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作用+河流地貌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17373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6.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力作用+河流地貌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外力作用+河流地貌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外力作用+河流地貌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外力作用+河流地貌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外力作用+河流地貌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力作用+河流地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力作用+河流地貌(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外力作用 三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主要发生在地表和近地表 主要包括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等 这些作用是通过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的物质运动来实现的 温度 崩解和破碎 考点二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 主要表现形式 冰川 侵蚀 堆积地貌 被搬运 结果 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 平缓 一 风化作用 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 在温度变化 水 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 叫做风化作用 二 侵蚀作用 风 流水 冰川 海水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的破坏作用 叫做侵蚀作用 魔鬼城 风城 雅丹地貌水平岩层经风蚀形成的城堡式的山丘 又称为风城 1 风力侵蚀作用 2 流水

2、侵蚀作用 美国黄石 V 型峡谷 溯源侵蚀 侧蚀 流水侵蚀地貌 丹霞地貌 岩石由红色砂砾构成的 后来地壳抬升 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 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 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 以仁化县的丹霞山命名的 称为丹霞地貌 喀斯特地貌 地下溶洞 喀斯特地貌 昆明石林 石柱 石笋 石钟乳 流水溶蚀地貌 3 冰川侵蚀作用 三 搬运作用 搬运作用是指流水 风 冰川等将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 四 沉积作用 沉积作用是指被风 流水 冰川等搬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沉积 堆积的过程 沉积规律颗粒物大 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 颗粒物小 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 主要的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沙垄

3、 1 风力沉积作用 沙丘 河流出山口处形成 在河口处形成 冲积扇中的组成物质其颗粒物由扇顶到扇缘越来越细 2 流水沉积作用 一般形成于河流中下游 3 冰川沉积作用 千湖之国 芬兰 芬兰湖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 岩浆 各类岩石 新的岩浆 岩石圈物质的循环 石灰岩 大理岩 侵入岩 喷出岩 四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图1图2 图3 2 此类图的判读技巧对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不管形式怎么变 判读都应把握 一 二 三 四 五 原则 1 一 是指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 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 2 二 是指沉积岩与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 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 3 三 是指有三个箭头指向

4、的为岩浆 4 四 是指四种作用 上升冷却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四种物质 岩浆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5 五 是指五种外力作用形式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固结成岩 1 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 改变了地表的形态 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3 实现了地区之间 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 从而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3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 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 形成的 在这一过程中 A 温度升高 压力降低B 温度降低 压力升高C 温度升高 压力升高D 温度降低 压力降低 2 图中能够

5、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 B C D C C 第3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 本讲复习脉络 考点一 不同河段地貌类型及成因 1 河流侵蚀地貌结合河谷的演变图 回答问题 2 河流堆积地貌 考点一 不同河段地貌类型及成因 考向1河流地貌的形成与特点 2014 北京高考 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 读图 回答1 2题 1 该河谷 A 岩层 比岩层 形成年代早B 岩层 比岩层 易受侵蚀C 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D 呈 V 型 适宜修建水库 2 本次洪水 A 水位上升时 河流搬运作用减弱B 水位下降时 河流含沙量增加C 流量增大时 河流堆积作用增强D 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A

6、 D 考点一 不同河段地貌类型及成因 拓展 五根据 判断河流流向 图 为某区域示意图 图 反映图 中的P地河谷剖面 图 反映图 中的湖泊水位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3 4题 3 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 河流流向及湖泊类型分别为 A 自北向南淡水湖B 自南向北构造湖C 自南向北冰碛湖D 自北向南咸水湖 D 考点二 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1 影响聚落的形成 1 作为水源地 为聚落提供生产 生活用水 2 作为交通运输通道 方便聚落对外联系和 3 河流冲积平原 土壤肥沃 利于耕作 为聚落提供丰富的 运输 农副产品 2 影响聚落的规模 1 耕地破碎地区 乡村规模相对 2 耕地连片地区 乡村规模 3 影响聚落的选点

7、河流冲积平原上的聚落 要考虑的威胁 一般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 4 影响聚落的分布 1 平原低地 沿河成分布 2 山区河谷中 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即洪水位的地方 较小 较大 洪水 线状 高于 考点一 不同河段地貌类型及成因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考向1河流地貌对聚落选址的影响 2017 江西模拟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不同时期城市位置变迁图 读图回答1 2题 1 图示时期 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A 流水侵蚀B 风力沉积C 流水沉积D 风力侵蚀 2 下列关于图中城市搬迁原因及选址区位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风沙掩埋背风坡B 水灾高地C 水灾远离河流D 风沙掩埋迎风坡 C D 考向2河

8、流地貌对聚落规模及形态的影响 2017 衡水模拟 下图是黄河干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3 4题 3 图中 两图分别表示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 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 a bB b dC a cD c d4 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 聚落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 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 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 C D 图 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 图 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 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5 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 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 正确的是 A 甲 流速慢 沉积作用 仓储用地B 乙 流速快 侵蚀作用 住宅用地C 乙 流速慢 沉积作用

9、交通 港口 用地D 甲 流速快 侵蚀作用 水利设施 防洪堤 用地 D 考点一 不同河段地貌类型及成因 拓展 五根据 判断河流流向 1 根据一条等高线 判定河流流向 河流流向总是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考点一 不同河段地貌类型及成因 拓展 五根据 判断河流流向 2 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 湖泊或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 所以湖泊或水库下游的河流年径流量比较稳定 水位变化曲线的起伏较小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一段河流 公路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5 7题 考点一 不同河段地貌类型及成因 拓展 五根据 判断河流流向 5 图示区域 其地形类型主要是 A 山地B 丘陵C 平原D 盆地6 图示

10、公路最可能被水冲毁 使行车受阻的路段是 A B C D 7 此河道可能位于 A 黄河下游B 长江中游C 珠江上游D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C B B 3 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 在河岸弯曲处 受水流的冲刷 凹岸河床较深 而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 即河床较浅 在河岸平直处 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 左岸则较浅 南半球正好相反 考点一 不同河段地貌类型及成因 拓展 五根据 判断河流流向 考点一 不同河段地貌类型及成因 拓展 五根据 判断河流流向 图 为某区域示意图 图 反映图 中的P地河谷剖面 图 反映图 中的湖泊水位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3 4题 4 R城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时 下列判断正确

11、的是 湖泊蓄水范围为a 湖泊蓄水范围为b S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S城受盛行西风影响A B C D C 4 根据河流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 一般河流上游沉积物颗粒较大且棱角分明 河流下游沉积物颗粒较小 且呈浑圆状 入海口处沉积物颗粒最小 考点一 不同河段地貌类型及成因 拓展 五根据 判断河流流向 5 根据时令河虚实线判断河水流向 时令河即季节河 这类河流主要分布于内陆沙漠或沙漠边缘 由雨季时雨水汇流而成 一般越向下游水量越小 在旱季时流量变小甚至干涸 随季节消失的部分在地图上用虚线画出 河流由实线向虚线流 理论 堰塞湖的形成 河流被外来物堵塞而形成的湖泊 常由山崩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和流动沙丘等造成 即有堰塞湖的一侧是河流上游 2010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 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泥石流堵塞白龙江形成堰塞湖 部分县城被淹 电力 交通 通讯中断 读图回答 图中河流流向最有可能是 A 自西向东流B 自东向西流C 自东南向西北流D 自西北向东南流 6 根据堰塞湖形成位置判断 D 考点一 不同河段地貌类型及成因 拓展 7 根据等潜水线判断 A C 理论 河流由潜水位高的地区流向低的 考点一 不同河段地貌类型及成因 拓展 O O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