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20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180883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2020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北省唐山市2020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北省唐山市2020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北省唐山市2020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北省唐山市2020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2020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2020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2020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不定项选择题1.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可以是任意的B. 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C. 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运动电子具有波动性D. 发现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答案】A【解析】【分析】由玻尔理论可知,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轨道的半径是特定的;卢瑟福通过分析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从而即可求解【详解】根据玻尔理论,原子

2、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轨道的半径是特定的。故A错误。光电效应实验证明了光具有粒子性。故B错误。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故C正确。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故D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AB.2. 利用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B. 电子吸收光子后一定能从金属表面逸出,成光电子C. 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吸收若干个光子,积累了足够的能量才能从金属表面逸出D. 无论光子能量大小如何,电子吸收光子并积累了能量后,总能逸出成为光电子【答案】A【解析】光子说认为光是

3、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金属表面的电子只能吸收一份能使它逃逸出金属表面的光子的能量,不可以累加。思路分析:利用光子说能量量子化,不连续性来解释光电效应试题点评:考查光电效应的本质3.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A.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B. 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C. 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D. 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答案】B【解析】根据eU截=mvm2=h-W,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截止电压U截越大甲光、乙光的截止电压相等,所以甲光、乙

4、光的频率相等;故A错误丙光的截止电压大于乙光的截止电压,所以乙光的频率小于丙光的频率,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故B正确同一金属,截止频率是相同的,故C错误丙光的截止电压大于甲光的截止电压,所以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小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故D错误故选B【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4.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激发态能量,其中n=2,3。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A. B. C. D. 【答案】C【解析】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能量为,由,得最大波长为,C正确。【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5.放射性衰变有多种途径,其中一种

5、途径是先衰变成,而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X(X代表某种元素),也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Ti,X和Ti最后都衰变变成Pb,衰变路径如图所示,则可知图中A. 过程是衰变,过程是衰变;过程是衰变,过程是衰变B. 过程是衰变,过程是衰变;过程是衰变,过程是衰变C. 过程是衰变,过程是衰变;过程是衰变,过程是衰变D. 过程是衰变,过程是衰变;过程是衰变,过程是衰变【答案】A【解析】Bi经过变化为X,质量数没有发生变化,为衰变,经过变化为Pb,质量数数少4,为衰变,过程变化为Ti,电荷数少2,为衰变,过程的电荷数增加1,为衰变。所以选项A正确。故选A。6.如图所示,表示发生光电效应的演示实验,那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

6、是( )A. 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是从K极跑出来的B. 灵敏电流计不显示读数,可能是因为入射光频率过低C. 灵敏电流计不显示读数,可能是因为入射光强度过高D. 如果把电池接反,肯定不会发生光电效应了【答案】AC【解析】入射光照到K极上,当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从而从K极跑出来的,故A正确;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强无关;由图可知,若有光电子,则在电场力作用下,加速运动,而若灵敏电流计不显示读数,可能是没有光电效应,是因为入射光频率过低,故B正确,C错误;把电池接反,不会影响光电效应的发生,但会影响到达对阴极的光电子的动能,故D错误;故选AB点睛:考查光电效

7、应的发生条件,掌握灵敏电流计是否有读数的原理,注意光电管的正向电压与反向电压的不同7.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z和5.441014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 )A. 波长B. 频率C. 能量D. 动量【答案】A【解析】解: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Ek=hW0,又 W0=hc联立得:Ek=hhc,据题:钙的截止频率比钾的截止频率大,由上式可知:从钙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小,由P=,可知该光电子的动量较小,根据=可知,波长较大,则频率较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

8、本题的关键要掌握光电效应方程,明确光电子的动量与动能的关系、物质波的波长与动量的关系=【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8.一个铀235吸收一个中子后发生的一种核反应方程是,放出的能量为E,铀235核的质量为M,中子的质量为m,氙136核的质量为m1,锶90核的质量为m2,真空中光速为c,则释放的能量E等于()A. (Mm1m2)c2B. (Mmm1m2)c2C. (Mm1m29m)c2D. (m1m29mM)c2【答案】C【解析】【详解】发生一次这样的核反应发生的质量亏损为:m=M-9m-m1-m2;根据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可得:E=mc2=(M-9m-m1-m2)c2;故ABD错误,C正确。9.如图

