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灌云四队中学高中语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 苏教选修.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16537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连云港灌云四队中学高中语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 苏教选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连云港灌云四队中学高中语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 苏教选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连云港灌云四队中学高中语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 苏教选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连云港灌云四队中学高中语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 苏教选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连云港灌云四队中学高中语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 苏教选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连云港灌云四队中学高中语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 苏教选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连云港灌云四队中学高中语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 苏教选修.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一、教学目标:1了解梁实秋的生平及作品;2掌握本文的内容和艺术特色;3让学生体会梁实秋对老师的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作品叙事线索的把握。 教学难点:平实的语言中所蕴涵的情感。三、教学方式:诵读法、讲授法、探讨法、比较发法。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预习:1、作者简介梁实秋(19031-1987.113)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191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19

2、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第二年到上海编缉时事新报副刊青光,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1930年,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中央日报副刊平明。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教授。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

3、文学院长。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梁实秋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梁实秋还是一个美食家,他的散文雅舍谈吃介绍

4、了很多菜的做法与吃法。如以下所列举的:薄饼 菜包 豆汁儿 芙蓉鸡片 烙饼 烧鸭 烤羊肉 酱菜 蟹 佛跳墙 栗子 醋溜鱼 狮子头 西施舌 瓦块鱼 酸梅汤与糖葫芦 笋 栗子 生炒鳝鱼丝 火腿 煎馄饨 八宝饭 2、注释:官场现形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是一部专门揭露官场黑暗的小说。它不但写出了大批形形色色道德败坏的贪官污吏,而且写出了清末卖官鬻爵、招权纳贿的官场运动机制。玉梨魂:徐枕亚( 18891937),江苏常熟人。他在1912年出版的玉梨魂。这是一部具有“自传体”成份的小说。书中男主人公梦霞为小学教师并兼任家教。与该家寡媳白梨影互相倾慕热恋,书信往来,诗词酬答,而又以她8岁的儿子,作传书的青

5、鸟。但碍于礼教的束缚,寡妇再嫁有关名节,而且也为儿子日后的前程计,终于不敢效法司马与文君的“叛逆”行为。于是梨影以李代桃僵之计,千方百计促成小姑筠倩与梦霞的婚姻,自己则殉情,以一死报君。结果筠倩也因感到个人的自由意志未得体现而郁闷殒亡,而梦霞亦在辛亥革命中于武昌城下殉国。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完备于唐。到了明清,科考分为科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第四级,由天子主持。及第者称进士。其中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盅:zhng按捺:n选辑:ji 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1919年1月,梁启超开始为期一年的欧游。巴黎和会休会期间,和随行之记者考察一战之西部战场、莱茵河右岸、

6、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等地,游历比利时、荷兰、瑞士、意大利、德国等国,考察伦敦、爱丁堡、伯明翰等城市,访问亚当斯密、莎士比亚等名人故居,参观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著名学府“对战后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作了全面细致的考察” 后整理辑录为欧游心影录。在游历欧洲的过程中,他为国内的读者发回了最直接的对于欧战的感受,生动方面,非其他后代的史书可比。张东荪:sn 1886年生,知名政治学者,“中国民主同盟”成员,1949年时是燕京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燕京大学取消后,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作金石声: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

7、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清通”意谓用词造句通顺清洁,这是语法的范围。气盛言宜:所谓“气盛言宜”,是指作家的道德修养境界高,则在发言、著述时,无论用词长短或声调高下,均能得宜。诌出来:zhou 编二)、初读印象 1、请用一些词语概括出国文老师的特点。明确:丑、不修边幅、书呆气、糊涂、爱喝酒、真性率直、平等对人、有趣;有才气眼界宽、对作品领会深入、修改文章老辣丑、不修边幅:他的相貌很古怪是狞笑,样子更凶。 书呆气: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

8、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爱喝酒: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糊涂: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真性率直、平等对人: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地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了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有趣: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有才气:眼界宽: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对作品领会深入、朗诵水平高: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已经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修改文章老辣:徐先生最独到的

9、地方是改作文。2、我对国文老师的感情怎样?明确:可笑有兴趣佩服真心佩服感恩怀念3、你对这位国文老师的感情如何?明确:和梁实秋感受一样;他是个以真面目示人的有生气的人;希望我也有这样一位老师:等等。4、梁实秋把自己写成了怎样一个人?明确:有点淘气;有点傲气;是国文老师看重的人。三)品味语言梁实秋的文字,你觉得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哪些?1 !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2 “张东荪这个人,我倒和他一桌上吃过饭”3 他说:“你拿了去细细的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原因:运用生活中的口语,通俗易懂

