 真实的民主D 不受任何约束的民主 C 4

15、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 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意愿 共商国是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人大常会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 决定国家重大事务 这表明 在我国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 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作主A B C D D 随堂练习 1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是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2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3 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向总理提意见和反映情况 4 历史告诉我们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一帆风顺的 5 在我国 人民当家作主是一句口号和一句空话 6 网络问政有利于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