9、所示,带有斜面的小车A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现B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在冲到斜面最高点的过程中 ( )A. 若斜面光滑,系统动量守恒,系统机械能守恒B. 若斜面光滑,系统动量不守恒,系统机械能守恒C. 若斜面不光滑,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系统机械能守恒D. 若斜面不光滑,系统水平方向动量不守恒,系统机械能不守恒【答案】B【解析】【详解】无论斜面是否光滑,由于地面光滑,可知系统在水平方向受合外力为零,竖直方向合外力不为零;即系统只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若斜面光滑,则系统只有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若斜面不光滑,则滑块要克服阻力做功,则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故ACD错误,B正确。10

10、.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质量为M,固定在小车上的杆用长为l的轻绳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将小球拉至水平右端后放手,则小车向右移动的最大距离为()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当小球向下摆动的过程中,小球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满足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定律,开始系统水平方向动量为零,所以水平方向任意时刻m与M的动量等大反向;以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小球与小车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平均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式两边同时乘以t解得:,即:mS1=MS2;小球和小车共走过的距离为2L,有:S1+S2=2l,由解得:,故C正确,ABD错误。11.A

11、、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mA=1kg,mB=2kg,vA=6m/s,vB=2m/s,当A追上B并发生碰撞后,A、B两球速度的可能值是()A. vA=5m/s,vB=2.5m/sB. vA=2m/s,vB=4m/sC. vA=4m/s,vB=7m/sD. vA=7m/s,vB=1.5m/s【答案】B【解析】【详解】考虑实际情况,碰撞后A球速度不大于B球的速度;因而AD错误,BC满足;两球碰撞过程,系统不受外力,故碰撞过程系统总动量守恒;A追上B并发生碰撞前的总动量是:mAvA+mBvB=1kg6m/s+2kg2m/s=10kgm/s;B选项:1kg2m/s+2kg4m/s

12、=10kgm/s,C选项:1kg(-4m/s)+2kg7m/s=10kgm/s,则BC均满足。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碰撞后的系统总动能应该小于或等于碰撞前的系统总动能,碰撞前总动能为162+222=22J;B选项碰撞后总动能为122+242=18J,C选项碰撞后总动能为142+272=57J,故B满足,C不满足;故选B。12.以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关于物体受到的冲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受到的重力的冲量方向相反B. 物体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受到空气阻力冲量的大小相等C. 物体在下落阶段受到重力的冲量小于上升阶段受到重力的冲量D. 物体从抛出到返回抛出

13、点,动量变化的方向向下【答案】D【解析】【详解】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空气的阻力的方向向下,则:;下降的过程中空气的阻力方向向上,则:a1,由于下降的过程中的位移等于上升过程中的位移,由运动学的公式可知上升的时间一定小于下降过程中的时间。物体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受到的重力的方向都向下,所以重力的冲量方向相同。故A错误;物体上升阶段的时间小,所以物体上升阶段物体受到空气阻力冲量的大小小于下降阶段受到空气阻力冲量的大小。故B错误;物体上升阶段的时间小,物体在下落阶段受到重力的冲量大于上升阶段受到重力的冲量。故C错误;物体的初速度的方向向上,末速度的方向向下,所以物体从抛出到返回抛出点,动量变化的方向向

14、下。故D正确。13. (2020徐州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B. 卢瑟福将量子观点引入到原子模型中,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现象C. 汤姆孙在研究射线时发现了电子D. 我国科学家钱三强和何泽彗夫妇研究铀核裂变时,发现了铀核也可能分裂成三部分或四部分【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玻尔理论能够很好解释氢原子发光现象;汤姆逊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解: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故A正确B、波尔将量子观点引入到原子模型中,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现象,故B错误C、汤姆逊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

15、究发现了电子,故C错误D、我国科学家钱三强和何泽彗夫妇研究铀核裂变时,发现了铀核也可能分裂成三部分或四部分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主要涉及到近代物理的常识性的知识,难度不大,关键要熟悉教材,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1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地面高H的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到地面上后又陷入泥潭中,由于受到阻力作用到达距地面深度为h的B点速度减为零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小球下落的整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为mghB. 小球的机械能减少了mg(Hh)C. 小球所受阻力的冲量大于D. 小球动量的改变量等于所受阻力的冲量【答案】BC【解析】【详解】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H+h)-Wf=0,则小球克服阻力做功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