10、。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展现时代、地方特点,给人新奇感。4所以每到下午上国文之类的课程,学生们便不踊跃,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5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表。有时候逗先生开顽笑。原因:细节展现得很具体6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7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

11、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原因:该雅的地方很雅致。四)拓展:课后二、三题。附:佛跳墙梁实秋佛跳墙的名字好怪。何物美味竟能引得我佛失去定力跳过墙去品尝?我来台湾以前没听说过这一道菜。读者文摘(一九八三年七月中文版)引载可叵的一篇短文佛跳墙,据她说佛跳墙“那东西说来真罪过,全是荤的,又是猪脚,又是鸡,又是海参、蹄筋,钝成一大锅,这全是广告噱头,说什么这道菜太香了,香得连佛都跳墙去偷吃了。”我相信她的话,是广告噱头,不过佛都跳墙,我也一直的跃跃欲试。同一年三月七日青年战士报有一位郑木金先生写过一篇油画家杨三郎祖传菜名闻艺坛-佛跳墙耐人寻味,他大致说:“传自福州的佛

12、跳墙在台北各大餐馆正宗的佛跳墙已经品尝不到了。偶尔在一般乡间家庭的喜筵里也会出现此道台湾名莱,大部以芋头、鱼皮、排骨、金针菇为主要配料。其实源自福州的佛跳墙,配料极其珍贵。杨太太许玉燕花了十多天闲工夫才能做成的这道菜,有海参、猪蹄筋、红枣、鱼刺、鱼皮、栗子、香菇、蹄膀筋肉等十种昂贵的配料,先熬鸡汁,再将去肉的鸡汁和这些配料予以慢工出细活的好几遍煮法,前后计时将近两星期己不再是原有的各种不同味道,而合为一味。香醇甘美,齿颊留香,两三天仍回味无穷。”这样说来,佛跳墙好像就是一锅煮得稀巴烂的高级大杂烩了北方流行的一个笑话,出家人吃斋茹素,也有老和尚忍耐不住想吃荤腥,暗中买了猪肉运入僧房,乘大众人睡之

13、后,纳肉干釜中,取佛堂燃剩之蜡烛头一罐,轮番点燃蜡烛头于釜下烧之。恐香气外溢,乃密封其釜使不透气。一罐蜡烛头于一夜之间烧光,细火久焖,而釜中之内烂矣;而且酥软味腴,迥异寻常。戏名之为“蜡头饨肉”。这当然是笑话,但是有理。我没有方外的朋友,也没吃过蜡头炖内,但是我吃过“坛子肉”。坛子就是瓦钵,有盖,平常做储食物之用。坛子不需大,高半尺以内最宜。肉及佐料放在坛子里,不需加水,密封坛盖,文火慢炖,稍加冰糖。抗战时在四川,冬日取暖多用炭盆,亦颇适于做坛子肉,以坛置定盆中,烧一大盆缸炭,坐坛子于炭火中而以灰覆炭,使徐徐燃烧,约十小时后炭未尽成烬而坛子肉熟矣。纯用精内,佐以葱姜,取其不失本味,如加配料以笋

14、为最宜,因为笋不夺味。“东坡肉”无人不知。究竟怎样才算是正宗的东坡肉,则去古已远,很难说了。幸而东坡有一篇“猪肉颂”:净洗挡,少着水,柴头灶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看他的说法,是晚上煮了第二天早晨吃,无他秘诀,小火慢煨而已。也是循蜡头炖肉的原理。就是坛子肉的别名吧?一口,唐嗣尧先生招余夫妇饮于其巷口一餐馆,云其佛跳墙值得一尝,乃欣然往。小罐上桌,揭开罐盖热气腾腾,肉香触鼻。是否及得杨三郎先生家的佳制固不敢说,但亦颇使老饕满意。可惜该餐馆不久歇业了。我不是远疱厨的君子,但是最怕做红烧肉,因为我性急而健忘,十次烧肉九次烧焦,不但糟踏了肉,而且烧毁了锅,满屋浓烟,邻人以为是失了火。近有所谓电慢锅者,利用微弱电力,可以长时间的煨煮肉类;对于老而且懒又没有记性的人颇为有用,曾试烹近似佛跳墙一类的红烧肉,很成功。- 5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