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二)第3课时综合型实验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177548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考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二)第3课时综合型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中考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二)第3课时综合型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中考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二)第3课时综合型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省中考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二)第3课时综合型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省中考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二)第3课时综合型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考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二)第3课时综合型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考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二)第3课时综合型实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时综合型实验一、光、热学综合实验1. (2016年陕西)某小组同学用如图243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他们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乙(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像的位置)甲乙图243(1)从图乙中可以看出,蜡烛在A,B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_(写出一个即可)(2)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蜡烛在距透镜1530 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 cm以外处,但是,当他们把蜡烛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2、原因是像距_(3)为了让蜡烛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_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 cm.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实验联系实际,远视眼的晶状体焦距较_(填“大”或“小”),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填“前”或“后”)方,故需配戴_透镜矫正2(2016年威海)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用烧杯、试管、温度计、圆

3、底烧瓶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甲乙丙丁戊图244(1)小明用如图244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该物质在BC段处于_(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物质的内能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比较图乙中AB段与CD段可知,质量相同的冰和水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加热时间不同,原因是:_.(2)小明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纸板上留有小孔的目的是:_.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丁所示,分析FG段会发现:_(请写出一条)(3)小明用如图戊所示的烧瓶将水加热至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

4、止沸腾再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_.二、力学综合实验3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245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甲乙丙图245实验次序钩码重力/N钩码上升的距离/cm弹簧测力计的读数/N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cm机械效率12100.83083.3%24101.53036103090.9 %(1)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漏填,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N.(3)分析数据可得结论是:由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填“高”或

5、“低”)(4)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重8 N的物体匀速提升10 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_(只填序号)A71.6% B82.4% C92.1%4(2016年滨州)在“探究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中学一小组的同学们认为此压强跟圆柱体的密度、高度h、圆柱体底面积S是有关的,但对有怎样的关系看法不同,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里挑选了由不同密度的合金材料制成高度和横截面积不同、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做实验,测出实心圆柱体竖直放置时(如图246所示)对水平桌面上海绵的压下深度,实验记录见下表图246序号物体底面积S/cm2高度h/cm海

6、绵被压下深度/cm1合金甲圆柱体A1050.52合金甲圆柱体B101013合金甲圆柱体C201014合金乙圆柱体A1051.55合金乙圆柱体B101036合金乙圆柱体C20103(1)该小组同学是通过_来判断压强大小的(2)分析实验1、2或4、5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材料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圆柱体的_有关(3)分析_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底面积无关(4)此探究过程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_、_.(5)实验结束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某一合金甲圆柱体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海绵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已知合金的密度为,长方体铁块的高度为h,底面积

7、为S)则表达式为_(6)上面推导出的表达式_(填“能”或“不能”)应用于各类固体压强的计算5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溢水杯、空杯、三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物块、细线小凤所在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研究对象物块重G/N空杯重G杯/N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杯、水总重G总/N浮力的大小F浮/N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N物块11.250.351.10.50.150.15物块21.150.351.00.50.150.15物块30.450.350.30.50.150.15根据实验器材和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题目:(1)浸入

8、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_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2)把物块1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将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3)由本次实验可确定,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_无关(多选题,只填写字母)A重力B质量C体积D密度E形状6(2016年潮州模拟)(1)如图247所示,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cm.(2)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金属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实验步骤如下:(g取10 N/kg)a按如图248甲所示的方法测出金属块受到的重力大小为_N.b如图乙所示将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N.c比较金

9、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金属块受到的重力大小,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会_(填“上浮”“悬浮”或“下沉”)图247甲乙图2487如图249所示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图249.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的关系(2)步骤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的关系(3)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钢球_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较钢球_的大小三、电磁学综合实验8(2016年黔东南)小宏在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

10、器材齐全且完好,学生电源有2、4、6、8、10、12 V六档供选择,滑动变阻器有A、B两个(A标有“10 1 A”字样、B标有“20 2 A字样”),待测小灯泡标有“2.5 V”字样小宏选用6 V档的电源,并选取一个变阻器进行实验甲乙丙图250(1)小宏连接实物时未完工,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50甲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要求滑片向右滑动时阻值变大(2)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需要测量和记录的物理量是_和_,判定该小灯泡正常发光的方法是:_.(3)小宏正确连接电路且实验步骤正确当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值时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发光较亮(发光异常),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其中电流表

11、的示数是_A,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他选用了_(填“A”或“B”)变阻器此时若要测出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你的方法是:_.9【实验名称】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电压表(03 V,015 V);电流表(00.6 A,03 A);滑动变阻器A(010 );滑动变阻器B(0200 );阻值为5 、10 的定值电阻各一个;两节干电池、开关和导线若干用R5 的定值电阻做实验时,为方便调节电流,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填“A”或“B”)【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同学们设计了如图251所示甲、乙、丙三个电路 图251经过讨论,认为不应该选择图甲电路,原因是:_.为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该选择图_所示的电路(2)根据设计的电路图进行电路连接,小明在连线时还有部分线没有完成,请你将图252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且要求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图252(3)小明通过实验得出了下表中的数据,请读出图253中两表的示数,记在表中最后一列的空格处电压U/V0.51.01.52.0电流I/A0.050.10.150.2图253【分析与论证】根据上面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10(2016年温州)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254甲所示装置探究电流热效应的影响因素,实验步骤如下:甲乙图254将阻值为10 和20 的电阻丝分别置于A、B两个盛满煤油的烧瓶中,按图甲所示连接电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