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7187513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说明: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请将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读图1,回答12题。1. 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2. 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

2、,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信息,回答34题。3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GPSRSGISBRSGISGPS CGISRSGPS DRSGPSGIS4“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B统计城市GDP增长量C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D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气温、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回答5-6题。5、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B.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C.该山地所在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300m6、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

3、判断,在甲地区最可能的自然带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据悉,2011年6月22日9时至23日16时,重庆万州区出现了今年以来的最大的一次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山地滑坡,农田淹没,房屋倒塌,交通中断,损失较为严重。初步统计28个乡镇,123个村,18.3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18亿元。据此回答78题。7.这次暴雨洪涝发生时,上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 A.a、c B.b、c、d C.a、b、c、d D.a、b、c、d、e8.河流与湖泊具有水源互补的功能,下列四幅小图中(箭头表示水源补给方向),正确表示河流汛期的是 A.a B.

4、b C.c D.d2017年4月,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发现了一颗距离太阳约39光年的“超级地球”(行星LHS1140b),该行星与主星(LHS 1140)的距离、岩石构成以及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使其成为目前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选择。据此完成910题。9从天体类型上判断,主星(LHS 1140)属于( )A恒星 B行星 C星云 D彗星10称“起级地球”是“目前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选择”,主要的依据是该行星( )A受主星辐射强B绕主星运行 C离太阳较近D温度适中读下图,完成11-12题。 11. 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A.甲 乙 丙 丁 B.乙 丙 甲 丁C.丙 乙 丁 甲 D.丁 丙 乙

5、甲12. 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 )A.甲 乙 丙 丁 B.乙 丙 甲 丁C.丙 乙 丁 甲 D.丁 = 丙 = 乙 = 甲13. 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A.候鸟的季节性迁徙 B.树木年轮宽窄不等 C.河流的季节性封冻 D.太阳每天东升西落14. 下面四幅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15.2018年的秋分在9月23日,那么秋分日时地球公转到图中的位置大约是()A.B. C. D.右图为 我国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读后回答1617题。16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A5月B6月C10月D12月17该水库最可能位于: A黄河流域 B塔里木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

6、域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的单向式流程经济模式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在一闭环式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实现低开采、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的目标。读我国某地区循环发展模式图,回答18-20题。18、该模式最可能位于我国的A.广西 B.河北 C.湖北 D.黑龙江19、上图中主要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应属于A.市场导向型 B.原料导向型 C.劳动力导向型D.技术导向型20、该模式给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是A.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粮食生产 B.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C.降低资源消耗,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D.吸引高科技人才,促进经济发展读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中1、2、3、4

7、、5、6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由老到新。据此判断21-23题。 21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22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23图中的沙丘主要是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D海浪作用下图为某游客于2015年7月25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区(约41N)某光伏发电产业园区一角拍摄的照片,该产业园通过租借农田,将农业生产和光伏产业有机结合。回答2426题。24拍摄者位于太阳能集热板的_方向。A.正南 B.正北 C.东南 D.西北25拍摄当日,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最接近()A.15 B.25 C.35 D.4526该产业园这种生产模式的

8、最大优势是A.增加就业岗位 B.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C.提供农副产品 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018年1月4日晚我国出现了2018年首场流星雨。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回答2728题。27图示流星体属于()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 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 D绕恒星公转的天体28进入地球的流星体绝大部分都在大气层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A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升高 B减少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29.在点M(0,0)正西方向的是( )A. 0,30E B. 90S,30E C. 10N,0 D. 0,40W30.下图是由于

9、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阴影部分为堆积物)的情况,其中表示正确的是()第II卷 综合题(共40分)二、综合题31. 图16是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16 (1)图示省、市、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1分)(2)图示省、市、区中,每年净增人口最多的是 ,主要原因是 。(2分)(3)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 ,主要影响因素是 。(2分)(4)中国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有 。(2分)32.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该河流干流总落差仅256 m,通航期有79个月。伏尔加河的大规模开发以修筑

10、大型水利枢纽、进行阶梯开发为重点,通过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实现了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下图为伏尔加河流域简图及伏尔加河综合开发示意图。(1)指出伏尔加河阶梯开发的主要限制性因素。(4分)(2)说出伏尔加河综合开发为流域工业发展所提供的有利条件。(6分)33. 读东北地区城市和矿产分布图(图1)及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20分)油田A是_,分布在_平原上。(4分)城市B是_ _,是我国著名的_ _制造基地。(4分)据图2分析,东北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2分)辽中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_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6分)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瓶颈有哪些? (4分)地理试

11、卷答案1.B 2.C 3.B 4.B 5.C 6.B 7.B 8.D 9.A 10.D 11.C 12.D 13.D 14.C 15.B 16.C 17.C 18.A 19.D 20.B 21.B 22.D 23.A 24.A 25.C 26.D 27.B 28.C 29.D 30.D 31.【参考答案】 (1)上海(1分) (2)江苏 人口基数(较其他省市)大(2分)(3)由西部向东部迁移,或者由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或者经济因素或者经济(2分)(4)人口总量过多;人口老龄化明显(加重) (任答1点得1分)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经济,拓展就业渠道(任答两点得1分)32.(18分,每空2分)(1)河流落差较小、封冻期较长。(2)发电,为工业提供能源;航运,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输条件;供水,水库蓄水,提供工业用水。(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良好的运输条件和工业用水等。) 33.(12分,每空2分)(1)大庆油田(2分) 松嫩(2)长春(2分) 汽车(3)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4)重工业(2分) 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较好的工业基础和独特的发展历史(5)资源不足;矿区沉陷;生态恶化;环境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