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一轮复习章末检测第三章检测 地球上的大气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159450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一轮复习章末检测第三章检测 地球上的大气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一轮复习章末检测第三章检测 地球上的大气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1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一轮复习章末检测第三章检测 地球上的大气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1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一轮复习章末检测第三章检测 地球上的大气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1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一轮复习章末检测第三章检测 地球上的大气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一轮复习章末检测第三章检测 地球上的大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一轮复习章末检测第三章检测 地球上的大气(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检测地球上的大气(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章末检测卷第10页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9甘肃天水期中)特朗勃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其冬季白天工作原理如下图,据此完成第12题。1.冬季白天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原理是()A.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B.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C.室内空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D.不同物体的比热容差异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集热墙可能为白色B.乙气流为下沉气流C.甲气流为冷气流,流出空气隔

2、层D.丙气流为暖气流,流入空气隔层答案:1.B2.B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冬季白天太阳照射特朗勃墙,使空气隔层气温增加,通过集热墙向室内供暖;图中室内地面无法接受太阳的直接照射,故A项错误;室内热源来自集热墙而不是地面,C项错误。第2题,白色吸热效果最差,黑色吸热效果好,所以集热墙可能为黑色;乙气流为下沉气流;甲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丙气流为冷气流,流入空气隔层。(2019福建漳州期末)下图为地球上某区域气压带、风带及3 000米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3.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B.甲风带与高空风向完全相反C.甲、乙风向相同时

3、同属一个风带D.图中气压带控制下多降水4.若该图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且甲纬度低于乙,则可能的是()A.甲风带常年控制容易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B.该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C.该气压带与甲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D.该气压带常年控制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答案:3.C4.B解析:第3题,等压面中心凸向海拔低处,说明该处气压较低,故该地3 000米高空等压面向下弯曲的地方为低压,高空气压和近地面的气压状况相反,近地面对应为高气压带。等压面两侧向上弯曲,说明高空为高压,因此近地面对应为低气压带。甲、乙两处的风带,在近地面由高压流向低压,图中的气压带可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也可能是极地高气压带

4、,A项错误;高空空气受两个力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空气受三个力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夹角,B项错误;如果甲、乙风向相同,说明甲、乙之间的气压带为极地高气压带,甲、乙风向相同时同属一个极地东风带,C项正确;图中近地面气压带为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D项错误。第4题,若该图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且甲纬度低于乙,则近地面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乙应该为盛行西风带,甲应该为东北信风带。常年受信风带控制容易形成热带沙漠气候,A项错误;副热带高气压带与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B项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与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C项错误;该气压带终年盛行下沉气

5、流,高温少雨,易形成热带沙漠气候,D项错误。下图示意我国某山脉气温随海拔的变化。读图,完成第57题。5.该山脉月平均气温最高与最低值之差的最大值出现在()A.1月的山顶B.1月的山麓C.7月的山顶D.7月的山麓6.该山脉位于()A.浙江省B.四川省C.青海省D.吉林省7.导致该山脉1 500米以下1月气温垂直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A.正午太阳高度小B.晴天多,降水较少C.山谷风出现频率低D.受冬季风影响显著答案:5.A6.B7.D解析:第5题,图中纵轴表示海拔,横轴表示气温,根据曲线判断山顶与山麓地区气温状况。读图可知,1月份该山脉月平均气温最高与最低值之差的最大值约20 ,出现在山顶,A项对

6、。其他时间和地点的差值较小,B、C、D三项错。第6题,根据图中曲线,该山脉1月山麓地带最低气温大于0 ,说明该山位于亚热带地区;山脉的海拔约4 000米,该山脉海拔高。故该山脉应在四川省,B项对。第7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是1月气温低的原因。晴天多、降水较少是1月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差值大的原因。山谷风出现频率低影响昼夜温差的变化。这三项都不是该山1 500米以下1月气温垂直变化小的原因,A、B、C三项错。受冬季风影响显著,导致该山脉1 500米以下1月气温垂直变化小,D项对。(2019四川内江一模)为了研究山谷风环流中的湖泊效应,地理学者对我国某湖泊T时刻的气温进行了监测并沿25.6N绘制了湖泊

7、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如下图,单位:)。同时,该学者运用相关模型对湖泊周围的气温和气流进行了去湖(湖水干涸)模拟,结果表明去湖之后的山谷风环流与实际情况有明显差异。据此完成第810题。8.图中数据表明,T时刻是()A.夏季的正午前后B.夏季的子夜前后C.冬季的正午前后D.冬季的子夜前后9.T时刻湖泊西岸近地面的盛行风是()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10.与T时刻的实际情况相比,去湖模拟中,湖泊西岸()A.风向基本不变,风力增强B.风向基本不变,风力减弱C.风向改变明显,风力增强D.风向改变明显,风力减弱答案:8.D9.C10.B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根据湖面上等温线的凸出方向,说

8、明湖泊的温度较同高度山坡的温度高,是夜晚山坡岩石降温速度较快所致,再根据图中数值判断,气温在0 以上,较低,为冬季气温状况,所以此时为冬季子夜前后的气温曲线,故选D项。第9题,读图可知,图中湖面上的气温较东、西两岸高,形成低压,东西两侧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湖面,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形成西北风,故选C项。第10题,去湖以后,由于湖泊与湖岸之间的热力差异变小,所以风力减弱,而风向基本不会发生改变,故选B项。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图为黄河中下游地区二十四节气平均降水量(实线)和相邻节气降水量差值变化(虚线)分布图。据此完成第1112题。11.一般情况下,小暑到大暑期间()A.华北地

