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制作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T(上课用)PPT课件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27186776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制作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T(上课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精编制作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T(上课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精编制作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T(上课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精编制作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T(上课用)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精编制作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T(上课用)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制作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T(上课用)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制作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T(上课用)PPT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证明了生物的性状是由控制 染色体 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明 基因位于上 蛋白质和DNA 科学家发现 染色体主要组成成分 遗传因子 问题探讨 20世纪中叶 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 在这两种物质中 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 这个问题曾引起生物学界激烈的争论 1 遗传物质可能具有什么特点 遗传物质必须稳定 要能贮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可以准确地复制 传递给下一代等 2 证明某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的可行方法有哪些 同位素标记法 分离提纯法 病毒重组法等 一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蛋白质 氨基酸 多种多样 遗传物质 20世纪2

2、0年代 蛋白质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染色体 DNA 结构不清楚 DNA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 碱基 磷酸 A G C T 20世纪30年代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0世纪30年代 DNA有重要作用 多糖类荚膜 R型菌 菌落粗糙 Rough 无毒性 一 肺炎双球菌 二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S型菌 菌落光滑 Smooth 有毒性 小鼠 败血病 1 将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不死亡 2 将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患败血症死亡 二 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3 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不死亡 4 将R型活细菌

3、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 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结论 S型死菌中含有一种 转化因子 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使小鼠致死 三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结论 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疑问 由于艾弗里的实验中提取的DNA 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 02 的蛋白质 因此 仍有人表示怀疑 那么要怎样设计才能让人无可挑剔呢 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 然后单独 直接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 实验中最关键的设计思路 三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结果 一 标记噬菌体方法 同位素示踪 标记 法 返回 标记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含35s的培养基含35s的大肠杆菌 大肠杆

4、菌 含32p的培养基含32p的大肠杆菌 标记T2噬菌体 T2噬菌体 含35s的大肠杆菌含35sT2的噬菌体 T2噬菌体 含32p的大肠杆菌含32pT2的噬菌体 二 实验步骤 标记细菌 标记噬菌体 噬菌体侵染细菌 搅拌离心 观察放射性的分布 一组用32P标记DNA 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 三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 返回 1 为什么选择35S和32P作标记而不选用其他的同位素 2 第一 二 组实验中为什么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 低 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 高 因为硫仅存在于T2噬菌体的蛋白质组分中 而磷则主要存在于DNA的组分中 用14C和18O等元素是不可行的 因为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子

5、的组分中都含有这两种元素 在第一组实验中 35S标记的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后 搅拌不充分 使吸附在大肠杆菌外被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没有与大肠杆菌完全分离开 离心后进入沉淀物中 使沉淀物中出现放射性 在第二组实验中 32P标记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过长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增殖后释放出来 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 混合培养的时间过短 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 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 第二组实验 三 实验结果及结论 第一组实验 亲代噬菌体 32P标记DNA 35S标记蛋白质 大肠杆菌内 有32P标记DNA 无35S标记蛋白质 子代噬菌体 D

6、NA有32P标记 外壳蛋白质无35S 实验结论 DNA分子是遗传物质 结论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 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 而蛋白质的外壳仍留在外面 因此 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 是通过亲代的 传递的 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思考与讨论 1 细菌和病毒作为实验材料 具有的优点是 1 个体很小 结构简单 容易看出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 病毒无细胞结构 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 2 繁殖快 细菌20 30min就可繁殖一代 病毒短时间内可大量繁殖 2 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 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 3 艾弗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细菌的培养技术

7、物质的提纯和鉴定技术等 赫尔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噬菌体的培养技术 同位素标记技术 以及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等 科学成果的取得必须有技术手段做保证 技术的发展需要以科学原理为基础 因此 科学与技术是相互支持 相互促进的 得花叶病 不得花叶病 四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 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结论 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控制其性状 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DNA 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二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植物细胞中DNA的载体 染色体 叶绿体 线粒体 动物细胞中DNA的载体 染色体 线粒体 所以说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五 DNA的分布 原核细胞和病毒没有染色体 课后练习 基础题1 1 2 2 C 3 D 拓展题1 实验表明 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时 进入大肠杆菌内的主要是DNA 而大多数蛋白质却留在大肠杆菌的外面 因此 大肠杆菌裂解后 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是利用亲代噬菌体的遗传信息 以大肠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来合成蛋白质外壳的 2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 作为遗传物质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 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 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 具有贮存遗传信息的能力 结构比较稳定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境科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