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滨海明达中学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语言综合运用导学案无答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164125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滨海明达中学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语言综合运用导学案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滨海明达中学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语言综合运用导学案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滨海明达中学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语言综合运用导学案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滨海明达中学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语言综合运用导学案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滨海明达中学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语言综合运用导学案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滨海明达中学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语言综合运用导学案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滨海明达中学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语言综合运用导学案无答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滨海县明达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语言综合运用导学案(无答案)考点概论 【2014年考纲解读】图表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这类题型属于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重点知识梳理】1、 表文转换题图表的特点在于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形和表格转化为直观的信息,来展现某种变化,进行相关比较,总结发展趋势等。图表解答题就是要求将图表中相关信息,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它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概括提炼能力。答题步骤第一,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

2、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第二、归纳认读结果,注意: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简要归纳概括。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 归纳概括

3、,就符合简答要求了。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 “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2、徽标类图文转换题解题方法:(1)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2)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

4、顺序)。(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想象。比如下面的例题可作如下想象:徽标图形部分像中文的“之”字, 像运动的人形;红色,寓意太阳,深蓝色,寓意蓝天, 绿色寓意大地。 3、 漫画类转换题漫画的构成元素: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图画:是主体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漫画题答题要点:(1)细察画面,抓住矛盾。(人、物、景不遗漏;细致分析)(2)分析细节,揣摩寓意。(分析图中每个元素的密切关系;夸张处有弦外音;细节处表达真正意图)(3)注意提示,抓住关键。(标题,漫画中的文字

5、,标题中的提示)一般命题形式: .画面描述;2.揭示寓意;3.拟写标题;4.编拟公益广告。能力要求: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考查学生的阅读、观察、分析、理解、概括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解题指导:(1)描述画面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描述原则:整体意识,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要仔细观察,合理想象,适当补充,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并揭示画面的寓意,以拓展答案的深度)如例1 对象是几只小狗,画面由两幅图组成,应该用描写结合说明的表达方式。可描述为 “一只戴着望远镜的小狗领着几条小狗,昂着头,雄赳赳地走在马路上,结果前几只都掉入了窨井,而戴着墨

6、镜,靠拐杖探路的盲狗却幸免于难”。(2)揭示寓意揭示寓意,即通过漫画揭示出事件的本质内涵。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3) 拟写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可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拟题可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标题应起到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4)编拟公益广告答题点拨:1.紧扣主题,思想健康;2.通俗简明,生

7、动有文采。【高频考点突破】 语言综合运用之漫画【学习目标】1、 了解高考漫画题型2、 学会欣赏漫画,了解漫画的寓意3、 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步骤【知识准备】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幽默、诙谐的画面,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漫画的构成:标题: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主体: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注释: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自主探究】漫画题 是指把漫画从图片转换成文字表述的一种考题。题型:、画面描述 2、揭示寓意 3、拟写标题 4、拟公益广告题型1、画面描

8、述题【想一想】仔细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3分) 解题要领:1、仔细观察整体画面 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标题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 2、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 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描绘,描述时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3、注意说明的顺序 对于漫画的说明,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总”,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再用一句话点出漫画寓意。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自然主次分明、条理清晰。【试一试】描述下面漫画

9、的画面内容(3分) 【练一练】读下面的漫画这并不是胜利,完成下面的题目 ?(3分)简要介绍画面的内容。(不超过30字) 题型2、揭示寓意【想一想】仔细阅读下边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请指出漫画的寓意。(25字以内)(2分) 解题思路: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解题思路: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特别注意:1、夸张变形之处,要联系生活,学会由“实”及“虚”,

10、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不就事论事。2、要语言简明,一般可选用“反映”“讽刺”“揭露”“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试一试】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义 【练一练】概括下边漫画的寓意 题型3、拟写标题【想一想】(2012福建卷)下面是一幅讽刺性漫画,作为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坐而论道 B、座无虚席 C、一劳永逸 D、脚踏实地解题思路:首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可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拟题可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 【试一试】为漫画拟写一个标题。标题: 【练一练】请为它拟定一个标题。标题: 题型4、编拟公益广告【想一想】请看以下图文材

11、料,根据要求答题。由于人类不必要的装饰需要,全球象牙贸易恣意蔓延,100多万只大象因此失去了生命。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放在画面上方的广告宣传语,形成一则完整的公益广告。要求: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有号召力;不超过15字。 解题要领:1、公益广告词:不是以收费性的商业宣传来创造经济效益,而是“免费推销”某种意识和主张,向公众输送某种文明道德观念,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广告,就是公益广告,其文字宣传部分就是公益广告词。 2、公益广告的特点是:主题鲜明,创意独特,语言生动简洁、有修辞(比喻、夸张、对偶、化用等),有号召警示作用。2、根据其特点我们知道首先正确明白漫画的内容,寓意对象,然后在拟写时再配以一定的修辞,使其有文采性。【试一试】据漫画内容写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体现画意,通俗易懂,有一定文采。(不超过16个字)公益广告语: 【练一练】仔细观察并全面理解漫画内容,根据漫画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体现画面内涵,主题鲜明突出,有一定的文采。(3分)公益广告语: 总结:漫画题解题方法第一步:审读画面,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 审读漫画的过程就是对漫画中人、景、物等信息点的认知过程,对象细节,人物-背景。第二步: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信息。 借助漫画提供的情境,丰富画面内容,是对画面信息的深入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