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资本主义工资

上传人:共*** 文档编号:12719610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论资本主义工资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资本论资本主义工资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资本论资本主义工资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本论资本主义工资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资本论资本主义工资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本论资本主义工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资本主义工资(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三 资本主义工资 第六篇 分析方法 抽象 具体 本质 现象 主要内容 工资的质 量和工资的国民差异 学习重点 工资的质 十七章 中心 分析工资的本质如何被颠倒地表现出来 揭示掩盖剩余价值的现象形态 2 一 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批判工资谬论 1 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表面上 工人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 表现为对一定量劳动支付的一定量货币 在这里 人们说劳动的价值 并把它的货币表现叫做劳动的必要价格或自然价格 另一方面 人们说劳动的市场价格 也就是围绕着劳动的必要价格上下波动的价格 3 2 阐述劳动不是商品 没有价值和价格 1 劳动能够创造价值 但是劳动本身

2、没有价值 因为 劳动的价值由劳动决定是毫无意义的同义反复 但什么是商品的价值呢 这就是耗费在商品生产上的社会劳动的物化形式 我们又用什么来计量商品的价值量呢 用它所包含的劳动量来计量 那末 比如说 一个十二小时工作日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是由十二小时工作日中包含的 个劳动小时决定的 这是无谓的同义反复 4 2 劳动在出卖前不能独立存在 因而无法出卖 不是商品 劳动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卖 无论如何必须在出卖以前就已存在 但是 工人如果能使他的劳动独立存在 他出卖的就是商品 而不是劳动 5 3 把劳动看成商品是与现实社会的规律相矛盾的 撇开这些矛盾不说 货币即物化劳动同活劳动的直接交换 也会或者

3、消灭那个正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才自由展开的价值规律 或者消灭那种正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本身 6 举例来说 假定一个十二小时工作日表现为6先令的货币价值 或者是等价物相交换 这样 工人以12小时劳动获得6先令 他的劳动的价格就要等于他的产品的价格 在这种情形下 他没有为他的劳动的购买者生产剩余价值 这6先令不转化为资本 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就会消失 然而正是在这个基础上 工人才出卖他的劳动 而他的劳动也才成为雇佣劳动 或者工人在12小时劳动中获得的少于6先令 就是说 少于12小时劳动 12小时劳动同10小时劳动 6小时劳动等等相交换 不等量的这种相等 不仅消灭了价值规定 这种自我消

4、灭的矛盾甚至根本不可能当作规律来阐明或表述 7 4 不能用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差别说明劳动是商品 从劳动分为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这一形式上的区别而引出较多量劳动同较少量劳动相交换 这是徒劳无益的 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的 是生产商品所必需的劳动量 而不是劳动的物化形式 8 归纳以上分析 得出结论 实际上 在商品市场上同货币所有者直接对立的不是劳动 而是工人 工人出卖的是他的劳动力 当工人的劳动实际上开始了的时候 它就不再属于工人了 因而也就不再能被工人出卖了 劳动是价值的实体和内在尺度 但是它本身没有价值 可见 政治经济学称为劳动的价值的东西 实际上就是劳动力的价值 9 二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

5、式 三 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然而工资在现象上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因此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和价格的转化形式 工资的形式消灭了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一切痕迹 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 10 在徭役劳动下 徭役者为自己的劳动和为地主的强制劳动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是明显地分开的 在奴隶劳动下 连奴隶只是用来补偿他本身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的工作日部分 即他实际上为自己劳动的工作日部分 也表现为好象是为主人的劳动 他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无酬劳动 相反地 在雇佣劳动下 甚至剩余劳动或无酬劳动也表现为有酬劳动 在奴隶劳动

6、下 所有权关系掩盖了奴隶为自己的劳动 而在雇佣劳动下 货币关系掩盖了雇佣工人的无偿劳动 11 1 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 从而也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 剩余价值理论小结 2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价值 12 3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从价值增殖过程的角度看 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个部分 可变资本 从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真正源泉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即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受资本

7、剥削的程度的准确表现 4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提高剩余价值率的两种基本方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发展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成为加强对雇佣劳动剥削的主要方法 雇佣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从形式上的隶属发展为实际上的隶属 工人日益成为机器的附属物 13 5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和价格的转化形式 工资的本质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工资现象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14 思考题 1 怎样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马克思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 15 一个货币额和另一个货币额只能有量的区别 因此 G W G过程所以有内容 不是因为两极有质的区别 二

8、者都是货币 而只是因为它们有量的不同 最后从流通中取出的货币 多于起初投入的货币 例如 用100镑买的棉花卖100镑 10镑 即110镑 因此 这个过程的完整形式是G W G 其中的G G G 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 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 可见 原预付价值不仅在流通中保存下来 而且在流通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 加上了一个剩余价值 或者说增殖了 正是这种运动使价值转化为资本 2 谈谈你对下段内容的理解 16 3 谈谈你对下段内容的理解 因此 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 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 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4 谈谈你对下段内容的理解 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

9、形成过程的统一 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 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17 5 怎样理解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概念 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生产劳动概念的认识 6 阅读下段内容 谈谈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异同的理解 我把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叫做绝对剩余价值 相反 我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18 7 谈谈你对下段内容的理解 实际上 在商品市场上同货币所有者直接对立的不是劳动 而是工人 工人出卖的是他的劳动力 当工人的劳动实际上开始

10、了的时候 它就不再属于工人了 因而也就不再能被工人出卖了 劳动是价值的实体和内在尺度 但是它本身没有价值 8 怎样理解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论的基础 举一例说明 9 怎样理解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19 第五讲积累论研讨问题 1 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 第七篇21章 2 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实质的分析 22章 3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对无产阶级命运的影响 23章 4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的分析 24章7节 20 英镑为英国的本位货币单位 由英格兰银行发行 辅市单位原为先令 Shiling 和便士 Penny 1英镑等于20先令 1先令等于12便士 1971年2月15日 英格兰银行实行新的货币进位制 辅币单位改为新便士 NewPenny 1英镑等于100新便士 目前 流通中的纸币有5 10 20和50面额的英镑 另有1 2 5 10 20 50新便士及1英镑的铸币 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