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182993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查 高一地理试题2018/12/18命题人: 曹银兵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科幻小说三体中虚构的三体外星文明来自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请结合图1完成1-2题。1.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属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三体人乘坐飞船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到达地球,所经过的天体系统级别最低的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

2、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如图2)。晴朗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上海正在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据此完成第3-4题。3.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风的形成B.岩浆喷发C.煤的形成D.海水蒸发4.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A.太阳能屋顶可以美化环境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D.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储量大1971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在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这部著作中,也有“日中有踆(cn

3、)乌”的记载。据此完成第5-6题。5.今天看来,日中“乌鸦”其实是 A.耀斑 B.黑子 C.日珥 D.太阳风6.该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A.提供光热资源 B.干扰有线电短波通信 C.产生极光现象 D.各地降水量增加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图3),回答7-8题。7图3中表示A地幔 B地壳C地核 D软流层8岩石圈的范围是指图3中A的顶部 B的全部 图3C的全部和的顶部D的全部和的顶部日本当地时间2018年6月10日11时35分,位于九州岛南部鹿儿岛市的樱岛南岳山顶火山口出现剧烈喷发,从当地拍摄的照片来看,火山灰在樱岛火山上空形成巨型烟云,十分壮观。据此完成9-10题。9日本樱岛火山

4、喷发,其火山灰的组成物质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10火山喷发若诱发地震,则附近海面上人们的感受是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只有上下颠簸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只有左右摇晃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图5),回答1314题。11.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A.水圈、大气圈、岩石圈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12.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B大气圈的大气密度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

5、C岩石圈包括软流层及其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橘子洲位于湖南长沙市区湘江之中,绵延5千米,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在橘子洲上,有一座巨大的人物雕像32米高的青年毛泽东头像(图7),其外表材料为材质坚硬的花岗岩。据此完成13-14题。13.形成橘子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 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 D.风化作用14. 橘子洲和以下哪一种地貌最相似 A.冲积扇 B.三角洲 C.雅丹地貌 D.海蚀柱图7图8为“四幅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15-16题。15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 B乙 C丙 D丁16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 B乙 C丙D丁图10为

6、“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17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顺序是 A- B- C- D-18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A大气吸收辐射少 B大气吸收辐射少 C地面吸收辐射多 D地面吸收辐射少19.图11所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20图12所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图12读 “风的形成示意图”(图13),完成21-22题。2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3所示为高空风 B. 该风向形成于南半球 C. a 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D. b 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22.关于大气水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

7、平气压梯度力是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直接原因 B.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使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使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D.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均影响风速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3.A 层大气的名称是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大气层 24.下列关于 A 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低纬度地区厚度小于高纬度地区天气现象复杂多变A.B.C.D.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5.北方冬季大棚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土壤肥力B.增强太阳辐射C.降低空气湿度D.减少热量散失 26.在夏季,菜农有时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A.

8、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加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D.增加大气逆辐射,降低棚内温度读中国1982年、2010年人口数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27. 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28.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有助于我国 A. 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B. 增加人口合理容量 C. 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D.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

9、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完成下面小题。29. 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A. 约15亿16亿 B. 15.1亿或16.6亿 C. 约8亿9亿 D. 约14亿15亿30. 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 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 地区开放程度 C. 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 国家人口政策31. 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滑坡 D泥石流32.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 B南北温差大 C冬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 D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33. 下列有关地质灾害关联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地发生的滑坡、泥

10、石流,一定与地震有关 B一种原发性的地质灾害往往诱发其他灾害 C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 D某地土地荒漠化,可能与降雨有关34. 主要由外力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和滑坡 B火山和泥石流 C火山和滑坡 D滑坡和泥石流35. 人们通过植树造林可以预防或减少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 B火山爆发 C泥石流 D暴雨洪涝36. 对台风、暴雨洪涝的最主要的监测手段是 A气象台的人工监测 B利用气象雷达 C利用探测气球 D利用气象卫星2012年12月14日,美国西南海域发生里氏6.3级地震。据此回答37-38题。37.该海域地震多发,主要是因为其位于 A海洋与陆地交界地带 B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C海啸多发区

11、域 D大陆架区域38.该地震最有可能引发 A风暴潮 B海啸 C火山喷发 D板块运动39有关台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夏秋季节易受台风影响 B台风带来狂风暴雨,可给夏日炎炎的连云港带来防暑降温 C营造沿海防护林可以减轻台风带来的危害 D台风是形成于赤道洋面的低压系统40.一般年份,华北平原春旱严重,有效缓解这种情况的措施是 A放弃种植冬小麦 B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C直接利用工业或生活污水灌溉 D大量开采地下水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40分)41读图16,完成下列各题。(8分)图16(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乙图是,二者都是河流地貌。(3分)(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

12、图中有分布, 则甲在处分布,乙在处分布。(2分)(3)随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 (2分)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4)根据图甲判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1分)42图18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甲图)及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乙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图18(1)若甲图中等压面的起伏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 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地。(3分)(2)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 。(1分)(3)D点比B点的气温 (填“高”或“低”),原因是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