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186561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北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北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第一部分(14题20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8分)(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2)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论语十二章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1)这本小

2、说把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描写得淋漓(ln l)尽致。(2)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hu hn)。(3)他手指不停地搓捻(cu nin),之后小心翼翼地在笔记本上记下他能接受到的所有东西。(4)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j y)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3.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B)(3分)曾经,我们走过了花样青春,_;曾经,我们度过了繁华四季,_;曾经,我们历经了沧桑风雨,_;曾经的青春,如梦从幻到醒、如花从开到谢、如风从来到去用他们的真美柔情谱写了一首首充满活力激情的歌谣。曾经,有无数天真无邪的笑容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无数五彩斑斓的画面绘织在

3、我们的生命里,无数纯洁无瑕的记忆烙印在我们的脑海深处在交替的春秋冬夏里轮回着曾经拥有的那一个美丽季节在有限的青葱岁月中流失了曾经只属于我们的纯真童年在起落的朝阳夕日下洗礼着曾经承受的一次次磨砺痕迹A.B.C.D.4.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5分)(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的内容。(2分)没有拿到冠军,第二名表现为垂头丧气,第三名表现为信心百倍,通过拼搏,第二次比赛,第三名独占鳌头。(2)图画一定触动了你的心灵,请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的感悟。(20字以内)(3分)失败乃成功之母。第二部分(521题5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5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

4、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中“若”字用得好,试评析。(2分)这一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用“若”字表明写的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想象,体现了诗人阔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

5、,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表达又很含蓄。C.最后一句卒章显志,点明了全文的主旨。D.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既总写了沧海全景,又对局部景色进行了分写。(解析:C项最后一句是乐曲的终了,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1题。(14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

6、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每小题1分,共4分)(1)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3)逝者如斯夫 逝:往、离去(4)人不堪其忧 堪:能忍受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2分)一 箪 食/一 瓢 饮/在 陋 巷/人 不 堪 其 忧/回 也 不 改 其 乐。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怨恨他,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10.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分)一个人就算再不起眼,也有他优于别人的地方。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进步。11.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2分)示例(1)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能获得他人尊重,有利于人际关系;(2)宽容对待别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15题。(12分)童年河赵丽宏童年就像一条小河,从你生命的河床里流过,它流得那么缓慢,又流得那么湍急,你无法把它留住,

8、它的涟漪和浪花会轻轻地拍击你的心,让你感觉自己似乎总是没有长大。七岁那年,父亲到乡下接雪弟去上海,可雪弟并不想去。乡下房子的后门外面是一条河,雪弟天天在河边走来走去,他喜欢在河岸玩,喜欢河边的风吹在脸上的感觉。迎面吹来的风中,有芦苇、树叶和青草的气息,有油菜花的香味。河岸上种着很多杨树和槐树,浓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团团绿色的云。树上的鸟在唱歌的时候,河里的鱼也在忙着,它们虽然无声无息,却是水里活泼的精灵。这一切,到了上海就再也看不见了。阿爹说上海也有河,叫苏州河,比这里的小河宽得多,河里有很多船,小舢板、大帆船、机器船,来来往往热闹得很。可雪弟还是不想离开乡下,不想离开亲婆。亲婆对他说:“雪

9、弟,亲婆也舍不得你离开,不过你妈妈在上海盼你去呢。我的孙子最听话了,去吧。”听着亲婆的这些话,看着她没有几颗牙齿的嘴巴一张一合,雪弟突然觉得鼻子发酸,眼泪就像小虫子在面孔上爬,怎么也赶不走离开乡下老家的情景,就像一幅画。一支竹篙在河岸上轻轻一点,木船就摇晃着在河面上滑动了。老家的房子和宅子边的树浮在河面上,一点点往后退。亲婆站在老宅后门口,一头稀疏的白发在风中飘动,她是这幅画的中心。亲婆的身影越来越小,终于被芦苇的绿荫遮住了。这时,雪弟突然听见很多人在喊他的名字,一簇簇黑头发在起伏的芦苇梢上一冒一冒地闪现,这是镇上的孩子们在岸上追他呢。那些孩子跑到石桥,趴在栏杆上大声喊着,摇动的手臂就像风中的

