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191905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实验中学2020学年下期期中试卷 高二 物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18是单选题,912是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做简谐运动的振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做简谐运动的振子先后两次经过同一位置的时间间隔一定等于一个周期B.做简谐运动的振子先后两次经过同一位置的时间间隔一定等于半个周期C.做简谐运动的振子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一定具有相同的速度D.做简谐运动的振子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一定具有相同的加速度2.若放在实验室中的单摆摆长不变,摆球的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

2、时的速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单摆摆动的( )A.振幅变小 B.振幅变大 C.频率变小 D.频率变大3.关于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B. 由某振源产生的波,波的频率与振源的频率相同C. 振源的振动速度与波的传播速度相同D. 当振源振动一个周期时,波上的每个质点前进一个波长的距离4.一束光线从折射率为1.5的玻璃内射向空气,在界面上的入射角为45,下面四个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5如图,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振幅、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时刻质点O正处在平衡位置B.

3、 P、N两点始终处于平衡位置C. M点振幅为单个波引起的振幅的2倍D. 从该时刻起,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M到达平衡位置6.振源A带动细绳振动,某时刻形成的横波如图甲所示,则在波传播到细绳上一点P时开始计时,下列图乙的四个图形中能表示P点振动图象的是( )AP图甲xtABxtCxtDxt图乙7.如图所示,物块A、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且mAmB,现用大小相等的两个力F和F分别作用在A、B上,使A、B沿一条直线相向运动,然后又先后撤去这两个力,使这两个力作用的位移大小相等,接下来两物体碰撞并粘在一起,则它们( ) A.可能停止运动B.一定向右运动C.可能向左运动D.仍运动,但运动方向不能确定8.

4、如图所示为单摆在两次受迫振动中的共振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两次受迫振动分别在月球上和地球上进行,且摆长相等,则图线II是月球上的单摆共振曲线B. 若两次受迫振动均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进行的,则两次摆长之比为C. 图线II若是在地球表面上完成的,则该摆摆长约为1mD. 若摆长约为1m,则图线I是在地球表面上完成的9.有关光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折射光与入射光的传播方向总是不同的B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的油膜上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干涉现象C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只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黄光,则条纹间距变宽D折射现象说明光是横波10.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5、=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t=0.2s时刻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列波的波长为12cmB. 在t=0.2s时,x=6cm处的质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C. 这列波的波速可能为0.4m/sD. 这列波遇到5m宽的物体,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11.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P的x坐标为3m。已知再经过1.0s,P质点第三次到达波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速为1m/sB.波的频率为2.5HzC.x坐标为4m的质点经过1.0s通过的路程是10mD.x坐标为10m的质点在t=0.6s时恰好处于平衡位置向上运动12.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

6、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是7kgm/s,B球的动量是5kgm/s。当A球追上B球时发生碰撞,则碰撞后A、B两球的动量可能值是( )ApA = 6kgm/s, pB = 6kgm/s BpA = 8kgm/s,pB = 4kgm/sCpA = -2kgm/s,pB = 14kgm/s DpA= - 7kgm/s,pB=19kgm/s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14分)13.(6分)如图所示为测一块半球形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A.将半球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用铅笔画出它的直径AB,移走玻璃砖,并用刻度尺找出中点O,记下此点(即圆心);B.在圆弧侧的白纸上,作过O点且垂直直径AB

7、的直线CO,放上玻璃砖,在CO上插两颗大头针P1和P2(距离适当远些);C.使玻璃砖以O为轴在白纸上缓慢地转动,同时眼睛向着AB透过玻璃砖观察P1和P2的像,当恰好看不到P1和P2的像时停止转动玻璃砖,记下此时的直径AB的位置;D.量出BO和BO的夹角。若量得=41,sin41=0.66。则:(1)实验是用 现象进行的;(2)计算公式n=_;(3)计算得:n=_。14.(8分)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先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不放小球2,让小

8、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步骤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B,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P.N离0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1)对于上述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每次小球释放的高度可以不同 B.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C.小球1的质量应大于小球2的质量 D.斜槽轨道尽量光滑可以减小误差(2)上述实验除需测量线段OM、OP、ON的长度外,还需

9、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填序号)A .小球1和小球2的质量m1和m2B. A和B两点间的高度差h1C .B点离地面的高度h2(3)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38分,请书写必要的文字说明)15.(8分)一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求:(1)振子简谐运动振幅A.周期T分别是多少,写出该简谐运动的表达式;(2)振子做简谐运动20 s时的位移是多少?前20s的总路程是多少?t/10-1sx/cmt/10-1sx/cm16.(8分)右图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线,虚线是0.2s后它的波形图线。这列波可能的传播速度是多

10、大?17.(10分)如图所示,透明介质球的半径为R,光线DC平行于直径AB射到介质球的C点,DC与AB的距离H=08R。若DC光线进入介质球后,第二次再到介质球的界面时,从球内折射出的光线与入射光线DC平行,求介质球的折射率。18.(12分)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初速度v0射向质量为M的长方体木块。(1)设木块可沿光滑水平面自由滑动,子弹留在木块内,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为f,求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L。并讨论:随M的增大,L如何变化?(2)设v0=900m/s,当木块固定于水平面上时,子弹穿出木块的速度为v1=100m/s。若木块可沿光滑水平面自由滑动,子弹仍以v0=900m/s的速度射向木块,发现

11、子弹仍可穿出木块,求M/m的取值范围(两次子弹所受阻力相同)。河南省实验中学2020学年下期期中试卷高二物理参考答案1、 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ABAAABCBCACBDAC二、实验题13.(每空2分)全反射,1.5 14.BC(3分)A(2分)(3分)三、计算题15、(8分)(1)由振动图像可得:A8 cm,T0.4 s,则5rad/s故该振子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x8cos(5t)(cm)(2)振子经过一个周期位移为0,路程为84 cm32 cm,前20 s刚好经过了50个周期,所以20 s时振子位移x8cm,振子路程s5032 cm1600 cm16 m.16、(8分)由于波的传播方向未给定,所以必须分别讨论波向右传播和向左传播两种情况,又由于周期(或频率)未给定,要注意时间的周期性,用通式表示一段时间t。由图线可直接读出波长4m。17、(10分)解:18.(12分)(1)当木块可自由滑动时,子弹、木块所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即可解出打入深度为可知,随M增大,L增大。(2)当木块固定时: 这种情况下,系统的动能损失仍等于阻力与相对移动距离之积:可得:由、两式,可解出,为子弹刚好穿出时Mm的值。我们已经知道,M越大,子弹打入木块的深度越大,故Mm80应为Mm的最小值,即应取Mm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