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培训资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27177727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2016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2016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2016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2016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培训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2015.11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与功能对应有误的是 ( )A.DNA:储存遗传信息 B.纤维素:细胞内的储能物质C.胰岛素:细胞间传递信息D.磷脂:细胞膜的基本支架2. 下列细胞最适合用来研究溶酶体的是 ( )A.大肠杆菌细胞B.根尖分生区细胞C.胰岛B细胞 D.巨噬(吞噬)细胞3. 诺如病毒由外壳蛋白和单链RNA组成,可侵染胃、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并导致其功能破坏,引起人类急性肠胃炎。下列有关诺如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原核生物中的一种 B.外壳蛋白作为抗原可被免疫细胞识别C.其RNA

2、中储存着遗传信息D.利用上皮细胞的核糖体合成病毒蛋白4.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B.酶为反应过程供能从而降低反应活化能C.酶在活细胞以外不具有催化活性D.酶可以是其他酶促反应的底物5.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分子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B.细胞缺氧时细胞质基质中不能合成ATPC.细胞代谢加快时ATP与ADP间的转化加快D.线粒体、叶绿体合成的ATP均可用于物质跨膜运输6. 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二苯胺试剂染色观察DNA在细胞中的分布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豆浆溶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C

3、.用苏丹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油脂D.用黑藻叶片制作装片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7. 人体不会发生的物质运输过程是 ( )A.CO2通过线粒体膜和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外B.葡萄糖分子顺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内C.mRNA通过核孔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D.胰蛋白酶通过囊泡跨膜运输到胰岛细胞外8. 右图为叶绿体中色素及某些物质的分布示意图,该图不能表明 ( )A.叶绿体中色素能够吸收光能B.叶绿体在光下能够合成糖类C.色素及特定物质共同参与完成光反应D.叶绿体内能够发生光能向化学能的转化9. 植物的种子萌发并长成幼苗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种子的干重不断增加B.多种激素共同调节萌发过程C.土壤板

4、结显著影响萌发D.高尔基体参与新的细胞壁形成10. 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则第二次细胞分裂的后期细胞中 ( )A.染色体数目为20条,每个DNA都带有32P标记B.染色体数目为20条,仅10个DNA带有32P标记C.染色体数目为40条,每个DNA都带有32P标记D.染色体数目为40条,仅20个DNA带有32P标记11. MyoD是成肌细胞分化为骨骼肌细胞过程中的一种关键蛋白。将MyoD基因转入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成纤维细胞就能表现出骨骼肌细胞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Ca2+处理成纤维细胞使其

5、成为感受态B.MyoD基因只存在于骨骼肌细胞中C.骨骼肌细胞只表达MyoD的基因D.MyoD基因在正常成纤维细胞中不表达12.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载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构建基因文库时不需要载体B.载体都是环状DNA分子C.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D.只来自于原核细胞13. 科学家将含人体-抗胰蛋白酶基因的表达载体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发育的雌羊乳汁中含有-抗胰蛋白酶。下列有关转基因羊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乳腺细胞的高尔基体参与-抗胰蛋白酶的分泌B.胚胎干细胞内-抗胰蛋白酶基因能进行复制C.卵细胞中都含有-抗胰蛋白酶基因D.浆细胞内不表达-抗胰蛋白酶基因14. 关于现

6、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植物的培育B.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克隆出动物个体C.单克隆抗体技术可用于制备“生物导弹”D.蛋白质工程可以改造自然界现有的蛋白质15. 下图为受精作用及胚胎发育示意图,a、b代表两个发育时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B.过程通过有丝分裂增殖C.a时期可分离得到胚胎干细胞D.细胞分化程度逐渐增大16. 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菌的实验操作中,对于获得纯化的尿素分解菌的单菌落影响最大的是 A.制备浸出液的土壤取自土壤的表层B.涂布前涂布器未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灭菌C.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添加尿素作为氮源D.接

7、种操作者的双手未用酒精棉进行消毒17. 家庭中利用鲜葡萄制作葡萄酒时,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冲洗后的葡萄破碎后装入发酵瓶B.葡萄浆不装满发酵瓶,留有1/3空间C.发酵瓶及葡萄浆进行煮沸处理D. 25左右密闭发酵并适时排气18. 用果胶酶处理苹果泥时,为了提高出汁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苹果泥用量 B.大幅度提高反应温度C.换成大型号容器 D.用玻璃棒进行搅拌19. 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 ( )都需要用固体培养基 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 都可以用菌落数来计数活菌A.B.C.D. 20. 为达到实验目的,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是 (

8、)A.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B.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C.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二、非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20分)21. 下列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RNA聚合酶中含有多个肽键C.质粒中含有多个磷酸二酯键D.tRNA分子中含有多个氢键22. 来自同一人体的B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和卵细胞 ( )A.细胞的全能性大小相同B.mRNA的种类不同C.细胞膜表面受体种类相同 D.O2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 23. 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如

9、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和过程B.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进行和过程C.大肠杆菌细胞进行和过程中均产生HD.过程是真核与原核细胞葡萄糖分解的普遍途径24. 下图所示动物精原细胞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这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与B.与C.与D.与25.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有关变异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中一对或多对碱基缺失导致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片段交换导致染色体结构变

10、异D.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同一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26. 科研人员利用相关技术改变了胰岛素B链的第9位氨基酸,从而避免了胰岛素结合成无活性的二聚体形式。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不宜口服使用B.可通过测定DNA序列确定突变是否成功C.对胰岛素结构的改造属于蛋白质工程D.该过程的操作对象是胰岛素分子27. 下列关于核酸分子杂交和抗原-抗体杂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酸分子杂交是指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杂交 B.抗原-抗体杂交的原理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核酸分子杂交可检测目的基因的存在和转录 D.抗原-抗体杂交中目的基因产物常作为抗体28.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

11、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以一株植物的叶片或花药为外植体培育的植株基因型相同B.培养过程中应给予适当光照以促进愈伤组织的光合作用C.愈伤组织可作为植物体细胞诱变的材料是因为细胞全能性高D.适当提高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的比例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成芽29. 下列关于腐乳和泡菜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主要菌种都是原核生物B.制作过程都不必严格无菌操作 C.所用装置都需要密封D.所用菌种都需要人工接种30. 对右图所示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是系统设计的原理B.人和家禽家畜都属于该系统第二营养级C.食物链的延长提高了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通过建立沼气池提高了系统能量的利用率三、简答题(共60分)31.(10分)内质网在真核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广泛的作用。(1)内质网是蛋白质、糖类和_的合成和加工场所。(2)内质网等细胞器膜与核膜、细胞膜等共同构成细胞的_,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3)肌肉细胞受到刺激后,内质网腔内的Ca2+释放到_中,使内质网膜内外Ca2+浓度发生变化。Ca2+与相应蛋白结合后,导致肌肉收缩,这表明Ca2+能起到_(填“物质运输”、“能量转换”或“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