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175711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芜湖市2018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述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A. 水B. 阳光C. 温度D. 空气【答案】C【解析】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春天来了,温度升高,江水变暖,鸭子开始下水游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鸭子

2、的影响。故选:C。此题主要考察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2. 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A. 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B. 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C. 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D. 蚯蚓能疏松土壤【答案】C【解析】解: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是因为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体现

3、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蚯蚓在土壤中穴居钻洞能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故选:C。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3. “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与下列哪项有直接关系?()A. 细胞分裂B. 细胞生长C. 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D. 细胞分化【答案】C【解析】解: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

4、中没有形成新的组织,只要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就行了故选:C。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变大,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理解生物体的由小到大是由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决定的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 根尖和芽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这是因为它们具有()A. 分生组织B. 营养组织C. 保护组织D. 输导组织【答案】A【解析】解:A、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属于分生组织。故符合题意;B、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5、合成有机物。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故不合题意;C、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故不合题意;D、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二者属于输导组织。故不合题意;故选:A。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本题考查学生对植物的基本组织的作用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题。5.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B.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C

6、. 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D.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答案】C【解析】解: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它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故选:C。本题考查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据此回答。熟练掌握生物圈的范围。6.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则玻片的移动方向应是()A. 向左上方B. 向左下方C. 向右上方D. 向右下方【答案】C【解析】解:图中淋巴细胞位于视野的右

7、上方,若将其移至视野中央,淋巴细胞应该向左下方移动。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玻片的移动方向应是“向右上方”。故选:C。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7. 下列关于西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整个西瓜是由子房发育来的B. 西瓜里的所有种子是由一个胚珠发育来的C. 西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D. 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

8、【答案】B【解析】解:A、西瓜属于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来的,A正确。B、胚珠发育成种子,西瓜里的所有种子是由许多个胚珠发育来的,B错误。C、西瓜皮属于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C正确。D、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胚,D正确。故选:B。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如图:掌握花的结构和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8.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分能由下向上运输,那么能拉动水分由下向上运输的生理过程是()A. 合成作用B. 光合作用C. 蒸腾作用D. 呼吸作用【答案】C【解析】解: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

9、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其次,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并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同时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此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据此答题。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9. 下列几组物质中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是()A. 糖类、脂肪、维生素B

10、. 蛋白质、脂肪、无机盐C. 糖类、脂肪、蛋白质D. 蛋白质、水、无机盐【答案】C【解析】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维生素属于有机物,

11、但它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但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其中水既是人体重要的构成成分,也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载体。所以,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给物质的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故选:C。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其中有机物是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物是水和无机盐。明确蛋白质、糖类、脂肪对人体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10.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A. 输卵管B. 子宫内膜C. 胎盘D. 羊水【答案】C【解析】解: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

12、都是生殖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此时的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营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一般怀孕到第40周,胎儿发育成熟。成熟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所以,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故选:C。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以及

13、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来源。胚胎发育最初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着床后来自母体。此时胎盘只是物质交换的场所。11. 呼吸道能够使气体变得清洁的主要原因是()A. 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B. 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并能够分泌黏液C. 呼吸道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D. 支气管能够发出很多分支【答案】B【解析】解: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及其表面的纤毛,都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因此能够使进入肺内的气

14、体变得清洁。故选:B。呼吸系统的组成: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全身的静脉血在肺泡毛细血管处动脉化,将氧气带到全身各个器官,解答即可植物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12. 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结构,“瓣膜”的作用是()A. 加快血液流动B. 减缓血液流动C. 防止血液倒流D. 没有太大的作用【答案】C【解析】解: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在心室与离开心室的血管之间,都有瓣膜。连接

15、左心室和主动脉的动脉瓣、连接右心室和肺动脉的动脉瓣、连接左心房和左心室的房室瓣和连接右心房和右心室的房室瓣。血液流过后,瓣膜就会合上,瓣膜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静脉血管中也存在着瓣膜。它们均起单向阀门作用,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故选:C。心脏内的瓣膜。即连接左心室和主动脉的动脉瓣、连接右心室和肺动脉的动脉瓣、连接左心房和左心室的房室瓣和连接右心房和右心室的房室瓣。它们均起单向阀门作用,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本题考查了体内血管中瓣膜的位置。正确理解为什么血液不能倒流的原因。13. 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的人会患侏儒症B. 甲状腺受损的蝌蚪经变态发育成成蛙C. 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D. 食物中长期缺碘的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答案】B【解析】解:甲状腺能够分泌甲状腺激素,该激素的功能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甲状腺受损,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就会受到影响,蝌蚪的变态发育就会受阻,不能发育成青蛙。故选:B。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