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20届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李****室 文档编号:127191156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2020届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2020届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2020届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2020届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2020届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附答案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2020届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附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照许慎的解释,“器”字四个“口”代表围栏四角的木桩,彼此之间系以藤条葛(g)蔓,中间的“犬”字说明围栏内的驯化、豢(hun)养已使狼变狗。B太阳在衰老膨涨,将吞噬(sh)整个太阳系,为了自救,人类提出“流浪地球”计划,刘培强毅然前往国际空间站,跟国际同侪(chi)肩负起领航重任。C父亲点了一支烟,用抹布擦了擦挡风玻璃,再次启动引擎,挂好驱动挡,揣(chui)着无限憧憬与些许惶惑,一头扎(zh)进了驶往北方的茫茫白雾中。D瑞士库尔小镇位于阿尔卑斯山东麓,其历

2、史可追溯(s)到1.1万年前,堪与中东耶律哥城相媲美,徜徉在蜿(wn)蜒盘桓的鹅卵石小径,惬意悠然。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水浒传和红楼梦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学风格,即壮美与优美。【甲】对应于文章肌理,也就一个写意,线条粗放而有劲道;一个工笔细软。【乙】顾随说红楼梦“乃有中之有,应有尽有”,而水浒传“乃无中之有,余味不尽”。大观园里的宝黛们锦衣玉食,席丰履厚,文笔不能不作静态刻画,自然精密繁缛。水泊里的生活却是粗线条,好汉们不能处社会,也不能处家庭,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行文也要言不烦。这种差异正如荷马史诗与圣经旧约的区别。奥德修斯的故事具体完整,面面俱到,正是应有尽有。亚伯拉罕的故事

3、则只突出行动本身,其他都不交代,真叫能无即无。荷马的世界是静止不动的,旧约的人物却处于动荡不安中。【丙】史诗可大量使用连词、副词、小品词、和其他句法的修辞手段,一层层叙述下来;旧约却尽是短兵相接的句子,陡峭得很。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席丰履厚 B精密 C则 D短兵相接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甲 B乙 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最新俄罗斯智能手机零售商提供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今年6月华为手机在俄罗斯市场份额达到24.6%,超过三星的23.2和苹果的11.8%,升至首位。B前途与“钱途”的双轮驱动,让不少公众

4、号进入到“春天里”,很多文章也竭尽所能赚流量、博眼球,但“谋出位”的过程需要公众号有良知,有担当。C长生问题疫苗案件表明,要提高违法成本,那些利欲熏心、无视规则的不法企业,那些敢于挑战人类道德底线的人,要依法严惩,终生禁业,决不姑息。D由于早年有为杂志撰写政治评论和当新闻记者的经历,奈保尔对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透视,始终保持着他深刻的批判性和丰富的视角着实令人惊叹。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和基础,_,就是开发人的创新思维。西方的语文课程与教学非常强调“批判性”。在西方的语文课程和教

5、学目标中,无论是总述还是细部,_。许多表述中即使没有“批判性”这三个字,_。譬如,“认识作者所要传递的价值观、前提及隐含的意义”“识别别人讲话中的宣传成分和基本态度”等。在西方,“批判性”不仅作为一种治学的技巧来传授,而且当作一种理想的人格来影响学生。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1月29日晚,咪蒙公众号发表了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该文主人公是某市理科状元,家境贫寒,名校毕业后不断打工贴补家用,最终因病早逝。在“寒门”“状元”“死亡”等多种标签加持下,此文迅速刷爆朋友圈,收获了无数人的眼泪。但次日一早就有网友指出该文存在诸多疑点,内容疑似虚构。如文中晒出的中学照片在四川某市,但该校并非

6、全省排名前几;照片中标注时间为2011年10月,而该校操场是2012年秋才修好的;该市当年的理科状元现正攻读博士学位;主人公2013年看网络剧灵魂摆渡,而灵魂摆渡首次上线在2014年2月;主人公“进阿里两年就升到了P7”,而阿里公关部称两年升P7不可能等。面对汹涌的质疑,咪蒙团队回应称该文为非虚构写作,“细节上做了模糊化处理”。然而,一旦细节不可信,非虚构文本就无法称其为非虚构,而已堕落为网友谑称的“韭虚构”。为了流量,为了受众,为了金钱,为了收割大量韭菜,咪蒙团队不惜以虚假故事熬制鸡汤,骗取大众情感。(1)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2分)_(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

7、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90个字。(4分)_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材料一:故事是文本所叙述的事情,是作家叙事的原材料;情节则是讲故事的方法,或者是故事的布局方式。这种区分对于小说叙事研究很重要。它把问题集中在叙事形式与叙事效果之间的关系上,而不是纠缠于故事是不是真实、客观不客观。值得一提的是,所谓原材料并不是指生活原型或创作素材,而是指读者读完文本后,根据事情的先后顺序重新构想出来的故事本来形态,是我们可以从文本中推断出来的这些事件的实际发生时的次序。比如一部侦探小说的情节展开过程可能是这样:一件凶杀案发生了,案情扑朔迷离,侦探克服了很多

