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护结构分部工程验收自评报告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7195752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护结构分部工程验收自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支护结构分部工程验收自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支护结构分部工程验收自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支护结构分部工程验收自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支护结构分部工程验收自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支护结构分部工程验收自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护结构分部工程验收自评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土建施工02标段【铁炉站站】支护结构分部工程验收自评报告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轨道1号线二期土建施工02标项目部二一六年一月目录一、工程概况31、铁炉站站工程概况32、周边环境及水文地质情况33、工程主要参加单位54、分部验收范围5二、支护结构分部验收依据5三、支护结构施工情况61、支护结构设计概况62、支护结构施工63、低应变动测法桩身完整性检测74、支护结构施工过程75、施工测量放线86、施工原始记录、资料整理87、安全、监测情况98、关键工序节点验收99、其它10四、支护结构分部工程资料整编情况10五、支护结构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101、质量保证体系102

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13、质量保证资料审查情况12六、工程质量评价121、原材料性能检验统计122、试件取样性能检验统计123、试块混凝土质量统计评定134、低应变动测法桩身完整性检测情况13七、分部工程质量评定情况131、工程实体观感质量132、分部工程质量评定汇总143、质量自评意见14一、工程概况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土建施工02标段包括两站两区间,分别为梧桐街站化工路站区间、化工路站、化工路站铁炉站站区间、铁炉站站。图1 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土建施工02标地理位置示意图1、铁炉站站工程概况铁炉站站为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的一个中间站,车站位于铁炉村。车站主体结构为地下

3、双层双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箱型结构,盾构吊出,两端接盾构区间。车站总长206.35m,标准段外包宽度为19.5m,呈南北走向;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顶板覆土厚度约为3.0m,底板埋深15.215.9m。本站共设4个出入口,2组风亭。本站主体结构及附属结构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车站主体结构基坑开挖深度约16.7m,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的支护形式;围护结构支护参数如下:标准段围护桩采用10001500mm钻孔灌注桩,盾构加宽段采用10001400mm钻孔灌注桩,桩顶设冠梁,桩间采用挂8150150mm钢筋网、喷射100mm厚混凝土;支撑体系采用三道16mm厚609钢管撑。2、周边环境及水文地质情况(1)周

4、边环境车站周边多为民用厂房和居民区,车站主体施工期间需切断樊楼南街部分路段,需进行交通疏解。1、2号出入口施工期间需对站前路进行交通导改。根据管线调查资料,车站站位处无相关管线资料,施工前经实际调查探明发现有污水、通信、电力线缆从基坑边通过,需要进行迁改。(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1)工程地质地貌类型划分为黄土地貌和流水地貌二大类型,本车站场地为山前冲洪积缓倾斜平原,场地较平整。车站最高海拔122.116m,最低海拔121.100m,地表岩性均为黄土状粉土、粉质粘土。本场地45m以上地基土属第四系(Q)沉积地层,按其成因类型、岩性和工程性能可划分为11个工程地质层。车站施工范围内地层依次为:杂

5、填土(Q4ml)地层代号(1)、黏质粉土(Q3al)地层代号(10)、黏质粉土(Q3al)地层代号(19)、黏质粉土(Q3al)地层代号(20)、黏质粉土(Q3al+pl)地层代号(25)、黏质粉土(Q3al+pl)地层代号(28)、粉质黏土(Q2al+pl)地层代号(35)、粉质黏土(Q2al+pl)地层代号(36)、黏质粉土(Q2al+pl)地层代号(36-1)、粉质黏土(Q2al+pl)地层代号(37)。铁炉站站地质岩性特征表见表1所示。表1 铁炉站站地质岩性特征表地层代号岩土名称重力密度三轴试验直剪快剪基床系数黏聚力内摩擦角黏聚力内摩擦角水平垂直kN/m3kPakPaMPa/mMPa/

6、m10黏质粉土1910.318.417.319.0121219黏质粉土19.210.620.017.622.3211920黏质粉土19.69.719.218.122.7201825黏质粉土19.210.318.417.221.4171628黏质粉土19.318.021.9262535粉质黏土19.529.318.2312936粉质黏土19.429.919.5333136-1黏质粉土19.220.921.6272637粉质黏土19.330.619.44139水文地质:本区浅层含水层岩性以粘质粉土、粉质粘土为主,属孔隙潜水,地下水类型为潜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侧向径流,排泄主要为人工开采。勘

7、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43m,历史最高水位为38m(底板埋深15.215.9m,抗浮水位为38m地下水位埋深远低于底板埋深)。3、工程主要参加单位(1)建设单位: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2)勘察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3)设计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4)监理单位:上海地铁咨询监理科技有限公司(5)施工单位: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6)第三方监测:河北建设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7)第三方测量:化工部郑州地质工程勘察院4、分部验收范围本次验收范围为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02标段铁炉站站土建工程支护结构分部工程,包含支护工程及冠梁两个子分部工程。其中支护工程子分部工程包含混凝

