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7190210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题第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2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70,则它的底角度数为()A45 B55 C65 D703如图所示,在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则图中与CD相等的线段有()AAD与BD BBD与BCCAD与BC DAD,BD与BC4把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所示放在数轴上,以正方形的对角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则点A对应的数是()A1 B. C. D25若等腰三角形中两条边的长度分别为3和1,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5 B7 C5或7 D66如

2、图所示,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ACBCD BBACDACCBCADCADBD907如图所示,ODAB于点D,OPAC于点P,且ODOP,则AOD与AOP全等的理由是()ASSS BASA CSSA DHL8如图所示,在ABC中,ACB90,将CBD沿C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若A22,则BDC等于()A44 B60 C67 D779.如图所示,在ABC中,C90,AC3,B45,P是BC边上的动点,则AP的长不可能是()A3.5 B3.7 C4 D4.510如图所示,已知O是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的交点,ODAB交BC于点D,

3、OEAC交BC于点E.若BC10 cm,则ODE的周长为()A10 cm B8 cm C12 cm D20 cm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题号12345678910总分答案第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命题“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逆命题是_12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40,BDAC于点D,则DBC_.13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判定ABDACD最简单的方法是_14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4,则它另一边的长为_15如图所示,有两个长度相等的滑梯(即BCEF),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的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

4、已知左边滑梯与地面的夹角ABC27,则右边滑梯与地面的夹角DFE_.16如图所示,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边上任意一点,DEAB于点E,DFAC于点F.若BC2,则DEDF_.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66分)17(6分)如图所示,已知ABAC,D是AB上的一点,DEBC于点E,ED的延长线交CA的延长线于点F.试说明:ADF是等腰三角形18(6分)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AEAF.求证:DEDF.19(6分)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为直角,AB16,BC25,CD15,AD1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0(8分)如图所示,延长

5、ABC的各边,使得BFAC,AECDAB,连结DE,EF,FD,得到DEF为等边三角形求证:(1)AEFCDE;(2)ABC为等边三角形21(8分)如图所示,请将下列两个三角形分别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要求标出每个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度数)22(10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a和b,斜边长度为c,则a2b2c2,即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此结论称为勾股定理在一张纸上画两个同样大小的直角三角形ABC和ABC,并把它们拼成如图所示的形状 (点C和A重合,且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互相垂直)请利用拼得的图形证明勾股定理23(10分)如图所示,在ABC中,C2B,D是BC边上的一点,且A

6、DAB,E是BD的中点,连结AE.求证:(1)AECC;(2)BD2AC.24(12分)如图所示,O是直线l上一点,在点O的正上方有一点A,满足OA3,点A,B位于直线l的同侧,且点B到直线l的距离为5,线段AB,一动点C在直线l上移动(1)当点C位于点O左侧时,且OC4,直线l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AC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OP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连结BC,在点C移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一点C,使得ACBC的值最小?若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A2B3A4B5B6C7D8C9D10A1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22013HL145或15631617解

7、:ABAC,BC(等边对等角)DEBC于点E,DEBFEC90,BEDBCF90,EDBF(等角的余角相等)又EDBADF(对顶角相等),FADF,ADAF,ADF是等腰三角形18证明:如图,连结AD.ABAC,D是BC的中点,EADFAD.在AED和AFD中,AEDAFD(SAS),DEDF.19解:A为直角,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BD2AD2AB2.AD12,AB16,BD20.BD2CD2202152252,且BC2252,BD2CD2BC2,CDB为直角,ABD的面积为161296,BDC的面积为2015150,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96150246.20证明:(1)BFAC,

8、ABAE,BFABACAE,即FAEC.DEF是等边三角形,EFDE.又AECD,AEFCDE.(2)由AEFCDE,得FEAEDC.DEF是等边三角形,DEF60.BCAEDCDECFEADECDEF,BCA60.同理可得BAC60,ABC60,ABC为等边三角形21解:如图所示22证明:如图所示,在RtABC中,1290,13,2390.又ACC90,23ACC180,B,C(A),B在同一条直线上又B90,B90,BB180,ABCB.由面积相等得(ab)(ab)ababc2,即a2b2c2.23证明:(1)ADAB,ABD为直角三角形E是BD的中点,AEBEDE,BBAE.AECBBA

9、E,AEC2B.又C2B,AECC.(2)由(1)的结论可得AEAC.AEBD,ACBD,即BD2AC.24解:(1)存在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C5.当点P使得ACP为等腰三角形时,如图所示,OP14,OP2541,OP3CP3OCACOC549.在RtAP4O中,AP42OP42OA2,设OP4x,则(4x)2x232,解得x,OP4.综上所述,OP的长为4或1或9或.(2)存在如图所示,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结AB与直线l相交于点C,则AB为ACBC的最小值过点A作AEl,过点B作BEAE于点E,过点A作ADBE于点D.在RtABD中,AB,BD532,AD6.在RtABE中,AEAD6,BE538,AB10,ACBC的最小值为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