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十一题型专题之探究题破译练习新人教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186714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十一题型专题之探究题破译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北省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十一题型专题之探究题破译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北省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十一题型专题之探究题破译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北省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十一题型专题之探究题破译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北省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十一题型专题之探究题破译练习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十一题型专题之探究题破译练习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十一题型专题之探究题破译练习新人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一 题型专题之探究题破译类型一 阅读材料、观点阐述型探究题阅读材料型探究题是2011年以来河北省中考试题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是对2010年以前的学以致用型探究题的发展。通过呈现一个或两个材料,提出问题。材料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图示或表格。材料之间往往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或对比,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整合能力。观点阐述型探究题是根据材料得出的一个问题的不同观点,或者是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然后结合史实多角度思考,阐述自己的见解。选取的材料大多脱离教材,设问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答案也不唯一。解答材料型探究题要根据问题呈现的形式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材料只是引出问题,材料与问题之间没有联系,学

2、生完全可以通过读懂问题,运用所学知识直接作答。如果问题是根据材料回答,则需要从材料中提取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名称或相关内容的词、句等信息,这都是解题的切入点,然后进行概括总结,这与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方法比较类似。解答观点型探究题,首先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明确自己的观点或论点,然后从多角度归纳总结能支持自己论点的史实,应注意做到观点鲜明,史论结合;论据充分,有理有据;文字简明,条理清楚。1探究问题。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前后经历三十多年,它引进西方先进文明,在闭塞落后的中国产生巨大影响,关于它的影响,史学家们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观点一: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第

3、一步,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们并没有促进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主观意识,但他们的活动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进行了最初的近代化改造,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由国家投资、由官府直接管理和控制,采用机器生产和雇佣劳动,使中国开始出现大机器生产,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采取官督商办的形式,主要资金来自绅商,他们在企业中有一定的权力,民用工业的创办和经营明显是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以致富,给中国增添了近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观点二: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清政府的国防力量。洋务派以“自强”活动开始,奕认为“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

4、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从1862年起,清政府聘用英法两国教官,购置洋枪洋炮,训练洋枪队。后来,用洋枪洋炮装备、用洋操训练的湘军和淮军逐渐取代了旧式的八旗兵和绿营兵。早在聘用洋人在海口练兵时,总理衙门就提出了“练兵必先练将”的方针,通过洋人教习培养自己的具有西式军事技术的陆军将才,又通过送军官出洋留学,设武备学堂,以培养陆军将才,从而推动了陆军的近代化。从安庆军械所开始,洋务派先后创办了19个军事工厂,产品全部由政府调派军队使用,大大改善了军队装备。此外,洋务派还筹划海军,建立起了北洋、南洋和福建水师。尤以北洋水师实力最强,其规模时居世界第四,其中定远、镇远舰的购置,给日本以很大的威慑

5、,推迟了日本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时间。观点三:洋务运动造就了一批学到了新本领,拥有新思想的新式人才,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制器”需要“制器之人”,为适应洋务运动需要,洋务派先后开办一些新式学校,开学习西方风气之先,对一些先进知识分子而言起到思想启迪的作用,使他们更加迫切地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洋务派还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他们中有不少专业技术人才,如詹天佑成为著名的铁路工程师,邝荣光成为著名的采矿师等,他们对中国的近代化起着重要作用。此外洋务派还翻译了大量介绍西方科技知识的书籍,介绍了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对于古老的传统社会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破坏力,由此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1)结合所学

6、知识回答,洋务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2)从三则材料表述的关于洋务运动影响的观点中,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要求:先概括出观点,然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2探究问题。材料一我们所处的困境的根源根本不在于社会主义制度,而是正好相反,在于我们生活中与社会主义相抵触、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的那些特点和情况。这一根源在于反民主的传统和在于斯大林主义时期已制定、至今仍未废除的公共行为的准则。苏联科学家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党政领导人的呼吁书(1970年3月)材料二近年来,俄罗斯学界和民众涌现一股重新评价斯大林的思潮。2003年3月5日,在斯大林逝世50周年之际,这股思潮达到一个高峰。2

7、003年3月26日,俄罗斯著名民意调查机构“罗米尔”,就斯大林逝世50周年进行民意调查,发表题为斯大林这条“暴龙”又活了?俄罗斯人的看法的调查结果。文章写道:“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斯大林并没有死,而作为一个伟大的受尊重的所谓暴君活着。”高达57%的人对斯大林在俄罗斯的作用是肯定的,只有34%的人持否定态度。两者人数的比例约为3比2。(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出“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的特点和情况”有哪些?(2)材料二认为,近年来,在俄罗斯重新评价斯大林思潮中,占多数的观点是肯定斯大林的作用,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请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3探究问题。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初,美

