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历史提分训练中国近代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7197697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历史提分训练中国近代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历史提分训练中国近代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历史提分训练中国近代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历史提分训练中国近代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历史提分训练中国近代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历史提分训练中国近代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历史提分训练中国近代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近代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 一、选择题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短暂的“黄金时代”,是在( ) A.辛亥革命后 B.北伐时期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五四运动时期2.中国近代的“状元实业家”是( ) A.荣德生 B.荣宗敬 C.张謇 D.张骞3.下图是中国第一家近代出版机构的标志。该出版机构创办于( )A.洋务运动时期B.变法维新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4.下列诗句中,赞誉张謇的是( ) A.七下西洋不辞劳,架起亚非友谊桥B.应募西联大月氏,为击匈奴开丝路C.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D.创办实业为救国,天地大生见精神5.2017年2月11日,上海市举办了

2、“起步-中国现代出版”专题展,以纪念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创办120周年。下列图片中,适合展示的是( ) A.B.C.D.6.在1900年的北京街头,人们见面时不可能涉及的话题是( )军警在街头为行人剪辫子废除科举制的诏书京师大学堂开设的课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A. B.C. D.7.某校高二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是( )他们积极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他们的企业以重工业为主他们创办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 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 A.B.C.D.8.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

3、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这个人是( ) A.张謇B.张之洞C.詹天佑D.李鸿章9.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l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背景B.土地改革的内容C.土地改革的性质D.土地改革的影响10.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 A.大公报B.新闻报C.申报D.解放日报11.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说明( ) A.清政府已

4、实现教育普及B.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C.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D.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12.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这个人是( ) A.左宗棠B.严复C.康有为D.张謇13.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和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一是创办于广州的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B.图二是在南京创办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C.图三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D.图四人物主持修建了近代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京张铁路14.18世纪末,张謇提出并积极倡导“实业救国”,结

5、果却行不通。“实业救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制度的阻碍B.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C.经营管理不善D.科学技术的落后15.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 A.B.C.D.16.假如你是一位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在下列哪一年你所经营的民族企业会有一个相对更好的发展空间( ) A.1900年B.1917年C.1940年D.1948年17.1876年,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该报纸应是( ) A.民报 B.申报 C.每周评论 D.新青年18.中华民国建立后,明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而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

6、此外,各政党团体内部一般称“同志”,对妇女则根据年龄身份的不同分别称夫人、士、小姐等。这种社会风俗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什么新观念?( ) A.平等观念B.民主观念C.自由观念D.等级观念19.下边是毛泽东对近代史上两位人物的评价,关于两人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 B.都提出了“求富”的口号C.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D.都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20.申报报道民国时期一场婚礼: “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大众传媒的普及B.西方思想的影响C.封建思想的

7、根除D.男女实现了平等二、材料分析题 21.近现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至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材

8、料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材料四:世界强国的兴衰史一再证明,发达的制造业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根本目标就是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1)写出材料一中“这场运动”的名称,并据材料归纳这场运动的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并分析推动张謇企业在191

9、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外因。 (3)据材料回答: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怎样的发展战略?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为改变工业落后的局面,我国政府编制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是什么? (4)综上所述,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22.近代中国工业化不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原样移植,存在着一条立足本土、工农结合、土洋结合进而现代化的通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艰难曲折的工业化】材料一: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等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一许紀

10、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材料二: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資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械,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9%一一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焕发生机的工业化】材料三: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相互学习的工业化】材料四: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資本主义

11、找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純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鲍盛则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述“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三中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分析该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美两国是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的?综合上述材料。你对工业化道路有什么认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受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