9、区受春旱威胁B.东南沿海地震灾害频发C.江淮地区逐渐进入伏旱D.北方沙尘暴天气肆虐12.黄河中下游地区立秋到白露之间降水量差值呈现图示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势力不断减弱B.河流、湖泊水位下降C.植物蒸腾作用微弱D.生产、生活耗水量大答案:11.C12.A解析:第11题,由图示可知,小暑到大暑期间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降水量达到最多,且两节气均在7月,此时副热带高压脊不断北移,江淮地区逐渐进入伏旱;华北春旱多发生在春季,即35月;地震灾害的发生没有季节性;北方沙尘暴天气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第12题,读图可知,黄河中下游地区立秋到白露之间降水量差值为负值且变化幅度较大,即此期间黄河中下游地区降水

10、量迅速减少。在此时段,给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降水的夏季风势力不断减弱会导致上述现象的发生。(2019河南郑州月考)雾在一天中会经历生成、持续和消散三个阶段。下图示意九华山平原地区与山区雾的生成时间和持续状态。据此完成第1314题。平原地区(a)与山区(b)雾的生成时间和持续状态13.据图可知()A.平原地区雾大都在59时生成B.平原地区雾持续状态的峰值出现在6时前C.山区雾生成时间的峰值比平原地区约早1小时D.山区雾的持续时间比平原地区时间要短14.山区雾在20时前后还有一峰值,主要原因是()山地热容量小山区水汽不易散去森林覆盖率高山区风力大A.B.C.D.答案:13.C14.A解析:第13题,

11、读图分析可知,平原地区雾大都在57时生成,A项错误;平原地区雾持续状态的峰值出现在7时左右,B项错误;山区雾生成时间的峰值多出现在5时左右,平原地区雾生成时间的峰值多出现在6时左右,因此山区雾生成时间的峰值比平原地区约早1小时,C项正确;山区雾的持续状态曲线表现为双峰型,读图可知,山区雾持续时间长,D项错误。第14题,晚上,太阳落山,山区不再获得太阳辐射,由于山区热容量小,降温迅速,但是由于水汽含量较大,雾不易散去,所以大量的水汽在降温条件下,极易凝结形成雾,因此正确;森林覆盖率高,会使得气温下降慢,水汽不易凝结,错误;风力大会吹散形成的雾,错误。故选A项。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及该区域三城市气候

12、资料。读图,完成第1516题。15.图中三城市对应的气候资料分别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丙、乙、甲D.甲、丙、乙16.造成三地降水季节分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海陆位置C.洋流D.大气环流答案:15.A16.D解析:第15题,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位于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与图中的甲对应;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各月降水均匀,与乙对应;也是地中海气候,但根据等高线判断,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与丙对应。故选A项。第16题,两地夏季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地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所以全年多雨,且各

13、月降水分配均匀。所以三地降水季节分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影响。2019年8月7日第9号台风“利奇马”抵达浙江东南部,并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往西北方向移动,到8月14日一路北上到达冀辽,对我国多省级行政区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下表为19492018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台风个数(单位:个)统计表。据此完成第1718题。统计项目夏季秋季生成台风个数783755超强台风个数128211超强台风百分比16.3%27.9%17.与“利奇马”向西北方向移动登陆联系最密切的是()A.低纬东北信风推动B.赤道低气压带吸引C.副热带高气压带推动D.副极地低气压带吸引18.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秋季超强

14、台风个数多于夏季,其主要原因是()A.地转偏向力B.副热带高气压增强C.地表摩擦力减小D.低纬海区海水温度较高答案:17.C18.D解析:第17题,影响台风运行路径的因素有副热带高气压带、其周围的风带以及地转偏向力。第18题,夏、秋台风生成的位置差异不大,地转偏向力相差也不大,A项错误。台风一般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其形成强度与植被无关,B项错误;下垫面差别不大,摩擦力相差不大,故C项错误;台风生成发展,要有温暖的海水提供能量,夏季向秋季过渡时,太阳直射点从北向南移动使海水温度偏高,积较多热量,提供给台风的能量更大。D项正确。下图示意某地区的温压场分布,实线为该地1 0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

15、布(单位:m),虚线为近地面等温线分布。据此完成第1920题。19.图中地的近地面风向是()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20.图示近地面各点中,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A.B.C.D.答案:19.C20.D解析:第19题,图中该地区近地面等温线值由北向南递减,可推断该地位于南半球。实线为该地1 0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同一等压面上,地所处的气压中心海拔低于四周,即等压面在该气压中心向下凹,说明同一海拔上,该气压中心为低压中心,因此可画出图中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受南半球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该地风向为东南风,故选C项。第20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所以附近的低压中心是顺时针转动的,故位于冷锋锋前,位于暖锋锋前,又因冷锋锋后降雨,暖锋锋前降雨,所以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故选D项。(2018河南豫南九校联考)利马(秘鲁首都)是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