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初中语文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7184201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初中语文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初中语文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初中语文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初中语文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初中语文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初中语文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初中语文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模拟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安区2019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欢迎参加中考模拟测试,相信你能成功!请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本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或空格内。写在本试卷上或超出答题卡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24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一种 (委曲 委屈)的情绪使他忍不住泪水盈kung。他停在路边的一棵白杨树下,把烫热的脸颊帖在冰凉的树干上,两只粗糙的手抚摸着光滑的杨树皮,透过朦胧的泪眼惆怅地望着黑糊糊的远山。公路下面,东拉河的細流发出

2、耳语似的声响。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有改动)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括号里的拼音写汉字。(2分)kung 似 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1分) 改为 结合语境,从文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1分)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划线句都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分) 由淮安、常州两市联合共同举办的“淮安常州书法作品展”近日在淮安报业艺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121幅两地书法家的优秀作品。作品主题鲜明,极具时代气息。这是两地文化交往史上的新篇章,必将进一步提升两地的书法艺术发展。修改: 修改: 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

3、答问题。(8分)【甲】“可是陛下,我希望您打消这个念头,历史上有多少因为把别人掳为奴隶而导致无尽战争的例子,您真不该作此决定。”我鼓起勇气,竭力说服国王。国王的脸立刻拉得好长,怒道:“那达克,你竟敢指责我?” (节选自格列佛游记)【乙】“在国王面前打哈欠,违反礼节,是不允许的。”国王说道。小王子感到很抱歉地说:“我不是有意的。我旅途劳累,没有睡眠”“这样的话”,国王对他说,“我命令你打哈欠,”“我觉得打哈欠挺好玩的,而且我好久没见过别人打哈欠了,快!打吧!这是命令。” (节选自小王子【甲】选文中的“这个念头”指什么?(2分)答: 【乙】选文中的国王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答: 【甲】【乙】选

4、文的作者塑造两位国王各有怎样的用意?(4分)答: 4.诗、文名句填空(-题为必答题;-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8分)必答题:东风不与周郎便, 。 (杜牧赤壁)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 ,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淮安区中学生“诗词大会”的成功举办,掀起了校园古诗词学习的热潮,这种景象真可谓“ , ”。(请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空)选答题: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四面歌残终破楚, 。 (秋瑾满江红)竹外桃花三两枝, 。 (苏轼惠崇)非学无以广才, 。 (诸葛亮诫子书) 二 (66分)(

5、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5-6题。(6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5.诗人在写行路难时,用“ ”、“ ”(各限填三个字)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2分)答: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在写作手法上有何共同之处,请简要分析。(4分)答: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1题。(20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

6、人乌声俱绝。是日更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乙】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

7、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释】霁:雨过天晴。参廖、辨才:人名。并湖:沿湖。雷峰、南屏、灵石坞:山名。普宁、寿圣院:寺名。殆:大概。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2分) 舟 中 人 两 三 粒 而 已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湖中人鸟声俱绝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濯足于惠因涧 明日乃还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译文: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 是夕,天宇开霁,林问月明,可数毫发。译文: 10.【甲】文中舟子说作者“痴”,你是怎么理解作者的“痴”的?(4分)答: 11.【甲】【乙

8、】两选文画线句都描写了西湖美景,请简析写景方法的不同之处。(4分)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18分) 拉花绝艺摇曳香 檀香扇是用檀香木制成,其木质坚硬。白者白檀,皮腐色紫者紫檀,白檀为胜。有天然香味,轻轻摇,馨香四溢。此扇有“扇存香存”的特点,保存十年八载后,扇起来依然幽香阵阵,沁人心脾。 檀香扇制作要经过锯片、组装、锼拉、裱糊、绘画等十多道工序,尤其以“四花”(拉花、烫花、绘花、雕花)的装饰手法见长,拉花即在扇骨上锼拉出千变万化的图案,使扇面玲珑刷透、轻盈如纱。烫花又称火笔画、烙画,是用特制的火笔在扇骨上烙出深浅浓淡的图画。雕花分浅刻、浮雕、镂雕等,在大骨上雕刻人物、山水

9、、花鸟或博古等画面;绘花,即在绢面上绘仕女、花鸟等,色彩艳而不俗、富丽大方,有的在泥金扇面上重彩绘画,更是显得华丽害贵、耀目生辉。 檀香扇源于苏州,始于明末清初,是从折扇演变而来的。开始,它是以30根薄如竹篾的香木片作为扇骨,在扇骨上裱糊纸面,后来改为裱糊绢面。早在20世纪20年代,苏州的“张卿记”等几家作坊就专门以生产檀香扇著名。 除苏州外,广州也是工艺檀香扇的发源地,曾辉煌一时。 檀香木大量输入广州始自鸦片战争后,广州艺人最早用它精工制造手工折扇,远销东南亚、欧洲等地。上海、杭州等地大扇庄一直都大量在广州订购转销,那时,扇子作坊扇庄集中在大新路、状元坊、德星路、长寿路一带。名贵的拉花檀香扇

10、香气隽永,有“扇存香存”的美誉。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又创制了枣檀木扇、仿象牙扇和熨花扇。 广州檀香扇以拉花为特色,就是用特制的锯条拉锯出花纹图案。这种极薄的锯条只有两张纸叠起来那么薄,要在植香木扇叶片上拉出20-200多个洞目作表现图纹,真是巧夺天工。锯、拍、拉、磨各工序都须认认真真地去做,“如有一处败笔,整把扇就会报废”。广州檀香扇技艺一直在不断发展,图纹从蝴蝶、通菊、秋蝉等,到通雕人物、花鸟、风景等,大量精品获国家、省、市级奖项。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不再统销国外,加上国际经济不景气,一些旅游城市的私人作坊大量粗制滥造、廉价倾销,冲击了市场。有高芑术价值的工艺拉花扇反受冷落.1999年,广州檀香扇生产陷入停顿。2000年,广州唯一一家生产檀香扇的企业被收编,百多名工人大部分被遣散。目前,广州已无企业再造这种手工精美的檀香扇了。 檀香扇2014年被列为广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檀香扇的制作技艺目前仅有一位传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余润明,也是广州第一位檀香扇工芑大师,已77岁高龄。但余润明已多年未制作过檀香扇,目前广州也无一人可制作檀香扇。 (选自中国手工艺文化呼志强编著)12.请说说本文的标题“拉花绝艺摇曳香”有何妙处?(5分)答: 13.试分析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5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