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江阴澄西中学高二语文《屈原列传》学案2人教.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162496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江阴澄西中学高二语文《屈原列传》学案2人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江阴澄西中学高二语文《屈原列传》学案2人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江阴澄西中学高二语文《屈原列传》学案2人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江阴澄西中学高二语文《屈原列传》学案2人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江阴澄西中学高二语文《屈原列传》学案2人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江阴澄西中学高二语文《屈原列传》学案2人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江阴澄西中学高二语文《屈原列传》学案2人教.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江阴市澄西中学高二语文屈原列传学案(2)人教版【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文本410节(第二部分)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绌、委、如、致、因等;以及文言句式等相关文言常识。2、继续体会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3、体会屈原的遭遇与楚国的命运紧密相连,领会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学习重难点】1、学习并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绌、委、如、致、因等;以及文言句式等相关文言常识。2、重点研读第九节,继续体会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学习过程】一、温习回顾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1)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 (2)屈平属草稿未定( )(3)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2、 )(4)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 ( )2、默写。(1)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 ,未尝不呼天也; , 。 (2) , ,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 。二、整体感知课文第二部分,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段史实,即: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系心怀王;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馈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容于朝廷,为下文屈原自沉汨罗作铺垫。三、重点研讨请同学们阅读文本第二部分,完成以下学习任

3、务。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屈平既绌( )(2)亡走赵,赵不内( )(3)厚币委质事楚( )(4)齐与楚从亲( )(5)使于齐,顾反(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厚币委质事楚( )(2)使使如秦受地( )(3)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心甘焉。( )(4)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5)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6)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7)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8)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3、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并解释: (1) 厚币委质事楚( ) (2) 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3) 亡国破家相随属( )(4)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

4、仪( )(5)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6) 身客死于秦( )(7)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2)大破楚师于丹、淅( )(3) 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4)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5)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6)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7)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8)此不知人之祸也( )5、翻译下列句子,注意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1)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屈原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3)其存君

5、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4)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5)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6)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6、问题探讨: (1)文章的第二部分记叙了楚国哪几件大事?作者写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 答: (2)精读第九段,思考:这段是怎样将叙述和议论结合在一起的? 答: 四、应用拓展 1、默写: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邪曲之害公也, , 。(2)中述汤武, , , , 。(3)其志洁, 。其行廉, 。 (4) ,蝉蜕于浊秽, , , 。 2、翻译 (1)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2)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3)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