8、困难,终于拨开迷雾,查清了案情真相。看完全部情节后,人们通常会按照事情的先后顺序把故事重新构想出来。前者是情节,后者就是所谓的故事。(节选自南帆文学理论)材料二:人们一般认为情节应该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它们由矛盾推动,构成一个前后之间有因果联系的整体。英国作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就曾举过一个著名的例子,用来说明故事和情节的区别。“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了”,这是故事,事情是按时间顺序讲述的,前后间不考虑因果联系。“国王死了,不久王后因悲伤过度也死了”,这是情节,虽然也是按时间顺序讲述的,但前后间有因果联系。情节是通过因果联系来组织故事的,在结构主义叙事学出现以前,这是人们

9、普遍接受的观点。从因果联系角度出发,确实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事情被一笔带过,有些事情却占据了很长的篇幅;为什么讲完今天的事情不接着讲明天,而是回过头来倒叙几天甚至几年前发生的事情。因为有些事情对情节的整个因果进程关系重大,有些则有可能是旁枝末节。(节选自刘小新文学理论基础)材料三:福斯特认为“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了”只是一个故事(在纯粹编年史的意义上)而已;“国王死了,不久王后因悲伤过度也死了”则是一个情节,因为它增加了因果关系。然而,有趣的是我们的心灵要固执地去寻找结构的一致性,只要有必要,它们就会提供。除非有人引导,否则读者就会认为甚至“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也表现了一种因果关系,

10、认为国王之死与王后之死有某种联系。在视觉领域里,我们也以同样的精神寻求一致性,也就是说,我们天生就会把粗糙的感觉转化为知觉。所以,人们认为纯粹的编年史难以实现。“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了”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因悲伤过度也死了”在叙事上的不同,仅仅是在表层的清楚程度之上,在更深的结构层面上,这两种表述都出现了因果因素。读者理解了或补充了它,他们推断国王之死就是王后之死的原因。“因为”是通过对日常世界的推断而推断出来的,包括有目的的言说的人物。(节选自查特曼故事和叙事)7下列对材料一二中“故事”和“情节”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故事是文本所叙述的事情,是按时间先后顺序重新构想出来的真

11、实事情本身。B情节是叙述事情的方法,如先讲凶案发生,再讲侦探查案,最后讲案情真相。C故事是叙事的原材料,指像“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了”背后的生活原型。D情节是以因果关系来组织各个事件的,不会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讲述。8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结构主义叙事学出现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情节是通过因果联系来组织故事的,而这能有效解释叙事的详略和顺序问题。B查特曼认为,“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了”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因悲伤过度也死了”两种叙事在深层结构上是相通的。C人们认为纯粹的编年史难以实现,主要是因为人类具有寻求一致性的倾向,天生就会对原生态的生活现

12、象进行编辑和转化。D三则材料阐释了故事与情节的内涵及其异同,材料一和材料二认为情节有因果联系而故事没因果联系,材料三则与此相反。9在查特曼看来,故事也具有因果关系的原因是什么?(4分)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摸秋 江岸从前,人们摸秋,大都是一种戏耍,甚或庄稼收割前的一种仪式。摸秋的人嘻嘻哈哈,并不避人,护秋的人虚张声势,胡乱吆喝几声了事。听老人们说,如果不摸秋,来年的庄稼就不发旺。可是,1959年的摸秋,就不是这种古老遗风的流传了,人们饿急了眼,明目张胆地去偷,去抢呢。傍晚时分,摸秋的队伍就陆陆续续出发了,大都是女人和半大的孩子。男人们早都编排好班组,轮流护秋。女人和

13、孩子们前脚走了,护秋小分队就跟着去了。摸秋的人里面,兴许就有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呢。男人们与其说是护秋,倒不如说是站岗放哨,保卫家人的安全。每次出去护秋,大家都不愿意和吴孝先一起去。吴孝先是黄泥湾大队民兵营长,全面负责护秋工作,他往往能像抢占敌人山头似地猛打猛冲,追赶摸秋的人。一旦被他抓住了,少不得要打个鼻青脸肿,第二天脖子上挂着摸来的红薯或玉米棒子,接受批斗。都是乡里乡亲的,谁也不愿意这种场面出现,更不愿意摸秋的人被自己和吴孝先捉住。你们跑快点,从那边包抄过去。发现目标以后,吴孝先兴奋地吩咐。大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气喘吁吁地嚷嚷,我一天粒米未进,怎么跑得动?石头站在上风口,拼尽全力咳嗽,似乎要把

14、肺咳出来。回声在山谷间震荡着,传出去老远。等吴孝先连滚带爬地扑到红薯地,早已没了人影,浅淡的月光下,只剩下一畦畦凌乱的红薯藤和几个没有来得及带走的红薯。吴孝先的老婆桂英夜晚也出去摸秋。她是干部家属,害怕影响不好,向来都是单打独斗,去的地方又比较隐蔽,摸回来的东西,趁吴孝先不在的时候,偷偷和几个孩子连皮带芯吃掉,没有露出什么蛛丝马迹。但吴孝先还是怀疑。一样吃青菜南瓜,甚至吃树皮草根,没吃到正经粮食,为什么自己有气无力,桂英和孩子却比较精神呢?吴孝先收拾不了别人,只好收拾自己的老婆桂英。吴孝先假装出去护秋,在村外转一圈儿,又绕回屋后。他听见桂英安置孩子的声音,关门的声音。他探头去看,夜一片漆黑,恍惚看见一个人影从他家门一晃,就融进了夜色。他悄悄跟了过去。撵到村口的时候,他追上了那人,他看见那人手里提着一条布袋。他妈的,我叫你发贱,叫你去偷。吴孝先发了疯似地追上去。那人跑了一阵儿,很快就被吴孝先追上了。果然是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