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27182010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鸡兔同笼》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鸡兔同笼》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鸡兔同笼》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鸡兔同笼》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鸡兔同笼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03104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的:1理解掌握并会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逻辑推理能力。3了解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假设法,能运用假设法解决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呈现教材书第103页情境图。2提出问题:这是我国古代的一道数学问题,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3呈现问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4尝试解决,交流想法。问题:

2、大家想一想,算一算鸡和兔各有多少只?说说看鸡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设计意图:情境图的呈现,一方面借助古代数学问题让学生感知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在感受数学文化的同时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猜测结果、尝试调整的过程,在得不到正确结论的情况下,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恰当地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的同时为下一环节:引导学生经历“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做好铺垫。】二、新知探究(一)感受化繁为简的必要性谈话交流:同学们刚才在解决这道古代数学问题的时候,大家猜了好几组数据,但是经过验证都不对,为什么这么多人都猜不对呢?什么情况下你们觉得能猜对呢?数太大了不容易猜对,数小一些是不是就

3、能猜对了?呈现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二)自主尝试解决问题要求:先算一算,再想一想:我算的对吗?(三)交流体会,寻找策略1经历列表法的形成过程。(1)按照预设的三个层次引导学生汇报交流。一层次:问题引领:经过同学们的研究,现在知道有几只鸡?几只兔?怎么知道这个结果是对的?自己研究得出正确结论的有哪些同学?二层次:问题引领:说一说是怎样找到正确结果的?(引导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及过程o)预设学生的思路:第一种情况:直接想到鸡有3只,兔有5只。第二种情况:从鸡有4只,兔有4只开始推算。第三种情况:从鸡有1只,兔有7只开始推算。交流重

4、点:体会逐步调整的过程,感悟“增加1只鸡,同时减少1只兔,脚的总数减少2只”第四种情况:从鸡有7只,兔有1只开始推算。交流重点:能不能从“7只鸡,1只兔,共18只脚”一次就调整到正确结果?小结收获。(2)运用列表法解决情境图中的“鸡兔同笼”问题。自主解决,交流方法并订正结果。2探究假设法。(1)预设问题:通过刚才的实践,大家找到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办法,讨论中还发现了特别简单的方法,如果继续运用这种推理方法,怎样做可以更简单呢?(2)引导学生交流:发现把鸡或兔的只数假设成“O”只,计算起来会更简单。小结收获。(3)运用假设法解决情境图中的“鸡兔同笼”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尝试解决问

5、题的过程中,初步经历假设一组数据,算出脚数与题中条件相对照,然后再做调整,直至寻找到正确答案的过程。教师组织有层次的汇报和交流意在让学生逐步清晰的认识到:总脚数的差里面有几个2(兔和鸡的脚数差),就要把几只鸡(或兔)调整成兔(或鸡)。有了这样的感悟,对假设法的探究就会水到渠成,对假设法的本质也会理解得更加深刻。】三、练习强化,拓展认识1针对性练习,完成“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2变式性练习。问题:你会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吗?生活中有类似的问题吗?出示:“做一做”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2)交流:前面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经验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用上了吗?四、谈话式小结我们今天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掌握了哪些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我们怎样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的?(看书梳理研究思路。)有了今天的研究经验,对你今后的数学学习有哪些帮助和启发?【设计意图:通过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进行针对性练习巩固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通过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进行变式性练习,训练学生将掌握的解题方法在解决新问题时实现自主迁移,拓宽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的认识,交流谈话意在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学后小结一方面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反思学习方法,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