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19277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学”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社会”和希腊文的“言论、学说”的结合,就其最一般的意义而言,它是一门关于社会的科学。1838年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首先使用“社会学”概念的,目的是要表明一种新的不同于以前那种思辫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的实证社会学说。但是,由于社会概念本身含义的广泛和不确定,使得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长期以来总是显得模糊不清和捉摸不定。 社会学家们对社会学的分攻主要表现为:第一,社会学有没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第二,如

2、果社会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有些社会学家根本否认社会学有特定对象,他们或者把社会学归结为方法科学,强调社会学是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或者把社会学当作“剩余社会科学”。前者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学有研究对象的可能性;后者则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当作一种变化不定的东西或者是其他学科不研究的内容的大杂烩。 显然,上述观点都否定了社会学的独立性和它在社会科学中的应有地位。因此,绝大多数社会学家都不赞成这两种看法,而肯定社会学有自己的独特研究对象。那么,社会学的独特研究对象是什么?学术界又各持己见。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侧重以社会为对象,重在研究社会的结构和过程、社会的运行和发展

3、、社会的秋序和进步等等,它主要体现了社会学史上的实证主义传统;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它主要体现了社会学史上的反实证主义传统。 其实,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的社会有机体,就是现实的、具体的、作为整体的社会。因此,社会学要研究的不是一般的抽象的社会形态及其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而是由具体的个人通过各种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所结成的现实的社会,以及这个现实社会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简单地说,社会学研究付象就是整体的现实社会的结构与运行过程。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社会的整体结构与过程不等于对社会进行包岁万象的研究,而是研究构成社会的各种要素、各个部门的结构关系以及这种结构关系的运动变化过

4、程。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这一定义是符合社会学自身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需要的。 (摘编自吴增基等主编现代社会学第三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长期以来捉摸不定,导致社会概念本身含义的广泛和不确定。 B.把社会学当作方法科学或剩余社会科学都是在某种程度上否认社会学有特定对象。 C.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的社会有机体,不是抽象的社会形态及其变化发展规律。 D.以个人的社会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是社会学史上反实证主义传统的主要体现。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在提出社会学概念

5、的基础上,引出“社会学研究对象”这一关键阐述对象。 B.第三段首句评价上文内容,又引出下文话题,在论述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C.第四段紧承二、三段中的几个问句,科学地回答了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的问题。 D.文章在论述“社会学”概念的过程中,采用并列式论述结构,最后得出其科学的定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分析社会学研究领域存在的分歧时,对学术界的不同见解并非都否定。 B认为社会学有特定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家绝大多数都不赞成社会学是方法科学。 C.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观点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有区别的。 D.准确、科学的社会学定义是符合社会学自身历

6、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需要的。(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范爱农鲁 迅 在东京的客店里,我们大抵一起来就看报。一天早晨,辟头就看见一条从中国来的电报,大概是:“安徽巡抚恩铭被Jo Shiki Kin刺杀,刺客就擒。”大家一怔之后,便研究这刺客是谁。 这是徐锡麟,他留学回国之后,在做安徽候补道,办着巡警事务,正合于刺杀巡抚的地位。不久,秋瑾姑娘在绍兴被杀的消息也传来了,徐锡麟是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人心很愤怒。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

7、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碑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到,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

8、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普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 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

9、相熟了。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 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知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钟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钱店掌拒是军械司长在街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 我被摆在师范学校校长的饭碗边。爱农做了监学,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书,实在

10、勤快得可以。 然而事情凑巧得很,季茀写信来催我往南京了。爱农也很赞成,但颇凄凉,说:“这里又是那样,住不得。你快去罢”我懂得他无声的话,决计往南京。 我从南京移到北京的时候,爱农的学监也被校长设法去掉了。他又成了革命前的爱农。我想为他在北京寻一点小事做,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没有机会。他后来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 我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夜间独坐在会馆里,十分悲凉,做了四首诗,现在只记得一首里的六句,起首四句是:“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中间忘禅两句,末了是“旧朋