10、芦叶。雪弟听不清他们在喊什么,只看到石桥在往后退,孩子们的身影渐渐缩小,最后化成眼睛里的模糊一片阿爹坐在船舱里,默默地凝视雪弟:“雪弟,到上海后,你就要上学了。等放暑假,你就可以回乡下来看亲婆,来和你的伙伴们玩。老家不会逃走的,你说对不对?”阿爹问“你说对不对”时,雪弟感觉自己被当成大人对待了。他喜欢这种感觉。他一边点头,一边问阿爹:“为什么不让亲婆一起去上海呢?”“亲婆年纪大了,她在乡下住了一辈子,不愿意搬家。上海的新家现在什么也没有,等家里都安顿好了,一定想办法把亲婆接来。”雪弟看着在河岸上浮动的芦苇和树梢,不再说话。他在想,上海的新家,到底是什么样子。阿爹说的那条苏州河,和身边这条河,是

11、不是一样呢?12.选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叙述了7岁的雪弟随父亲乘船依依不舍地离开老家的故事。1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3分)那些孩子跑到石桥,趴在栏杆上大声喊着,摇动的手臂就像风中的芦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孩子摇动的手臂比作风中的芦叶,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伙伴们依依不舍的情形。14.第段中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乡下老家优美宁静的生活,流露出雪弟对老家的留恋与热爱之情。15.结合选文,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说说你对文章末句的理解。(4分)结构上:以问句结尾,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意蕴悠长。内容上:这是

12、雪弟的心声,表现了雪弟对老家、对亲婆、对玩伴的依恋不舍,同时也表现了雪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7题。(6分)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

13、?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16.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打白骨精)。(2分)17.请根据选段中的对话描写,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4分)(1)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机智、勇敢。(2)唐僧不辨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立场不坚定)。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13分)我的“奇葩”老师胡珺王老师是个奇怪的好老师。第一天给我们上课,就走错了好几个班。走到我们班,一直不敢进,站在门口看了好长时间的班号,过了一会儿,才憨憨

14、地自言自语:“这次应该走对了。”走进教室,我们才发现,这不是个一般的老头,因为他的眼睛从不看我们,一直看着天花板。我们心里有点气愤这不是不把我们当回事吗。隔了一会儿,王老师终于开口了,第一句话就是:“对不起,同学们,我的眼睛有点小问题,我天天这样,不是不尊重你们。”说着,就把眼镜摘了下来,向我们打招呼。我们这才注意到他的眼睛白多黑少,再看那眼镜,上面一圈一圈的螺纹。王老师看上去好像“目空一切”,其实对学术上的问题很严谨。有一次给我们上课,遇到一道题目,解着解着,突然卡住了。王老师转过来很有礼貌地跟我们打了个招呼,说:“对不起,这道题有点蹊跷,让我慢慢来解。”然后转过身自顾自地解起来。只听黑板上

15、“沙沙沙”地响。过了好久,王老师回过头来,慢条斯理地对我们说:“不好意思,这是一道错题,这是我的责任,耽误大家时间了。”话音刚落,大家都使劲憋着,课堂里“嗤嗤”声此起彼伏。我们经常在杂志上看到他的论文,知道他是个学者型的老师。可是王老师却很谦虚,穿着也很朴素。在我们的印象中,他好像就一件外套,连换的衣服都没有。他不仅穿着朴素,在学问上也一点不张扬。我见过他最张扬的一次,还是在班上,还是解一道题。所有同学都解不出来。这下王老师火了,声调提高了八度,说:“让我来,我就不相信,还有我解不出的题目。”此话一出,全班肃静,我们还从来没看到过王老师发这么大的“火”。那一节课,王老师安排我们自己做试卷,他拿着题目,慢慢算起来。一节课过去了,铃声“叮叮叮”响了。几乎是同时,王老师一拍桌子,大喊:“好嘛,终于啃下了你这个硬骨头。”那道题被解出来。后来我们才知道,那是一道一直有争议的题目,他竟然解出来了,引起了一场全市的学术大讨论。这些都是小事,还有更奇葩的事情呢。上一次王老师把我们几个外地的学生约到他家里吃饭。席间,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