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物理《第八单元力与简单机械》复习检测试卷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17758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考物理《第八单元力与简单机械》复习检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考物理《第八单元力与简单机械》复习检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考物理《第八单元力与简单机械》复习检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考物理《第八单元力与简单机械》复习检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考物理《第八单元力与简单机械》复习检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考物理《第八单元力与简单机械》复习检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考物理《第八单元力与简单机械》复习检测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讲弹力重力摩擦力1(2016年菏泽)如下列各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B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 C轴承间安装钢柱 D气垫船底和水面间的空气垫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C只有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如下列各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4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发生形变,就能产生弹力B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的实质都是弹力C弹簧在使用时没有一定限度,可以任意使用D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量越大的原理工作的5如图81

2、14所示,一长方体木块置于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图甲中竖放,图乙中平放,图丙中平放并在其上加一重物在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匀速拉动长方体所需的水平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图8114AF甲F乙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6(2016年巴中)一个球沿斜面匀速滚下,如下列各图所示关于该小球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7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指针调零后将乙倒挂在甲的挂钩上,稳定后甲的示数如图8115所示(图中乙未画出)测力计的每个小格表示_N,这种测力计的重力为_N,质量为_kg.(g取10 N/kg)图81158如图8116所示,用水平力轻轻推动矿泉

3、水瓶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用等大的水平力轻推瓶盖,瓶子翻了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填“大小”“方向”或“作用点”)有关;“翻了”,说明瓶子的 _发生了改变图81169用大小为10 N 的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桌子受到的摩擦力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0 N假如桌子此时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它将_10(1)在图8117中作出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飞行时所受力的示意图(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图8117图8118图8119(2)图8118中的小球受到了重力、绳子的拉力和墙壁的支持力作用请在图中画出这三个力的示意图(3)如图8119所示,杯子静置在斜面上,请画出

4、杯子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图中O点表示杯子的重心)11(2016年威海)如图8120所示甲、乙、丙、丁四根完全相同的弹簧,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为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甲乙丙丁图8120AL甲L丙,L乙L丁 BL甲L丙,L乙L丁CL甲L丙,L乙L丁 DL甲L丙,L乙L丁12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1)你_(填“同意”或“不同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依据是:_

5、.(2)如图8121甲所示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_N,分度值是_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象甲乙图8121次序1234质量m/kg0.10.20.30.4重力G/Nl_34(4)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_(5)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_(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13如图8122甲所示为小刚和小强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提出猜想时的情景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他们找来了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一块、质量相同的长方体木块

6、和塑料块各一块甲 乙丙丁图8122(1)要验证他们的猜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他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要准确地测出物体与长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使它沿水平长木板_滑动(2)他们通过图乙、丙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保持_一定时,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小强对小刚说:“我只要用图丙中的器材再做一次实验,就能验证我的猜想”小强的做法是:_,重新做一次实验(4)小刚和小强都感到实验中弹簧测力计读数有一定的困难经过思考,小刚提出如果按照图丁所示来改进实验装置,实验效果会显著改善请写出这样改进的好处:_.第2讲运动和力1如下列各图所示是厚刻度尺测量木

7、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A B C D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8211所示,由图象可知()图8211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 s,甲在乙前面1.2 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3(2016年潍坊)如图8212所示,图甲是小车a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b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图8212Aa、b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a、b都以2 m/s匀速运动Ca、b两车经过5 s一定相遇 Da车速度越来越大,b车速度不变4(2016年烟台)如图8213所示为小车载着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乙图

8、8213A都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时发生B都是在小车突然起动时发生C图甲所示的现象是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突然停止或突然加速时发生D图乙所示的现象是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突然停止或突然减速时发生5如图821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8214A小鸟受到的重力与小鸟对树枝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小鸟对树枝的压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6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B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想象的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的一条重要规律D牛顿第

9、一定律认为物体没有惯性7(2016年扬州)小华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二力平衡 B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二力平衡C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8如图8215所示,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图8215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9在汽车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种现象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解释: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

10、前运动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以上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A B C D10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实际上就是错误 B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尽量减小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不能减少误差 D在测量中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是没有差异的11(1)如图8216所示读取物体长度时,正确的视线方向是_(填写相应字母)图8216图8217(2)测量木块的长度如图8217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其读数为_cm.(3)停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s.12在水平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8218所示)伽利略、

11、牛顿等科学家曾多次做过类似的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理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图8218(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_.(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_表面上停止得最慢,是因为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_(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运动13宜昌快速公交“BRT”预计于2015年6月建成并试运营,该项目北起夷陵客运站,南至宜昌东站,全长约24 km.根据测算,“BRT”公交全程平均速度约为30 km/h,车辆配备了智能化的车辆调度和信息服务中心,通过GPS全球定位功能全程跟踪记录并实时传递每台运营车辆的各种信息(1)GPS全球定位系统是通过_(填“电磁波”或“超声波”)来实时传递信息的(2) “BRT”从起点夷陵客运站至终点宜昌东站需要多长时间?(3)若“BRT”在某一路段运行时,先以60 km/h的速度运行60 s,停车12 s,再以50 km/h的速度运行36 s,求“BRT”在这一地段的平均速度?第3讲杠杆简单机械1(2016年宁夏)如图8312所示,启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做是()图8312A以A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B以A为支点的省力杠杆C以B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D以B为支点的省力杠杆2(2016年株洲)园艺师傅使用如图8313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