11、云散尽,余亦等轻尘。” 后来我回故乡去,才知道一些较为详细的事。一天,几个新的朋友约他坐船去看戏,回来已过夜半,又是大风雨,他醉着,却偏要到船舷上去小解。大家劝阻他,也不听,自己说是不会掉下去的。但他掉下去了,虽然能浮水,却从此不起来。 第二天打捞尸体,是在菱荡里找到的,直立着。 我至今不明白他究竟是失足还是自杀。 他死后一无所有,遗下一个幼女和他的夫人。有几个人想集一点钱作他女孩将来的学费的基金,因为一经提议,即有族人来争这笔款的保管权,其实还没有这笔款,大家觉得无聊,便无形消散了。 现在不知道他唯一的女儿景况如何?倘在上学,中学已该毕业了罢。 (取材于鲁迅同题散文范爱农,有改动) 注1徐伯

12、荪:徐锡麟,字伯荪。革命:指1911年。季茀:许寿裳,字季茀,鲁迅挚友。圜:同“圆”。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所以称天为“大圜”。此句谓整个世界都醉生梦死。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乡重逢,作者和范爱农相认后都笑起来,他们在相互嘲笑曾经的剑拔弩张,也为因深深误会而多年杳无信息感到悲哀。 B.文中画线句道出了革命后新政府仍由旧乡绅把持、进人新政府的革命军也很快被腐蚀掉的事实,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的不彻底。 C.“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是说范爱农喜欢在喝酒时评论人世,鄙视隐身避世的酒徒,传神地勾勒出了范爱农优世伤时、卓尔不群的形象。 D.本文写人记事朴实平易

13、,刻画人物多用白描手法,人物个性尽现其中;行文感情跌宕起伏,于平实的叙述笔调中蕴含着真挚深厚的感情。5.从相识到永诀,作者对范爱农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联系文中所叙事件简要概括。(5分)6.造成范爱农悲剧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传统村落是活的文化遗产,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批传统村落逐步消失。住建部的数据显示,经过抢救性保护,过去5年间,我国基本实现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第一阶段的目标,全国有63%的村落传统公共建筑得到保护修缮,70%以上的村落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民收入一万元以上的村

14、落由不足5%增至21%,社会保护意识和积极性空前高涨。 但以传统村落占比是全国第一的云南为例,旅游开发的比例不足10%,开发尚可的古村落比例不到1%。下一步保护工作的难点在于,云南、贵州等西部地区的基础较差,在保护、修缮中不仅要提升卫生、餐厨、通风等传统民居的性能,还要与扶贫工作结合,而这些工作的关键是地方政府要重视。 (摘编自住建部:开发商不应该是传统村落保护的主体,2017年7月31日中国新闻网)材料二: 注:我国对古村落的保护是采用名录制,又名“名录保护”,将传统形态完整、遗存丰富、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一个个甄选和认定下来,列入名录,加以保护。材料三: 在传统村落开发规划和保护进

15、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村落保护的商业化气息过于浓郁,将传统村落当成“旅游提款机”,忽视了村落固有的文化生态,有导致生态文化灾难的隐患;过分注重村落外表的整齐划一、富丽堂皇和高大上,忽视了村庄“人”的感受,没了原住民,没了原始行业和行当,没了活力和生机。 我省及时出台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给传统村落保护行为分门别类、设定框架、详细界定、规范约束,给社会大众提供登高望远的观念引领。比如针对村落保护中的过度商业倾向,条例强调“注重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延续性,防止传统村落空心化、过度商业化”“在传统村落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应当尊重村民意愿,并对村民所有的建筑物处理作出约定”,提醒人们,村落保护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赚取真金白银,商业化开发更是为了给保护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摘编自守住传统村落的味和魂,2017年8月24日贵州日报)材料四: 当前传统村落保护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资金问题,尽管各地政府部门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