8、土灌注桩、钢筋网喷混凝土、钢或混凝土支撑3个分项工程;冠梁子分部工程包含钢筋、模板、混凝土3个分项工程。二、支护结构分部验收依据1)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土建施工02标铁炉站站围护结构施工设计文件及图纸。2) 施工现场踏勘所获得的有关资料3)郑州市政府关于工程施工的有关规定及法规4) 郑州地铁关于工程验收的相关管理办法5)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版) GB50299-1999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7)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2012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

9、规范Gb50497-20091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13)铁炉站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三、支护结构施工情况1、支护结构设计概况本站土建工程围护采用钻孔桩+内支撑的基坑支护。支护结构方案采用1000mm1500mm(端头盾构井采用1000mm1400mm)的钻孔灌注桩,桩顶设冠梁,桩间采用挂8150150mm钢筋网、喷射100m厚混凝土。本站土建工程钻孔桩桩径1000mm,总计324根,钻孔桩嵌固深度为7.59.5m。其中A型桩84根,桩长24.75m;B

10、型桩230根,桩长21.65m;C型桩10根,桩长26.45m,混凝土标号C35,钢筋笼主筋采用I级接驳器连接。本站土建工程冠梁采用截面为1400800m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内支撑采用三道60916mm的钢管支撑。2、支护结构施工(1)铁炉站站土建工程钻孔灌注桩根据地层情况选用旋挖钻机成孔,施工采用跳孔的顺序进行施工,旋挖钻机钻孔约810根/天。钢筋笼采用整体性一次吊装,单根最长长度为27.03m,单根最大重量为3.817t。本工程选用履带吊吊装钢筋笼,采取四点起吊,一次吊装入孔的吊装方式。采用导管灌注混凝土,采用起重机提升,灌注时混凝土运输车直接卸入料斗内灌注,导管直径250mm。(2)

11、钻孔桩施工完毕后,进行冠梁施工,冠梁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冠梁及挡土墙采用木胶合板模板支模,现场绑扎钢筋,商品混凝土运至现场灌注,插入式捣固器振捣密实,冠梁及挡土墙随开挖进度进行施做。(3)铁炉站站土建工程钢支撑均采用609mm钢管撑+型钢斜撑构成。支撑由活动、固定端头和中间节组成,各节由螺栓连接。钢支撑的稳定性是整个基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钢支撑的架设必须准确到位,并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加预应力。(4)围护桩桩间土体采用C25网喷混凝土支护,厚100mm,钢筋网片为8150mm150mm。桩间网喷混凝土支护自上而下,随挖随喷。试验室负责优选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与现场控制,喷射施工前先进行试喷,试

12、喷合格后再投入喷射施工,3、低应变动测法桩身完整性检测根据围护桩身完整性检测要求,执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及本车站围护结构设计规定:围护桩应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本站土建工程总桩数324根,检测65根,桩身完整性结果:I类桩62根,占检测桩总数的95%;II类桩3根,占检测桩总数的5%;III、IV类桩无。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现场围护桩低应变检测4、支护结构施工过程第一根钻孔灌注桩在2015年1月7日进行钢筋笼加工,并于2015年1月10人人完成第一根桩混凝土灌注,并随后经勘察、设计、建设、监理等单位人员验收

13、,完成了样板验收并合格。因管线改迁影响,铁炉站站土建工程钻孔桩共分两期进行施工,一期施工为2015年1月7日至2015年2月1日,共施工完成174根钻孔桩,二期施工为2015年4月15日至2015年4月30日,共施工完成150根钻孔桩。本站自2015年3月6日开始第一段冠梁钢筋绑扎,至2015年5月26日完成全部冠梁施工。本站自2015年5月5日进行开挖条件验收后,开始进行大面积开挖,自南向北分层分段开挖,至9月3日全部开挖完成。基坑在开挖过程严格控制“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五个要点,遵循“竖向分层、纵向分区分段、先撑后挖”的施工原则进行开挖,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桩间网喷支护施工。自20

14、15年5月4日架设第一根钢支撑至2015年8月28日完成最后一根钢支撑施工。支护结构施工支护结构施工全过程严格执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支护结构施工均无重大偏差,详见混凝土灌注桩支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混凝土灌注桩灌注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钢筋网喷混凝土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钢或混凝土支撑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钢筋工程(原材料、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钢筋工程(连接、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模板工程(现浇结构模板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模板工程(拆除)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混凝土工程(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混凝土工程(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现浇结构工程(结构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5、施工测量放线工程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及测量规范要求,编制测量方案。并通过对测绘院交与桩点的复测及引该点至施工现场,且形成相应的监控测量控制网,以确保工程定位的准确。施工中严格按照测量方案要求及时的对工程进行监控与测量,并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及时将相关监测的数据进行上传,且积极配合控制测量单位及第三方监测单位对本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