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第一次月考复习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716967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第一次月考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第一次月考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第一次月考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第一次月考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第一次月考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第一次月考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第一次月考复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必修三月考复习一、 字词。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无垠(yn) 沼(zho)泽 生意盎然( ng) 堆垛(du) 层峦(lun)叠嶂(zhng) 吟哦() 汲(j) 涟漪(lin y) 晨曦(x) 采石矶(j) 汀(tng)泗(s )桥 龙湫(qi) 回溯(s) 瞭(lio) 望 绛( jing) 夔州(ku)坂(bn) 秭归(z) 汨罗江(m) 簌簌(s)茕茕(qing)孑(ji )立 掳(l)掠 马厩(ji) 通衢(q) 大道命运多舛(chun) 缱(qi n)绻(qun) 瘠(j)薄(b) 夙愿(s)窝行(w ) 迷惘(wng) 干瘪 (bi) 疲惫(bi)簇新(c ) 绯红(fi) 罡

2、风(gng) 颓垣(yun)荒冢(zh ng) 蹂躏(ru l n) 齑粉(j) 肇(zho)苗裔(y) 孟陬(zu) 揆(ku) 搴 比(qin p)汩余若将不及兮(y) 又重之以修能(chng) 潜藏(qin) 枷锁(ji )洞窟(k) 苦役(y) 模糊(m) 锦标(jn)赊账(sh) 号角(ho) 旌旗(jng) 花束(sh)稀薄(b) 缙绅(jn shn) 萃(cu) 纾祸(sh)觇(ch n) 翌日(y) 遽(j ) 羁縻(j m)东西二阃(kn) 诋(d) 诟(g u) 自刭(jng)邂逅(xi hu) 毗陵(p ) 愧怍(zu) 溥(p)阉(yn) 祠(c) 湮(yn) 赀(z)

3、缇骑(t j) 詈(l) 溷藩(h n fn) 缳(hu n)牖(yu) 逡巡(qn) 鬈曲(qu n) 趿拉(t)蹙眉(c ) 褶皱(zh zh u) 撇开 (pi) 窥视(ku)皮靴(xu) 怜悯(mn) 时髦(mo) 取缔(d )镶嵌(xing qin) 伛(y) 云翳 (y) 攥(zu n)骷髅(k lu) 滞笨(zh) 媲美(p) 一蹴而就(c)昙花一现(tn) 有史可稽(j) 销声匿迹 (n) 跽(j)2、正确书写下列加点的字。生意盎然 层峦叠嶂 吟哦 汲水 涟漪 晨曦 采石矶 龙湫 云蒸霞蔚 瞭望 绛 夔州 坂 秭归 汨罗江簌簌 茕茕孑立 掳掠 马厩 通衢大道 命运多舛 缱绻 瘠

4、薄 夙愿 迷惘 干瘪 疲惫 簇新 绯红 颓垣荒冢 蹂躏 齑粉 肇 苗裔孟陬 揆 枷锁 洞窟 镬模糊 锦标 赊账 旌旗 缙绅萃 纾祸 觇 翌日 遽 羁縻 东西二阃 诋 诟 自刭邂逅 毗陵 愧怍 阉 祠 湮 赀 缇骑 詈 溷藩 缳 牖 逡巡 鬈曲 目眦蹙眉 褶皱 撇开 窥视 皮靴怜悯 时髦 取缔 镶嵌 云翳 2攥 滞笨 媲美 一蹴而就 昙花一现有史可稽 销声匿迹 回溯 遮蔽 自诩 3、解释下列词语。层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岭。雷霆万钧:比喻威力巨大。雷霆,暴雷、疾雷,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 30 斤。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莽莽苍苍:草木苍翠茂密,原野景色迷茫。 神妙莫测:神奇

5、巧妙达到难以猜测的程度。云蒸霞蔚: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荒诞不经: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茕茕孑立: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 通衢大道:四通八达的道路,大道。命运多舛:指平生的遭遇、经历不顺。 养尊处优: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多含贬义) 。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式而产生。事过境迁:事情已经过去,客观环境也改变了。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昙花一现:原来比喻事物难得出现,现在用来比喻某些事物或人一出现就很快消逝。余风遗响:遗留下来的风气和影响。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

6、不公开出现。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斑驳陆离:形容色彩错杂纷繁。陆离,色彩繁杂的样子。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也比喻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鞭长莫及:原来说虽然鞭子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上,后来借指力量达不到。二、 作家作品。1、 “楚辞”:“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

7、骚体诗,建立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上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作品有屈原的离骚 、 九歌 、 天问 ,宋玉的九辩等。2、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 “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 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屈原是一个政治家,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深得怀王信任,但为小人所谗,两次被流放,最后悲愤绝望,相传投汨罗江而死。3、 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离”遭遇, “骚”忧愁, “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

8、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全诗共 373 句。4、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遗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 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诗集命名为指南录 ,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意。5、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 。他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在文学上,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著有七录斋集 。6、碑记,又称碑志。 “碑”指碑铭, “志”指墓志铭。前者刻石立于地上,后者则埋于地下。碑铭又分为三类,即宫室庙宇碑,墓碑和功德碑。墓碑用于叙述死者生

9、前的事迹和高尚的品质。7、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 、榖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做“春秋三传” 。文言文部分(字词句梳理)一、文言文字词。31、通假字(例)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 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 ,插。 )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 ,欺侮)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 ,罪)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同“只” ,不过,仅仅;同“又” )独五人之 (同“皎皎” ,光明显耀的样子) 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 )亦曷故哉(同“何” ,疑问代词)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矣” ,语气词,了)共其乏

10、困(同“供” ,供给) 夫晋,何厌之有(同“餍” ,满足)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悦” ,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同“智” ,明智)2、一词多义(例)使: 使北营(出使) 会使辙交驰(使者) 奉使往来(出使的人,使者)竟使遇哨(假使) 使来者读之(让) 使臣奉璧(派) 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臣,使者)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让)间: 得间奔真州(机会) 出没于长淮间(之间)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候)度: 予自度不得脱(估计) 付之度外(考虑)当: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在时候)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掌管,主持)然五人之当刑也(在时候)发: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而又有减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