8、国上演过一出“谁让美国失去了中国”的辩论和问责大戏。第一种意见说,渗透进美国国务院里的一批亲共分子干扰了美国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帮助共产党夺取了政权;另一种意见说,国民党腐败透顶士气低落,注定失败,美国本应该及早拉拢共产党,以免其倒向苏联一边。材料二2016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出访日本等亚洲四国,公开支持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主张,意在强化冷战时期形成的美国与日、韩、菲的同盟关系。中国方面把这理解为围堵中国,意图阻止中国崛起。中共怎样回应奥巴马的亚洲之行呢?在越南宣称属于他们领海的地方开始建井采油。越南人发起了针对中资的全国性打砸抢暴力示威。中国不为所动,撤资、撤人、抗议,越南立刻软了下来。普

9、京访华,中俄双方签署了一笔中方渴望已久的4 000亿美元的天然气大单,并在日本国门前联合军演。以上材料摘编自周舵美国会再次失去中国吗?(1)材料一认为导致“美国失去了中国”的原因有哪些? (2)你认为美国是否会再次“失去”中国?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论证你的判断。类型二 主题活动型探究题此类试题是设计某一相关主题,通过制定活动方案、专题栏目、制作板报、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开展主题活动。这类试题所涉及的内容时间跨度大、范围广、综合性强,通过图文材料或生活实际设置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贴近学生生活,有很强的实践性、创新性和开放性。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明确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对相关历史知识

10、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要求学生既要结合教材寻找知识的落脚点,找准分析问题的角度,也要具有发散性思维,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多方面分析。1探究问题。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世界已跨入新的世纪可天下仍不太平。某校要举办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图文展,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文汇历史】某条约签订后德国国内反应一军人:“我放下武器是为了赢得体面的和平,败军不可辱。但这个条约侮辱了军人的尊严,如果可能的话,我将继续战斗。”一政府官员:“我们接受停战和进行媾和谈判,是为了给新德国带来和平,但是,实际上我们给新德国的第一个礼物竟然是一个被强加的屈辱和约。”一工人:“我期待着战争的结束

11、,我盼望着过上和平和安定的生活,但是和约毁掉了我的愿望,它迫使我为巨额的赔款而工作,难道这就是我为和平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吗?”(1)依据上述内容判断材料中的某条约是在哪次国际会议上签订的?请用史实说明该条约能否真正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图说历史】(2)图片反映了纳粹势力的灭亡,出现该结局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聚焦现实】2016年8月15日,在靖国神社门口的广场上,又开始出现靖国神社参拜或凑热闹的日本人。迄今,靖国神社前的那支队伍并不代表日本的变化方向,而是安倍晋三成为日本首相后的日本政府自民党,安倍政权主张行使集体自卫权、要对宪法做出扩大性解释,更要修改宪法。68年的和平,是几代日本人亲

12、自经历了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和平,日本才在世界上第一次走到了经济规模四十余年雄踞世界第二。但今天的日本,在经济经历了长达20年的失落以后,政治家找不到振兴经济的新思路。经济在倒退,日本走向保守,不少舆论希望在过去的战争光环中找到出路。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战争是日本的“自卫”战争,或者是日本对亚洲的“解放战争”,这样的舆论在今天的日本依旧有着较大的市场。自明治维新后,为了“解放战争”“自卫”战而死去的日本军人,才是值得“崇敬”的对象。日本舆论并没有真正去反省战争给亚洲各国带来的沉重灾难,在日本对外战争性质问题上很少做明确表态。在国家层面上,日本与德国不一样,日本继承了战前的天皇制,国旗军旗沿

13、用战前的标识,后来重建的战舰等继续使用战前被美国炸沉的军舰名称。(3)当今,日本经济再次强大,你认为日本还会在亚洲挑起新的战争吗?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2探究问题。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与较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给国际安全带来新的挑战。某校九年级(2)班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开展主题探究活动,邀请你全程参与。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尽管美国同中国和俄罗斯的紧张关系加剧,在南中国海和日本海活动的美国舰船和战斗机却代表着美国太平洋关系的“新常态”。美国最近数月的行动促使中国和俄罗斯愤怒地提出抗议。中国和俄罗斯声称,奥巴马政府正在亚太地区推动不安,并在该地区进行非法和不安全的航行摘编自201

14、6年5月30日参考消息中俄与美亚太“交锋”或成常态(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的军事政治集团分别是围绕当时哪一对主要矛盾形成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图一、图二反映的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分别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产生的重要影响。(2)材料二中图三所示内容反映了哪一组织的建立?根据图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组织建立的历史作用。(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4)参与了以上探究活动后,请你为该活动确立一个探究主题。3探究问题。【探究一】 经济全球化的起点(1)经济全球化就是指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形成一个整体的现

15、象。据此,你认为经济全球化最早可追溯到哪一历史事件?请说出理由。【探究二】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情况第一阶段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期以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和资本的大规模的国际性流动以及生产的国际分工为主要特征第二阶段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情况第三阶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冷战的结束,为建立统一的世界市场提供了条件;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将公司内部的一体化扩散到全球;世界贸易组织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2)根据表中信息,分析二战以后促进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探究三】 经济全球化的认识(3)对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